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確實跟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這條街上都是木造兩層樓的房子,一樓是店家,二樓則是住家。」大哥S慵懶地坐在我家椅子上,聊起了他印象中小時候,祈堂老街的樣子。「不過後來幾次颱風把房子吹壞了,後來的房子才陸續改成磚牆屋、房屋形式也開始沒有規範......」
大哥還清楚記得,經過金瓜石文化館再往下走,右邊第一間出售中的荒廢房屋曾是冰果室、隔壁是西藥房,對面則是賣豬肉以及賣雞與飼料的商家。過了橋後,目前擺放礦山藝術季作品《鑛客》的空間,曾是賣醬菜與打撞球的地方。
醬菜與撞球?真是奇妙的組合。
那個撞球桌,又跟現在常玩的版本不太一樣,它沒有球袋,桌面也比較小。大哥接著說明那種撞球的玩法,還可以配合撲克牌......感覺很有趣,不過以前沒在打撞球的我,聽遊戲規則聽得也是一知半解;倒是W聽得興奮,想著之後要開的酒吧,或許可以嘗試做一個這樣的桌台讓客人玩。
我是對祈堂老街可能出現的酒吧深感興趣,這樣我可以在社區喝茫後,還可以慵懶但又安全的走回家休息。我一直想體驗這樣愜意的生活,但依照W親力親為打造酒吧的速度,我恐怕還得再多等等了。
祈堂老街這幾年正在慢慢的轉變,是因為像W這樣的返鄉人陸續回來,用自己的力量慢慢打造地方。這樣的人不分年齡,是老中青皆有,應算是滿有趣的現象吧?
想想早期礦業蓬勃發展時,這條街也是居民最常去最熱鬧的商店街,沒落後的重生,我想是不可能再重現當時的熱鬧。但這樣也好,現代的山城已經醞釀新的生活方式,那是更加溫和靜謐、更加緩慢的樣貌;而重生後的老街,勢必也將在這樣的氣氛中,形塑出不一樣的生態。
黃昏時的金瓜石聚落。(camera: Nikomat / film: kodakgold200)
黃昏時的金瓜石聚落。(camera: Nikomat / film: kodakgold20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九份、金瓜石與水湳洞這座黃金山城,在礦業結束後的現在,仍在醞釀著新的故事、新的內涵,而我們必須身在其中,由內向外探索,屬於這座山城嶄新的「礦式生活」。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