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音樂的純粹,我是諾斯塔爾吉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懷舊的英語「Nostalgic」是由瑞士醫生 Johannes Hofer 於1688年創造的一個術語,以古希臘文的「回家」(nóstos)與「痛苦」(álgos)合併而成,懷舊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呈現,一段關係、一件衣服、一部電影、一首歌曲等等。
過去兩年裡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世界變得烏煙瘴氣,人與人之間,也彷彿隨著口罩的阻隔而疏離。啟蒙我對音樂的擁抱的橋樑,是家裡那一台老車身上的老舊音響,父母親總是會播放著他們那年代的歌,無論是民歌、重金屬樂、台語歌甚至是那卡西,我也就只是靜靜地聆聽,並沒有太多情緒上的波瀾,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原因,這些老歌並無華麗的編曲,也沒有堆砌的歌詞,唯一有的是投入的感情,和歌曲本身的連結,以及想要傳達給聽眾的意念,我想這就是音樂的原始和純粹,也是我始終對老歌這麼癡迷的原因所在。
父母親常和我說,以前聽的是青春,現在聽的是回憶,對於他們來說,這一首首歌早已被賦予了靈魂,深深地植入在他們的記憶當中。即使我不屬於那個年代也沒有經歷過,但就某種層面來說,它們也同樣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當我徬徨不安,當我憂鬱負面的時候,是它們給了我力量得以讓我走出,戴上耳機按下播放鍵,閉上眼睛沈浸在音樂裡,時間就好像靜止流淌般,一切又好像回到了當年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讓你短暫忘卻現實的無力感。
沒有氧氣我會死亡,沒有它們我一樣會死亡,沒人曉得這世界究竟還會變得怎樣,我想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和每一個人分享我記憶裡的老歌,它們伴隨著我長大,帶給我支撐的力量,我想讓更多人看到這些老歌的美和真,也希望它們能夠在今後,同樣地療癒每一個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今天的曲單可以說是回憶加分為主,所以選了Beethoven - Für Elise。 雖然說給愛麗絲其實不是要寫給愛麗絲的,大家對於這段透過臺灣的垃圾車傳遍大街小巷的曲子應該都是耳熟能詳,但對於我而言又多了一層意義,因為是已逝的母親生前在我小時候很喜歡彈的小品。 https://www.you
Thumbnail
小時候與唱歌相關的如夢似真記憶永不褪色,回味這些美好時光,讓我輕鬆自如又充滿歡樂。從童年到成年,唱歌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從過去的比賽與演出壓力,到如今的自在隨內心,唱歌的感動也轉移到另一個層次。哼唱時的自由與歡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日常」,容易讓我們習以為常地忽略身邊的無形價值,尤以我開始關注耆老作為一個文化的載體,挖掘歌謠儲存在記憶裡的文化脈絡,是多麼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 「音樂」,究竟與我們的文化有多緊密的關係?
我基本上都沒有聽什麼流行音樂,工作的時候都是古典音樂或者是鋼琴音樂,最近我很喜歡聽挪威的Ole-Bjørn Talstad,非常舒心。不論是relax的時候或者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都很好。我很喜歡 管弦樂團,不過其實大提琴我也很喜歡。因為我自己有音樂底,所以聽演奏會特別有感覺。我大概五,六年前就已經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昨日從陽台向外拍了一張相片,午後接近黃昏的陽光。 腦中閃現一段德布西的音樂片段。是那種特別的黃顔色光,無端興發起想找那一段自己都記憶不清的旋律。找了很久都找不着。我後來終於找到,而且是很棒的版本。
我與你殊途同歸,可好? Youtube 上一首分享的歌曲是遊戲同人曲,這首則是從重新編詞的小說同人曲,這應該算是一首老歌了,第一次聽還是在學生時期,是先聽到歌曲後才去看小說的,有點後悔看,導致每次想起小說的故事,聽到這首歌內心都很悲傷。但可能聽多一點悲傷的歌,多看一點揪心的故事,就不會覺得人生那
歌詞的一字一句,那意境讓你聽了有感、無感,取決於「曾經走過」。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今天的曲單可以說是回憶加分為主,所以選了Beethoven - Für Elise。 雖然說給愛麗絲其實不是要寫給愛麗絲的,大家對於這段透過臺灣的垃圾車傳遍大街小巷的曲子應該都是耳熟能詳,但對於我而言又多了一層意義,因為是已逝的母親生前在我小時候很喜歡彈的小品。 https://www.you
Thumbnail
小時候與唱歌相關的如夢似真記憶永不褪色,回味這些美好時光,讓我輕鬆自如又充滿歡樂。從童年到成年,唱歌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從過去的比賽與演出壓力,到如今的自在隨內心,唱歌的感動也轉移到另一個層次。哼唱時的自由與歡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日常」,容易讓我們習以為常地忽略身邊的無形價值,尤以我開始關注耆老作為一個文化的載體,挖掘歌謠儲存在記憶裡的文化脈絡,是多麼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 「音樂」,究竟與我們的文化有多緊密的關係?
我基本上都沒有聽什麼流行音樂,工作的時候都是古典音樂或者是鋼琴音樂,最近我很喜歡聽挪威的Ole-Bjørn Talstad,非常舒心。不論是relax的時候或者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都很好。我很喜歡 管弦樂團,不過其實大提琴我也很喜歡。因為我自己有音樂底,所以聽演奏會特別有感覺。我大概五,六年前就已經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昨日從陽台向外拍了一張相片,午後接近黃昏的陽光。 腦中閃現一段德布西的音樂片段。是那種特別的黃顔色光,無端興發起想找那一段自己都記憶不清的旋律。找了很久都找不着。我後來終於找到,而且是很棒的版本。
我與你殊途同歸,可好? Youtube 上一首分享的歌曲是遊戲同人曲,這首則是從重新編詞的小說同人曲,這應該算是一首老歌了,第一次聽還是在學生時期,是先聽到歌曲後才去看小說的,有點後悔看,導致每次想起小說的故事,聽到這首歌內心都很悲傷。但可能聽多一點悲傷的歌,多看一點揪心的故事,就不會覺得人生那
歌詞的一字一句,那意境讓你聽了有感、無感,取決於「曾經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