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台中特產!從黃麻葉變成消暑退火的麻芛湯

麻芛湯是台中的特色食物。他被認為是消暑聖品,具有退火的功能,這道料理的主角來自於黃麻的嫩葉,日治時期,黃麻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台中盆地更是生產黃麻的重要據點之一,作為最早被漢人開墾的南屯區,也將喝麻芛湯的文化保留下來,成為這裡重要的歷史痕跡。
是麻穎不是麻薏!
麻芛湯的寫法有好多種,包含麻薏、麻穎、麻芛等,根據教育部字典的解釋,薏其實是蓮子中心的胚芽,而穎是新生幼苗的尖端,因此最接近原意的寫法應是「麻穎(muâ-ínn)」。
然而時過境遷,上述的名稱都能讓人馬上聯想到一碗專屬台中的消暑聖品,至於他的發展歷程又是甚麼呢?
麻穎是黃麻的葉子,這款作物其實是台灣早期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本身纖維粗,提取出來可以做成繩索、麻布袋、紡織物。由於黃麻本身的纖維帶有黃黃的色澤,在陽光下更顯金光閃閃的感覺,因此又被稱「金色纖維」。
清康熙年間引進黃麻
台灣本地開始種植黃麻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至清康熙年間,當時一位名叫游念四的漳州人移居到台灣進行開墾,在現在嘉義縣一帶引進了不少農作物的種子來栽種,其中就包含黃麻種子,隨著開墾的人以及地區逐漸擴大,黃麻栽種的範圍也延伸到現在台南新營、彰化員林、雲林北斗以及南投等。
漢人來台開墾,當時與平埔族的大肚王國產生衝突,過程中,清朝人發掘了台中南屯區的肥沃土地,隨著一步一步逼退大肚王國,他們也開始進入到南屯區進行開墾,造就了南屯區,成為台中市最早被漢人開發的區域。
南屯區的舊地名叫做「犁頭店」,因為開墾需求大增,這裡很多都是專門在打造農具、鐵器的店家,等於形成了一個農業工具交易所。而犁頭就是早期農業社會,控制水牛來犁田的其中一個重要工具,所以犁頭店,其實就是在形容南屯區當地販賣各種農業工具盛況的代名詞。
麻芛文化館
麻芛文化館
日治時期黃麻產量大增
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灣積極發展農工業,開始有計畫性地鼓勵農民種植黃麻,藉此提升麻布袋、帆布的產量,同時強化品質控管,用來包裝蔗糖、稻米來運回日本本島進行販售。
日本人更集資在台中市豐原區一代成立台灣製麻株式會社。隨著台灣黃麻種植面積開始快速增加,到了二戰前夕,台灣本島的黃麻產量,已經可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
二戰過後,國民政府接手台灣,這座製麻廠開放民營,並改名為台麻紡織廠。隨著塑膠袋開始在人民的生活中普及,麻布袋的需求大幅下降,民國七十一年,台麻紡織廠結束營業,同時象徵著黃麻這個產業的落寞。
麻芛文化館
麻芛湯的由來
台中豐原雖然是製麻株式會社的據點,但台中種植最多黃麻的地方,其實是在現在台中市南屯區一帶。早期的農民因為生活比較困苦,所以在採收成熟的黃麻,會把葉子摘下來煮開水混著吃,根據文化館的說明,台灣因為多半種植圓果種黃麻,這個品種的味道,會帶有一個特殊苦味,因為味道真的太苦,所以農民會再把葉子反覆清洗,盡量把苦味消除,然後加入像是地瓜、小魚乾煮湯,才變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麻穎湯。
比起日治時期,現在的黃麻品種都已經經過改良了,名稱也改名叫做甜麻,顧名思義就是苦味比起以往的淡了很多。其實民國50-60年代,黃麻還是很重要的作物,一直到後來塑膠袋的出現,本身比麻袋輕盈,重複使用性也更高,黃麻的產量就日益縮減,很快就被淘汰了,但有趣的是近幾年大家都在提倡減塑,減碳,這讓麻布袋的產量又有一個低點反轉的跡象,而麻芛的文化也延伸出很多活動跟美食,包含麻芛文化嘉年華、麻芛奶茶、麻芛果凍等等。
麻芛文化館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