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借錢給英國政府建設海軍取得發鈔特權以來,近代國家的鑄幣權就從過往的政府自印自發,改變成央行印鈔,財政部發債的雙元系統。
當一國經濟持續成長,經濟體系需要更多貨幣作為潤滑劑的時候,財政部就發行新債,由央行印鈔購買。財政部取得鈔票後,藉由各種渠道流通到市場上。
因此,市場上每多出一元貨幣,意味著政府得發行多一元債務。
另一方面,央行之下的商業銀行本身也可以授信放貸或做信用擔保,加大貨幣槓桿。
如果是銀行發出的信用貸款,那麼每多出一元信用擔保,民間部門就多出一元債務。
總結,當代貨幣中,貨幣= 債務。 當一國新增更多的貨幣,意味著有某個部門新增了相對應數量的債務。
反之,當經濟景氣進入蕭條期,市場積極打銷債務的同時,等值的信用+貨幣也會消失。造成通貨緊縮。
當代貨幣的另一特色就是沒有抵押擔保的信用貨幣,意味著貨幣發行並不由黃金或任何有價值的資產做擔保,而是以國家的信用作為擔保。國在貨幣在,國亡貨幣變廢紙。
想當年,日正當中的大不列顛王國依靠著一英鎊保證兌換7.32238克黃金,作為國際貨幣橫行百餘年。
直到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與二次大戰後的國勢衰退。戰後由美元取代英鎊,承諾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各國貨幣再掛鉤美元,形成間接掛鉤。
但曠日費時的越戰泥沼拖垮了美國的財力與自信。自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脫離金本位,美國與全世界貨幣正式進入信用貨幣的時代。經過了大約10年左右的混亂,在美元重新與原油掛鉤後,全球進入了美元信用本位。
這種沒有任何擔保的美元本位依靠著世界對於美元發行穩定的信任。也因此,美聯儲成為了全球央行的央行。美元的升降息都會對全世界各國的貨幣發行帶來連鎖效應。
更直白的說,無論你手上持有哪個國家的紙鈔,其實都只是該國承諾的「美元兌換憑證」。
最終,當前面所提的信用/貨幣/債務,撞上經濟成長GDP的迷思時,是否就陷入了經濟循環的死胡同?
先問個問題,如果一國的GDP經濟成長,50年平均,每年為緩慢低速的2%成長率,那麼畫出來的圖形是長什麼樣呢?
用GDP國內生產毛額來衡量一國的經濟成長並沒有太久的歷史,在一戰前後,西方列強習慣的是用鋼鐵產出量來比較國力的強弱。
到了二戰後,美國推出了一系列估算一國當年度生產的量化指標。可以從生產端,從1/2/3級產業,加總計算。也可以用消費端,把政府、企業、民眾的消費加總計算。理論上來說,生產端與消費端兩者的數值應該相等。
從此,各國領導人就像華人家長期盼小朋友考試成績一樣,把GDP成長當作是國家治理成功與否的唯一指標。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即便年經濟成長率僅2%,但畫出來仍是一個等比級數的向上曲線。也就是說,只要時間夠久,若人類無止盡地追求經濟成長率,那麼總有一天,地球整體的資源將無法負擔整個人類的總體產出。
因此,追求GDP經濟成長其實是個死胡同。
經濟成長必須伴隨等額的貨幣增發作為金融潤滑劑,才不至於發生通貨緊縮。
而我們說過,當代貨幣政策:貨幣增發=債務增加。因此,當GDP等比級數增長的同時,也就等於全球債務也必須同時等比增長。
這些增長要不是有政府舉債,變成財政赤字。要不就是民間舉債,變成企業的經營借貸,或者民眾的房貸、信貸。
因此,「債台高築」其實是經濟成長的必然結果。
但是債務槓桿比率過高,又往往會被什麼黑天鵝事件引發系統性風險,進而崩潰。民間企業或個人的財務崩潰,走向破產,最終在破產法保護下打消了債務,消滅了貨幣。讓下一次的經濟成長騰出空間來再上。
而政府部門卻很難藉由破產打消債務。因此通貨膨脹就成了降低債務壓力的唯一解。
政府唯一收入的來源就是稅收,用以償還國債。當通膨100%的時候,當年度的稅收會等額增加,但政府債務卻不變。因此,通脹有助於政府打銷債務。
而且通脹率跟經濟成長率一樣,是一種累加的等比級數成長。一旦上去了就很難再回頭。
因此,即便一國經歷過一段時間的高通脹後,回復到較為平穩的階段。但物價水準與稅收卻再也回不去過往。
因此,通脹率也是一種侵害民眾資產價值的鑄幣稅。
遵行赤字預算的當今各國政府自然對此一現象均深晦不語的默默執行各種推升通脹的方式。
尤其是將通脹導入資產端,減少對消費端的衝擊,讓人民處於溫水中的青蛙狀態。
資產端的通脹,也就是資產泡沫,能讓政府課更多的稅,而持有人也開心能坐擁資產增值。
底層/中產的消費又沒受到太大的壓力,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資產它漲隨它漲,也不至於餓了肚子上街鬧革命,危害執政穩定。
而推升的資產價格又有助於GDP的成長,對通膨率的影響又不大。
因此成為世界各國政府愛用的經濟類固醇。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留言,分享。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