背景:Ethereal Art Origins OpenSea
NFT 的封面
由於圖像算是 NFT 的封面,其次才是社群與賦能,所以 NFT 的價值其實難以跟藝術脫鉤。
作為藍籌中的唯一 3D 項目 CLONE X,除了有藝術家名氣加持之外,他們的 NFT 的質素普遍都很高。
試想像一下,雖然有些人可以把 NFT 與圖像美觀分開,即這些 NFT 就只是「NFT」,跟藝術品不沾半點邊,導致有些看起來不美觀或風格過於獨特的 NFT 還是可以大賣。但是,更多的例子是 NFT 不好看,導致濟銷發生,始終:
一般Flipper的數量 > 專業Flipper的數量
而一般的 Flipper 或多或少都會受視覺、美觀等影響去挑選 NFT,即使 Flip 失敗了至少也能夠收藏、欣賞,至於 Flip 成功了更有可能願意把剩下的 NFT 留下,同時這個決定會導致新的「長期持有者」誕生,可見 NFT 的視覺圖像很重要:
不好看的、不喜歡的理所當然想快點賣掉;好看的、喜歡的當然也會想留下來紀念。
解盲後的常見問題
而除非是 1/1 藝術向項目,即以創作獨一無二為主的藝術品為主的 NFT 項目,否則一般的 NFT 都會跟 Common、Rare、Super Rare、Legendary 等稀有度相關,情況就像普通電話遊戲中的「抽獎」成分。
相當知名的電話遊戲 FGO 也就是用好看的插圖、作品的故事、有名的聲譽及作品本身的人氣,
吸引不少人會課金抽卡。
添加「抽獎」概念,可以增加項目的遊戲性,讓營運方式多變,同時由於愈稀有就愈有價值,所以一般而言整個系列中的 1/1(只有一張的超稀有 NFT)會最昂貴,同時亦會有不少人為了得到那個 1/1,而去大量的入手同項目的 NFT,只為了增加「中獎」概率。
因為這個顯淺的道理,大多數的項目都會傾向把最稀有的 NFT 做得相當好看,項目發售前的預覽圖亦會以這些稀有 NFT 為主,結果卻
因為一般 NFT 的視覺豐富度與稀有 NFT 的視覺豐富度有著一個無可挽救的斷層,導致項目在解盲後的聲譽和價格暴跌,連本來想長期持有的買家也失望地將 NFT 拋售,
Elysium System 在解盲時所發生的事就是其中一個
壞例子,幸好他們有優秀的社群基礎才令情況沒有進一步惡化,而團隊亦表示自己有從 Gen 1 的解盲問題中學習。
題外話:近日 Elysium System 發了一則小短片,似乎跟 Gen 2 宣傳相關,導致開圖後 e-shell 系列地板價從 0.03 ETH 稍微回升到 0.05 ETH,不知道有追跌這個項目的大家,準備好迎接 Gen 2 了沒有呢?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與人性相關的邏輯思維:
- 一般人的思維:稀有最好看,普通最簡單。
- 項目宣傳手法:最好看的稀有圖像用於宣傳,最普通的沒有必要公開。
- 項目的稀有度:稀有的最少,普通的最多。
- 一般人的想法:項目的圖很好看,覺得其他的都這麼好看或不會差很遠,所以搶著買,以免錯過便宜時收藏起來,或可以賺快錢的機會。
- 項目開圖:取得「普通」的一般人最多,一般人卻因為圖像與自己認知的相差太大,結果失望放售。
一般而言的敗筆就在「第四項」的「不會差很遠」,及「第五項」的現實問題。第五項導致不少認真工作的項目在解盲後隨即破發,更甚是撐不過熊市。
當然,
Tori Zero 的例子讓我們知道能否撐過熊市,其實跟項目團隊的心理質素相關,但
若然 NFT 的視覺圖像可以普遍地提高,顯然能夠留住更多的持有者,令會「砸地板」的人數進一步減少。
現實、成本與理想的難題
控制成本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在重要的地方節省成本,帶來的後果只會不堪設想。在華語地區,經常被節省成本的地方分別是公關和美術。
公關:由於有不少老闆覺得,公關的重要技能就是說話技術,而顯然地「說話」每個人都懂,那老闆自己做這個工作也不是難事。然而,顯然地他們沒想到自己懂得的,只是「說話」,而不是「說話技術」,導致很多慘事發生。例如曾經打著「終身停車」做宣傳口號的嘟嘟房 NFT,就在鑄造事件發生後直接發了一則公告,指群內所有 FUD 人士會被停權,然後把那些人士踢出群時還踢到了 KOL,成為 2022 年中一單十分著名的公關災難(
相關新聞)。
美術:與「公關」成本被忽視的原因類似。不少老闆覺得動動筆、畫畫畫只是簡單的事,或這些事情對於專業人士來說「很簡單」、「不用花很多時間完成」、「便宜跟貴的都一樣」等,結果美術的工作經常被忽視及低估難度。結果,要不就是老闆會去找便宜的美術回來做,卻使用自己的怪異美感去指示設計師的每一步,要不就是老闆自己做,然後往往成果也不見得特別好。
回到 NFT 的話題,一個 PFP 項目發行 NFT 時,大概都會發行上千張圖,3,000 張算是基本,10,000 張亦很常見,而面對這大量的圖片,除非是純粹的通行證類型的 NFT,否則每一張圖片應該都是不同,卻可以看得出是同一個系列的。
為了在大量作品中會出現雙生兒,再加上需要管理「稀有度」,若然團隊人數只有十人甚至更少,要全部圖片都做好一定程度上的品質管理,以及大量繪製有同等質素的不同配件,以符合稀有與普通的差別,其實是頗難的。因此,有不少團隊會使用「遞減或遞增」、「靜態與動態」的方法去處理稀有度。
遞減或遞增
減低成本,卻風險最高。
把一些配件從普通的作品中取走,或先判斷好「普通」的配件數量,然後再慢慢地增加配件數量,並只讓稀有的作品包含那些配件,而這些配件包括但不限於背景、人物以外配件、翅膀、帽子、臉部裝飾、武器等。
這個做法可以讓美術成本有效地減低,因為只需要繪製出一定數量的配件,再進行不同的配搭即可有「普通」和「稀有」的差異,而剩下的資金都可以用在「最稀有」的 1/1 作品,以利用單一及少量的圖像吸引大量客戶。
Elysium System 的稀有的 NFT 可以多達 12 個。
Elysium System 的普通 NFT 配件普遍只有 5 個,而稀有的 NFT 可以多達 12 個。然而,大量取走這些配件後,其實相當容易導致構圖變得單一,令「未完成」的感覺十分顯眼,最終就會迎來相當不妙的結果,包括解盲後破發、被砸地板等。
不過,這個項目因為擁有不少「稀有」配件,例如種族上就擁有「Zombie」、「Error Angel」等稀有種族,讓稀有度有更多變化及更難判斷。
靜態與動態
成本偏高,卻比較保險。
在 Freemint 熱潮中曾經被 FOMO 的 Kuma Boss 系列以靜態為主。
但 Kuma Boss 當中就有一些超稀有的動態圖。
NFT 除了允許靜態圖片之外,還可以接納動態圖片,所以有些項目則會使用靜態圖片與動態圖片來分辨稀有度。這個做法可以更好地確保每個作品的完成度,同時「動態」給大眾的感覺就是比「靜態」要好,所以很容易地會被大眾分辨出稀有度。
以在 Freemint 熱潮中曾經被 FOMO 的 Kuma Boss 系列為例,他們的 PFP 以靜態為主,但當中就有一些超稀有的
動態圖(左圖)。
不過製作動畫需時,會明顯地提升成本,而且做得不好看會有反效果。
兩全其美的做法?
以上兩種方法經常被使用,但兩者都有風險或增加成本,那到底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呢?有的。
事實上,我們首先要明白到購買 NFT 的客戶並非美術委託者,而是大眾,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夠在現今市場上,找到更好的參考例子。
釐清客戶群與自己的分別
宣傳手法帶來的差別
另一件事,必須理解到大家購入 NFT 的原因,必然跟宣傳手法扯上關係,例如開售前的宣傳活動以「獎金」、「免費空投」等報酬,或以「名人」、「明星」的參與為招來時,顯然會吸引大量只為了利益而來的買家;開售前的活動以創作、藝術社群為主打內容,就會招來有藝術才能的創作者、收藏家或星探。
這些宣傳所帶來的影響,其實也包括美術帶來的影響,即宣傳手段與美術是不能被分開的。簡單以「見工」為例,宣傳手段就是見工時的言行,及面對提問時的答題技巧,而美術就是指「見工」時的儀容、舉止,兩者不可分離。
所以,如果宣傳時以美麗的 PFP 圖像、畫作作招來,大家也會相當期待自己購得的 NFT,會跟那些美麗圖像一樣,或擁有類似的品質,假如最終出來的結果相差甚遠,就會為購買者帶來失望。
立場不同的分別
除了要思考「為何大家要購買自己的 NFT」之外,還要理解到客戶在獲得成品後的想法,否則只想前者而無視後者,帶來的結果只有死局,尤其無法留住一般購買者,更甚是潛在的長期持有者。
因此,比起以「漂亮」及「稀有」的視覺圖像做重點宣傳,更應該做好那些「不稀有」的 NFT 的品質把關,即所有客戶都期待「好看的」,而不是自己買的看起來就是明顯的「二等公民」。
本熊曾經介紹過的項目 Amelia DAO 中,有一群很好的長期持有者,最後卻換來項目方的無情消失。
事實上,在買家決定投入自己的圈子前,他們才不會關心項目的成本和支出有多少,這些友善想法是那些想要成為長期持有者的人才會考慮的。
所以,如果你是項目方,並發現有不少持有者正努力為項目提意見,而且態度友善,你應該更珍惜這些人,而不是拋棄這個社群或厭他們煩,因為這群人正正是有潛力的長期持有者。
現在,我們先來排除環境及團體質素,只以美術角度看這件事:
- 顯然地,大部分人會獲得「不稀有」的 NFT,而非「稀有」的;
- 大部分人的舉動和意向,會直接在二手市場上的地板價中反映;
- 能初步滿足大部分人,就能盡可能地確保地板價保持在穩定的狀態;
- 即使項目的進度緩慢,NFT 看好就有收藏價值,甚至可以吸引收藏者加入。
然而,也許你會認為在這個前題下,在有一定限制的情況下製作更稀有的 NFT 會很困難,但其實這不是正確的答案。相對地,藝術界其實有一個簡單的做法,而大眾一般會接觸到,卻沒有留意:
部分內容限VAF、Teahouse VIP Pass NFT 持有者或付費訂閱者閱讀。
總結
想要節省成本,又想要讓買家得到滿足是很困難的。情況就像要不要花錢購買一套西裝,只為了去面試一份行政工作一樣。
要說的話,美術是一個項目、公司面對客戶時的第一印象,美術做得好,既能讓買家看得出項目方的心機,亦能更完善項目的完整性和後續發展,因此對於本熊來說,雖然其他部門的做事手法都十分重要,但美術絕對不是能夠被納入「節省成本」的部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到,有一個項目在面對「美術」的部分時經常給出各式借口[1],只為了試圖節省成本,甚至只想要佔小便宜時,本熊敢肯定那個項目一定無法在未來發展,請務必離開。
本文章將同時於 Mirror、Matters、Potato Media 及 Penana 刊載。
合作活動、文案可電郵聯絡 kumasanki@iboomcreat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