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抵達英國,卻發現完全喪失語言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此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填完繁瑣的簽證申請表格、付費給英國政府後,我興奮的拿著英國簽證與移民局的信件,前往指定的郵局領取居留證(BRP, Bio Resident Permit )。2019年的冬春交接之際,我終於抵達英國。第一次要在地球的另一端要住這麼久,內心充滿的除了興奮、期待之外,還有些不安跟焦慮。
一位24歲沒見過世面的小女孩兒,沒有錢、沒有人脈、沒有英國的資源和背景,又知道自己不太適合做餐飲業或精品業業務,到底該怎麼在倫敦混一口飯吃?
短暫的在英國倫敦近郊玩了兩週後,為了解決我的焦慮,便是馬不停蹄的面試與找工作,舉凡是倫敦的所有華語教學和藥局相關的職缺,我都投了一遍。過了一個月,我有了一些中文家教案子,然而離維持收支打平還是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很快的我就發現,我的語言障礙對於我在求職的影響,比我原本預想的還大很多。
一般而言,面試官講的話裡我只聽得懂一半。不管我聽得再多、練習得再勤,口語和聽力的進步在短時間內仍然非常有限。這時我才突然發現,就算我從小學到大學基本上英文都是滿分或接近滿分(除了英文作文之外),我到達倫敦後,一樣都還是得全部砍掉重練。從小雖然我不算是個特別的風雲人物,但也常常被老師在課堂中嚴令禁止找同學聊天,顯示我確實是個多話的人。然而在這個全新的環境內,除非我試圖去尋找華人同溫層,否則絕大多數的語言的控制權都是落在別人身上
入境英國四個月後,我遇到一位台灣朋友在倫敦大學學院就讀博士,她的先生雖然有些英文的單字不懂、文法也不是很對,但跟他對談的每個英語母語者都會被逗得哈哈大笑,他們的溝通非常順暢,幾乎沒有障礙。這時我才真正的看到了,原來我的心結在於,我一直都太糾結著「自己英文好像太爛」、「怕這樣說對方會聽不懂」、「不想去花力氣猜對方是在講什麼」,進而陷入自己的小圈圈內
面對喪失語言能力的這個問題,個人認為的解決方法總共有下列這些:多嘗試與外國人交談、說服自己英文夠用就可以、放下比較的心態(其實外國人通常會覺得你英文很好,就像我們覺得白人會講中文好棒棒一樣)、多看英國人常看的影集(之前同事和同學都在瘋Black Mirror!)。
最後,歡迎大家免費註冊成為讚賞公民來按個讚!地方Wendy需要你XD
avatar-img
17會員
4內容數
一個人到陌生的國度,用著陌生的語言,念著陌生的科目,但卻非常的過癮。歡迎訂閱我的專題以獲得更多在倫敦念書的insigh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ttle Wend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念電腦科學碩士為什麼要去英國呀? 要賺錢不是應該去矽谷當工程師嗎,CP值應該比較高欸? 世界上有那麼多國家可以讓台灣人打工度假,為什麼妳選擇去英國? 這些問題,我回答了不下百次。在世界上233個國家中,但我獨鍾英國。 為什麼是英國?
念電腦科學碩士為什麼要去英國呀? 要賺錢不是應該去矽谷當工程師嗎,CP值應該比較高欸? 世界上有那麼多國家可以讓台灣人打工度假,為什麼妳選擇去英國? 這些問題,我回答了不下百次。在世界上233個國家中,但我獨鍾英國。 為什麼是英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自助旅行 VS 跟團旅行有許多的優劣差異點,其中一個就是「語言溝通」。 自助旅行時,沒有可以依賴的人,因此「語言隔閡」常是旅人的挑戰之一。 - - - 在台灣,我們普遍學習KK音標、美式英語。 我於2012年到英國度假打工時,就面臨一個語言的窘境。 「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的口音和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作為一個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要寫長篇英文文章是一個很大的心理關口,還需要習慣Small Talk,用英語在開會。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你或許也在經歷類似的變化。我不會說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也還在經歷中,但希望我的經歷和想法能帶給你一些安慰。
Thumbnail
準備前往英國讀書或工作?在你前往英國前,應該要知道的四件事,包括語言與文化、消費習慣與物價、天氣與食物、以及獨立與抗壓力。
Thumbnail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需要用英文協助外國人與雇主溝通協調和協助他們的在台生活,舉凡租屋、銀行事務、居留證,甚至看醫生的相關生活口語翻譯。 我認為自身在溝通協調的部分和跨文化翻譯的理解算是做得還不錯,每每看到雙方有因為我的幫忙受惠就很有成就感。記得有一次我的外國客戶一個人直接去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台灣人在英國找工作的困難之處,並提供了一些關於工作簽證、語言文化、以及工作經驗的相關觀察與經驗。若你正在尋找英國工作,不妨看看這篇文章分享的經驗和建議,讓你有更多的勝算。
Thumbnail
在英國留學、遊學或打工,常常遇到語言不足的挑戰,而這些挑戰也會帶來心理上的焦慮與壓力。作者分享了自己面對語言不足的困難以及調整心態的經驗,並提供了一些補足英文能力的方法,例如參與教會、志工活動、打工,並提到了一本有關外語學習的書籍。同時,作者也分享了自我覺察,照顧心理和享受時間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英國找工作的困難和挑戰,尤其涉及到工作簽證的問題。本文根據作者個人在英國找工作與面試員工的經驗,從求職動機、英國求職資源、英國求職各階段注意事項以及實際求職經驗等方面提供詳盡的指南和建議。
Thumbnail
一晃眼我在倫敦住了將近三個月,隨著生活逐漸穩定下來,我開始嘗試融入這個城市,而我目前最大的體會就是語言屏障。 我從小都生活在華語地區,就是平日多接觸英語媒體,所以我的英語還是足以應付日常基本的聽寫讀說,可惜仍遠不及我期望的流利程度。 每當我想與人再進一步溝通,就會陷入詞彙貧乏,用字不準的窘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自助旅行 VS 跟團旅行有許多的優劣差異點,其中一個就是「語言溝通」。 自助旅行時,沒有可以依賴的人,因此「語言隔閡」常是旅人的挑戰之一。 - - - 在台灣,我們普遍學習KK音標、美式英語。 我於2012年到英國度假打工時,就面臨一個語言的窘境。 「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的口音和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作為一個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要寫長篇英文文章是一個很大的心理關口,還需要習慣Small Talk,用英語在開會。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你或許也在經歷類似的變化。我不會說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也還在經歷中,但希望我的經歷和想法能帶給你一些安慰。
Thumbnail
準備前往英國讀書或工作?在你前往英國前,應該要知道的四件事,包括語言與文化、消費習慣與物價、天氣與食物、以及獨立與抗壓力。
Thumbnail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需要用英文協助外國人與雇主溝通協調和協助他們的在台生活,舉凡租屋、銀行事務、居留證,甚至看醫生的相關生活口語翻譯。 我認為自身在溝通協調的部分和跨文化翻譯的理解算是做得還不錯,每每看到雙方有因為我的幫忙受惠就很有成就感。記得有一次我的外國客戶一個人直接去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台灣人在英國找工作的困難之處,並提供了一些關於工作簽證、語言文化、以及工作經驗的相關觀察與經驗。若你正在尋找英國工作,不妨看看這篇文章分享的經驗和建議,讓你有更多的勝算。
Thumbnail
在英國留學、遊學或打工,常常遇到語言不足的挑戰,而這些挑戰也會帶來心理上的焦慮與壓力。作者分享了自己面對語言不足的困難以及調整心態的經驗,並提供了一些補足英文能力的方法,例如參與教會、志工活動、打工,並提到了一本有關外語學習的書籍。同時,作者也分享了自我覺察,照顧心理和享受時間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英國找工作的困難和挑戰,尤其涉及到工作簽證的問題。本文根據作者個人在英國找工作與面試員工的經驗,從求職動機、英國求職資源、英國求職各階段注意事項以及實際求職經驗等方面提供詳盡的指南和建議。
Thumbnail
一晃眼我在倫敦住了將近三個月,隨著生活逐漸穩定下來,我開始嘗試融入這個城市,而我目前最大的體會就是語言屏障。 我從小都生活在華語地區,就是平日多接觸英語媒體,所以我的英語還是足以應付日常基本的聽寫讀說,可惜仍遠不及我期望的流利程度。 每當我想與人再進一步溝通,就會陷入詞彙貧乏,用字不準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