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透過”反思”看見內在假設系統】#鬥魂08/25

缺少”筋”,也就是缺少哲學的人,難以達成有價值的事業,因為他的判斷基準中缺乏正確的原理原則;而擁有哲學的人可以成就許多事業,因為哲學就是引導人們走向正確和成功的指南針。內心的哲學指導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鬥魂:稻盛和夫的成功熱情》
【概念轉述】 人們對世界有個內在假設系統,會決定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做判斷,所以,當假設越正確,將越能夠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做出合適的決策,穩定的前行。
【個人體驗】 在《拆掉思維裡的牆》中提到,我們根據經驗和記憶建構出一個假設的世界模型,之後再對這個假設的世界模型做出反應。
換言之,人對於世界的認知在未經有意識的審視下,很容易只能看到自己所想要看到的,若對自己的內在假設不清楚,也很容易受到外在其他人的假設影響。 比如,稻盛和夫說,要找到熱愛的事是透過專注地做一件事,也有人說,要盡可能的去嘗試找到你熱愛的事,這兩個人都在講同一件事,然而究竟哪個對呢? 兩者都提及「持續做,不放棄」,但對熱愛的基本假設有所差異的,一個向內求,認為專注做事就會找到熱愛,一個向外求,認為要透過各種體驗才能找到熱愛。 或許這些假設沒有對錯,畢竟世界太大,而人太渺小,有許多未知的可能性,各種情況都可能有用。
我們能做的是,挑選一個適合自己人生目標的假設,形成個體內在假設系統,協助自己做決策,過上理想生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那麼,究竟有沒有方法,能夠讓我們降低使用個人經驗作假設來看待世界?能夠有效率的改善假設、以提升未來做決策的效率? 有個從古流傳至今的個人成長方法就是:「反思」,簡單來說,是對思考方式的再次思考,對原本假設做出修正。 反思的4要素:假設→執行→檢查→調整,假設是指原本的觀點;執行是指此觀點實際作用後外在的反饋;檢查是指透過局外人視角去審視是否跟原本假設有差異;調整是指根據目標或需求修正假設,避免下次重蹈覆轍。
舉例來說,我很喜歡買書,以前買書會看書腰的推薦人,如果是很知名的行業老大,就會覺得這本書可能值得一看,後來買多了,卻發現每本書都有幾個特定出沒的書本推薦人,也曾看到書本高達20幾位推薦人、這反而讓我起了困惑。 在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原來書本上會列名的推薦人並不一定有看過書,而且可能會默認每本書的方法論都有受眾,每本書都有其價值。
原本假設:推薦人都有看過書才推薦,會替我把關。 調整假設:現在買書沒再看推薦人,直接確認書中內容是否符合需要,因為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假設不同、需求不同,自然適合的也不同。
透過反思可以察覺自己的內在假設,進而去有意識的改變假設,透過書寫或透過行為持續影響潛意識,直到成為不假思索的反應。 【行動指引】 持續透過書寫,去確認內在對外在的假設,以及確認假設所產生的回饋,持續調整或修正自己的認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