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判斷時,不可照搬習俗及慣例,因為新情況使這些習俗和慣例失靈,照搬會讓你被動。如能堅持依照原理原則做出判對,那麼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困惑、不會迷失方向。所謂依照原理原則,就是以社會的到道德、倫理為基準,把做人的準則正確地貫徹始終。依據人間正道進行決斷,可超越時空,任何情況下都能被人接受。 ——《鬥魂:稻盛和夫的成功熱情》
【概念轉述】
世界不斷變動,並沒有所謂永恆不變的成功法則,但若堅持忠恕之道:對己忠誠,言行一致,待人如待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無論在何種時空環境中,都會被人們所接受。
【個人體驗】
自然規律為什麼放諸四海而皆准?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自然規律為「存在於自然界的客觀事物內部的規律」,即指宇宙萬事萬物既有穩定的運作原理,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也就是說,若能掌握自然規律持續行動,在任何時空環境下,都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舉例來說,《與成功有約》書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分別是: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其中前三項習慣代表正直,後三項習慣代表忠實,而柯維表示,最好先做個正直可靠的人,在博取他人喜愛。
這與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和巴菲特合夥人查理.蒙格所提到的:要先成為值得信任的人,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不謀而合;事實上,至聖先師孔子的忠恕之道,亦是從修身出發,而後推己及人——符合自然法則的因果定律。
《與成功有約》的作者史蒂芬‧柯維也提醒讀者,要能區辨價值觀與原則的差異,價值觀是內在主觀想法,而原則是獨立於個人之外的自然法則,無論人們是否喜歡、遵從都會存在,所以要重視原則,才能以更有效能的方式,得到想要的結果。
而對於七個習慣能夠成為世界風潮,柯維也不訝異,表示那是因為七個習慣符合自然法則,也不是他發明的,不該居功。(P.376.384)
【行動指引】
發現世間待人處世的自然法則,往往集中在正直與誠信兩個詞彙上,正直是尊崇自然法則與倫理道德,做人遵守正道,誠信是忠誠對待他人、待人如己,言而有信。
在整理完稻盛和夫的生存法則之前,會先按《與成功有約》的七個原則去落實於生活當中。
1. 主動積極:持續透過書寫改變自身的思維方式,並將書寫內容發布,進而影響外在環境。
2. 以終為始:確認自己的人生目標,並為此付出努力,目前每日日更文章,並持續練習圖解。
3. 要事第一:對於與目標無關的事,要勇敢說不:有些跟目標無關的邀約,要拒絕。
4. 雙贏思維:在做事時,要考慮對方的立場,創造出雙贏局面:在設計課程時,要多幫學員想,如果學會了能夠獲得什麼價值,是否真的有幫助。
5. 知彼解己:在溝通時,去理解對方的背景,用他的語言說話:在教學時,要根據該堂學員,舉出學員有可能有經歷的例子。
6. 統合綜效:理解矛盾可以共存:開發課程時,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設計,接著,再去想主觀的對立面是否有什麼好處,補強課程。
7. 不斷更新:持續在生理、社會情感、心智、靈性層面磨練自己:透過書寫誠實記錄自己所思所想,隔幾日返回看那些地方需要修正。
1266字,80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