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擁有,但也不會錯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一陣子從屏東潮州回台北後,重新拿起龍應台老師的「大武山下」翻閱,看到書中重要的楔子,也是引領全書進展的一段話,於是慎重地拿出紙筆,謄寫一次: 「這世界的所有,四十六億年前的星光激冷和四十六分鐘前的冰山崩塌,五十年前的纏綿懸念和此時此刻的牽掛離捨,無非塵埃,一一走向灰冷,燈滅、念斷、塵絕。 可是,在有光的時候,為什麼不在塵中一一看見:熱著的就是火,亮著的就是光,念著的,就是愛。」 是的,雖然世間一切終必成空,如那塵埃般微不足道,但是在每一剎那的看見,念著的,都是愛,也讓生命值得。
若不是隨著「台灣好基金會」的潮州辦公室伙伴在屏東的潮州與南州拜訪一些人,不然其實我雖然過去數十年在台灣無數次的南來北往,屏東大部分鄉鎮都被我們一再路過,很少停留,因此也就一再錯過它的精彩。
這些天拜訪了擁有校田,將農耕化為課程的南州國中,潮南國小及四林國小,對這些學校的農老師及校長的努力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管南州或潮州,也不管是種蓮霧,芭樂或可可,這些新一代農民的自信與善用科技,甚至流利的口才,也完全顛覆了自己原本的想像,甚至參訪深耕潮州的小直設計團隊,原本預定時間是傍晚五點到六點,結果與陳冠華教授及一群年輕的研究生聊到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甚至到網紅名店「三平咖啡」用完午餐,到店主人楊文正的陶藝工作室聊天,也從來沒有看過那麼會搞笑的藝術家,我與蘊慧笑得嘴巴痠,肚子痛。連與第三代油行女老闆黃董及玫來晏趣製麵小農農莊的女主人一起喝下午茶,也能聽到令人又感動又佩服的故事,真是高手在民間啊!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可以寫成一篇又一篇精彩的報導。今後一定不會再路過與錯過台灣的小鄉鎮,或許在直奔擠滿觀光客的旅遊景點的慣性之下,在小鎮停留,會是更好的選擇。
想著這些紮根在地方的職人,也想起張曉風老師寫的「樹在。山在。大地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她還說:「我在,意思是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裡,甚至,讀書,也是一種『在』。看書的時候,書上總有綽綽人影,其中有我,我總在那裡。」
是的,出席很重要,「什麼也不曾擁有,但什麼也不會錯過。」這句話是作家黃明堅說的,隨著年歲漸長,愈發覺得這是很高的境界。
「擁有」,是指資源的佔據;「不會錯過」,追求的是經驗的豐富,一個是物質的,一個是精神與心靈的。
年輕時以為物質可以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後來才知道,更多時候、物質反而會限制了心靈的體會,誠如美國自然作家梭羅所說的:「擁有了穀倉、穀倉就變成我們的監獄。」
每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我們都沒錯過,我們都在。
喜歡「在」這個字,穩穩的,守候著,或者,就像棵樹,像門前的老榕樹,就是在那裡。
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都要取個自然名,然後彼此以自然名互稱。我的自然名是野榕,荒野榕樹。
榕樹在台灣四處可見,公園、校園、路邊、寺廟前廣場,幾乎所有街頭巷尾都有榕樹,在大大的樹蔭下常有許多人在乘涼、下棋、泡茶、聊天。
榕樹有許多氣根,很容易攀爬,不管是爬到樹枝上或坐或臥,是台灣所有孩子爬的第一棵樹,隨手摘片葉子就可以當笛子吹,許多人因為榕樹而留下許多童年美好的回憶。
我希望像榕樹,看著樹陰下的朋友來來去去,而榕樹總是「在」那兒,守候著大家。
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清末才子金聖嘆曾經寫過他的很多不亦快哉,其中有一點令我心有慽慽焉:「雪夜閉門讀禁書。」在台灣不容易下雪,在民主的現代也沒什麼禁書不禁書的問題,因此我把它改成「寒夜閉門讀好書」是我的不亦快哉! 其實也不必等到寒夜,每天白天上班或在外奔波,不管多忙多累,只要想到晚上若是能擁有幾個小時完整的時間同時有一些
親愛的AB寶: 有了網路與通訊科技,你們雖然在不同地方讀書,但是還是可以很方便地保持聯絡,甚至可以免費的多方視訊,這是我們當年在科幻電影裡才能看到的場景呢! 這些與人互動的經驗或態度,也能在我們的工作場合發揮很大的功效。 而且在這必須終生學習的時代,如何能讓自己可以持續努力呢?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都市生活環境中有大量的游離陽離子,如手機、家電都會釋放,空氣汙染及各種有毒分子對人體來說都是不好的游離陽離子。 如果能夠的話,要多接近富有陰離子的環境來中和這些陽離子給人體的衝擊,比如森林、溪谷等等地方。 日本近年來在民間也很流行樹木氣功,也是我們通稱的森林療癒的一種。 李鳳山的氣功之道
對談是瞭解與互信的開始,也是傳遞思想的方式,遠溯至柏拉圖的對話錄,是西方哲學的濫觴;在東方,佛陀與弟子的對話記錄下來的佛經也形成了東方文明的基礎。印度人一向認為凡是兩河交會點一定是聖地。我想,思想的交會也是神聖的。
什麼是生物? 生物的定義非常多,但是最簡單、也最真實的說明大概是:「會死的東西才是生物!」 我們甚至可以說,只要生物一誕生,就朝著死亡的終點前進。但是在生與死之間,所有物種都以延續後代為最重要的目標,只有人還會尋找生命的意義。 中年,也是面對生命意義這個大問題最為惶惑的時刻吧? 千金換一笑的是我,
清末才子金聖嘆曾經寫過他的很多不亦快哉,其中有一點令我心有慽慽焉:「雪夜閉門讀禁書。」在台灣不容易下雪,在民主的現代也沒什麼禁書不禁書的問題,因此我把它改成「寒夜閉門讀好書」是我的不亦快哉! 其實也不必等到寒夜,每天白天上班或在外奔波,不管多忙多累,只要想到晚上若是能擁有幾個小時完整的時間同時有一些
親愛的AB寶: 有了網路與通訊科技,你們雖然在不同地方讀書,但是還是可以很方便地保持聯絡,甚至可以免費的多方視訊,這是我們當年在科幻電影裡才能看到的場景呢! 這些與人互動的經驗或態度,也能在我們的工作場合發揮很大的功效。 而且在這必須終生學習的時代,如何能讓自己可以持續努力呢?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都市生活環境中有大量的游離陽離子,如手機、家電都會釋放,空氣汙染及各種有毒分子對人體來說都是不好的游離陽離子。 如果能夠的話,要多接近富有陰離子的環境來中和這些陽離子給人體的衝擊,比如森林、溪谷等等地方。 日本近年來在民間也很流行樹木氣功,也是我們通稱的森林療癒的一種。 李鳳山的氣功之道
對談是瞭解與互信的開始,也是傳遞思想的方式,遠溯至柏拉圖的對話錄,是西方哲學的濫觴;在東方,佛陀與弟子的對話記錄下來的佛經也形成了東方文明的基礎。印度人一向認為凡是兩河交會點一定是聖地。我想,思想的交會也是神聖的。
什麼是生物? 生物的定義非常多,但是最簡單、也最真實的說明大概是:「會死的東西才是生物!」 我們甚至可以說,只要生物一誕生,就朝著死亡的終點前進。但是在生與死之間,所有物種都以延續後代為最重要的目標,只有人還會尋找生命的意義。 中年,也是面對生命意義這個大問題最為惶惑的時刻吧? 千金換一笑的是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其實,不知是啥阻擋了我到山林中去? 老實說,在台灣 "沒有那麼難" 把自己置身於樹林之中。 以在台北來說,三峽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都很讚的! 再怎麼不濟~榮星花園、新生公園的樹也挺迷人。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相信大同高中是很多憧憬的學校 很多人喜歡這裡的校園 喜歡這裡的老師 喜歡這被青春氣息懷抱的地方 不必我多說 從校門進來印入眼簾的是一條筆直寬敞的大同道 周圍住滿了我們的老前輩「榕樹」也就是榕城的由來 雖然每天都走著 但卻每次的風景都不同 雨天晴天 或是從樹枝縫隙中 若隱若現的操場風景每次都讓
有人曾說:「當你待在一個環境,你就會逐漸習慣他」,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畢竟在大同高中,也是有許多不熟悉的事物、沒見過的事物等……值得我去探索 還記得剛入學時,進到那高達的校門後,我被一股飽含文藝的氣息所震攝到,原來那是一片廣大的榕樹,那片榕樹在雨天為我們擋雨,在炎熱時替我們遮陽,我們就像是小嬰兒
當你穿過白色拱門時,歡迎你 來到了市大同高中,也稱為榕城 為什麼叫榕城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榕城,我給他的解讀是榕樹成城,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猜出有很多榕樹,而在大同高中的校歌裡有這麼一句詞:「喬木成蔭出大同」,這裡的喬木就是榕樹,有此可知榕樹之多 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這麼多榕樹吧,從人文的意義來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興大〔惠蓀堂〕旁這幾棵榕樹,都很有歷史,長得根深葉茂,而且被學校妥善保護,樹下還鋪設木板步道。我認識這幾棵榕樹很久很久了,有趣的是:也和它們一同成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其實,不知是啥阻擋了我到山林中去? 老實說,在台灣 "沒有那麼難" 把自己置身於樹林之中。 以在台北來說,三峽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都很讚的! 再怎麼不濟~榮星花園、新生公園的樹也挺迷人。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相信大同高中是很多憧憬的學校 很多人喜歡這裡的校園 喜歡這裡的老師 喜歡這被青春氣息懷抱的地方 不必我多說 從校門進來印入眼簾的是一條筆直寬敞的大同道 周圍住滿了我們的老前輩「榕樹」也就是榕城的由來 雖然每天都走著 但卻每次的風景都不同 雨天晴天 或是從樹枝縫隙中 若隱若現的操場風景每次都讓
有人曾說:「當你待在一個環境,你就會逐漸習慣他」,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畢竟在大同高中,也是有許多不熟悉的事物、沒見過的事物等……值得我去探索 還記得剛入學時,進到那高達的校門後,我被一股飽含文藝的氣息所震攝到,原來那是一片廣大的榕樹,那片榕樹在雨天為我們擋雨,在炎熱時替我們遮陽,我們就像是小嬰兒
當你穿過白色拱門時,歡迎你 來到了市大同高中,也稱為榕城 為什麼叫榕城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榕城,我給他的解讀是榕樹成城,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猜出有很多榕樹,而在大同高中的校歌裡有這麼一句詞:「喬木成蔭出大同」,這裡的喬木就是榕樹,有此可知榕樹之多 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這麼多榕樹吧,從人文的意義來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興大〔惠蓀堂〕旁這幾棵榕樹,都很有歷史,長得根深葉茂,而且被學校妥善保護,樹下還鋪設木板步道。我認識這幾棵榕樹很久很久了,有趣的是:也和它們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