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第一集當中,珍妮佛向布魯斯闡述。
「我善於控制我的憤怒,街上有人對我吹口哨,能力比我差的男人偏要給我沒有用的建議,我幾乎每天都在控制,否則我會被說過於情緒化或難相處。」
讓我們來看看筆者血紅蘭姆分享的案例:
在《律師女浩克》開播以前,IMDB網站湧入許多一分負評,據年齡性別分類指出,投下低分的大部分是三十至四十四歲「男性」影迷,而女性觀眾為了平衡負評的影響多給予壓倒性好評。同樣由女性獨挑大梁的《驚奇隊長》與《驚奇少女》也遭受同樣的不合理對待。(血紅蘭姆 2022年8月19日)
基本上可以從各方論壇得知男性觀眾對於演員選角不滿,以我的觀點來看,他們只能接受看到自己認為的性感美麗演員如黑寡婦、汪達與Mighty Thor擔任主角。
讓我們再看幾例類似事件:
2020年11月10日在澳洲政壇記者會上,家庭及社會服務部長魯斯頓(Anne Ruston)被問及政壇的性別文化是否在「禁令」頒布後有所改善,魯斯頓正欲回答記者提問時,卻被莫里森(Scott Morrison)硬生生打斷搶走話頭,高談闊論一番、強調政府多麽重視此問題,整整20秒後才讓魯斯頓繼續發言。
推特(Twitter)網友紛紛抨擊莫里森的「白目」舉動,有人直批「他又來了,用那種傲慢的父執口吻插嘴」,在野黨黨魁黃英賢(Penny Wong)則寫道:「就讓她說話吧,史考特。」
《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直言,這段男性總理打斷女性同僚的尷尬片段再諷刺不過,簡直完美展現了政治上的厭女現象;《紐約時報》(NYT)則形容,這可能會成為年度「男性打斷」(manterruption,意指女性說話時常被男性隨意打斷)的經典範例。(鍾巧庭 2020年11月12日)
但是,我們不討論男性說教,請仔細想想看前面案例,基本上任何人都可能會犯,因此我們回歸本質——「說教」的討論。
事實上,我們都不能否認說教與調侃不只是存在於男性對於女性,許多人對待他人與談話時皆以居高臨下的態度,例如缺乏傾聽、沒先聽完對方的話就打斷質疑與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對的。
而「男性說教」一詞的出現,並掀起眾多致力平權的人士不滿的聲浪,的確長年的性別刻板印象與身分偏見影響而增加男性向女性說教的比例與發生提及「因為是女生所以…」的情況。
當說教發生時,是因為在對話時說教者認為自己比對方懂,高人一等,說教者犯的錯誤在於——低估對方的學識,其中這樣的思考邏輯包含其歧視與偏見。
在2007年的著作《知識的不正義》裡,哲學家弗里克(Miranda Fricker)用「證言的不正義」(testimonial injustice)來談這類歧視現象:當我基於身份偏見(identity prejudice)不公平地低估你說話的可信度(credibility),代表我將你陷於證言不正義。(朱家安 2020年1月19日)
而說教者正處於三種自我狀態當中的父母自我狀態。當你處於父母狀態,基本上你會批評或教育別人。無論是哪一個,你都是在言行重複你從父母那裡學來的觀念與價值觀,而且想要表現或說給別人知道,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羅伯.狄保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另外,說教常見的特徵是內容沒建設性,對聽者沒有幫助,總是預設聽者可能會需要從這場對話當中得到甚麼建議,不僅高估自我並低估對方,並以單向灌輸的模式轟炸聽者。
朱家安:「說教者往往不是特別有知識,而是特別無知,連自己要講的東西對對方沒幫助,他都不知道。」這也正是影集中珍妮佛遇到的困擾——沒能力的人給她她不需要的建議。
朱家安給大家三個問題反問自身。
1. 我有多確定對方不知道╱需要知道這事情?
2. 我有努力表達清楚完整並對質疑抱持開放心態嗎?
3. 有沒可能對方對我的意見根本沒興趣,但困於社會權力難以讓我知道?
讓我們都不要成為一個「說教者」。
感謝看到這裡的尼們!
參考資料
鍾巧庭。(2020年11月12日)。〈赤裸裸的「男性打斷」案例:澳洲女部長分享女性參政處境 男總理卻白目搶走麥克風〉。《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3196439〉
血紅蘭姆。(2022年8月19日)。〈還沒開播!「律師女浩克」就先被負評轟炸〉。《yahoo!新聞》。〈https://tw.news.yahoo.com/%E5%BE%8B%E5%B8%AB%E5%A5%B3%E6%B5%A9%E5%85%8B-%E8%B2%A0%E8%A9%95%E8%BD%9F%E7%82%B8-%E9%82%84%E6%B2%92%E9%96%8B%E6%92%AD-005446294.html〉
朱家安。(2020年1月19日)。〈朱家安:男性說教(mansplain)令人討厭的三個原因〉。《關鍵評論網》。
羅伯.狄保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