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的呼籲對撞北溪被毀,歐洲獨立還有救嗎?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9月27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聯邦總理科爾基金會(Chancellor Helmut Kohl Foundation)的開幕式上發表演講,呼籲西方國家認真對待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言論。
默克爾所言,意指普京9月21日的公開發言。彼時其除了宣佈展開戰爭動員、舉行烏克蘭四地入俄公投外,亦在演講中強硬聲明,如果俄羅斯的領土完整受到威脅,莫斯科將使用「一切手段保衛俄羅斯和我們的人民」,核武也是選項之一。對此,默克爾指出,不要認為普京的言論是虛張聲勢,嚴肅對待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政治智慧的象徵,有助保留行動或制定新策略的空間。
此外,默克爾還被問到,若烏克蘭衝突在前總理科爾任內爆發,科爾會如何應對。默克爾回覆,在基輔試圖擊退俄軍時,科爾將「盡一切努力保護和恢復烏克蘭的主權和完整」,但與此同時,科爾將展望「第二天」,對眼下「難以想像」的事件持開放態度,並在衝突結束後,探索「有朝一日如何重建與俄羅斯的關係」。

默克爾的真正用意

平心而論,默克爾的發言看似探討科爾立場,實際上是依託科爾直抒己見,並與其「不要低估普京講話」的呼籲一脈相承。
首先,所謂科爾將「盡一切努力保護和恢復烏克蘭的主權和完整」,乃是默克爾的「自清」展演,意在彰顯其對西方政治正確的依附,同時隱晦回應外界所謂「姑息」俄羅斯的批評。畢竟在俄烏戰爭議題上,支持烏克蘭的主權與領土完整、譴責俄羅斯違反國際法,是歐美政壇與社會的普遍政治正確,而默克爾顯然無意挑戰這一主流看法。
然聚焦現實政治的運作,默克爾的初心始終不變,那便是挽救歐洲的獨立自主。其之所以呼籲各方「不要低估普京講話」,並非只是擔憂莫斯科的核冒險,而是明瞭俄羅斯正在孤注一擲。在其看來,如今普京已為俄烏戰爭睹上國運、同時押上自己的政治生命,在此心理狀態下,除非普京成功「解放頓巴斯」或遭政變下台,否則俄軍都將持續鏖戰,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在此期間,俄羅斯民眾自會承受苦痛,但烏克蘭百姓的苦難必在數倍之上,歐洲的政治議程也將被美國嚴重宰制。
正是出於此判斷,默克爾與絕大多數的西方政治精英發生了立場分歧。對美國來說,烏克蘭戰場距離自己十分遙遠,高電價、高通脹甚至是能源危機,都由歐洲首當其衝。華盛頓念茲在茲的,始終是通過這場戰爭放血俄羅斯,同時深化自己對歐洲的宰制,瓦解過往由德法主導歐陸的秩序結構,為已然腦死的北約續命,讓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等人的「歐洲軍」提案胎死腹中。簡言之,在削弱俄羅斯、裂解歐洲統合的戰略目的下,美國希望戰事久持,即便「戰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也在所不惜。
而歐洲的政治精英對此並非一無所知,但其一來困於政治正確,無法違逆同情烏克蘭的廣大民意;二來困於歷史情結,無法超克對俄羅斯的地緣恐懼;三來有意掙脱二戰後的結構束縛,例如德國便一改默克爾時期立場,對烏克蘭提供了軍事援助,並趁此喊出擴軍口號,顯然有意仿效日本的「國家正常化」。種種因素,讓歐洲的自主立場消於無形、漸與華盛頓「殊途同歸」,最終只能被綁上自毀戰車,與烏克蘭一同淪為華盛頓的戰略禁臠。
在此趨勢下,默克爾的立場顯得「格格不入」。其雖也有政治正確包袱,但比起同時代的歐洲政治精英,默克爾的對外政策帶有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且始終堅持歐洲必須走自己的路。在此戰略規劃下,默克爾並不忌諱與俄羅斯進行接觸甚至合作,因為這是唯一能在歐陸對沖美國影響的途徑。過往執政十餘年如此,眼下面對俄烏戰爭亦然。
故所謂科爾將展望「第二天」、對眼下「難以想像」的事件持開放態度、探索「有朝一日如何重建與俄羅斯的關係」等,其實都寄寓了默克爾的戰略視野。說得更直接,便是呼籲歐洲要為長遠打算,不要受限政治正確包袱,在俄烏戰爭中無上限支持烏克蘭,以至犧牲歐俄關係,甚至摧毀以俄羅斯對沖美國宰制的地緣框架。

北溪與歐洲斡旋的殞落

然就在默克爾發表演講的同一日,一場事變的發生重挫了歐洲自主的可能。
9月27日,北溪1號及2號管道先後受損,導致了大量天然氣外泄。根據俄羅斯能源企業Gazprom的介紹,北溪1號管道由27至41毫米厚的鋼製外殼覆蓋,而外殼又被60至110毫米厚的混凝土層包圍,非常堅固耐用。要把管道炸出一個大洞,即目前的損毀程度,需要投放炸彈才能做到。
無獨有偶,德國與丹麥也在經過初步調查與研判後,表示事故應是「人為破壞」所致。但由各方對真兇三緘其口來看,兇手身分若不是「一言難盡」,便是尚未查清。換言之,眼下美、俄、烏克蘭甚至歐洲國家,都有可能是事故的策動人。
回顧過往,北溪曾是默克爾任內的重要政績,象徵了德俄關係的更上層樓,也是歐陸能源運輸整合的新里程碑。然而俄烏戰爭爆發後,北溪無可避免成了歐俄關係陡降的祭品,先是德國政府在政治正確下宣佈北溪2號停運,導致其公司被迫申請破產,再是俄羅斯為迫歐洲解除對俄制裁、不再軍援烏克蘭,而對北溪1號強制斷氣。
如今管線被毀,不論是哪一方製造了事故,歐洲的冬天都必然煎熬,政治衝擊更是無遠弗屆。
首先,在應對天然氣價格與能源市場波動上,歐洲可謂搜索枯腸、無所不用其極,除了尚未答應俄羅斯的政治條件外,基本上已窮盡所有手段,包括財政與稅收。而有鑑於北溪事故的維修時間可能長達數月,市場的恐慌勢必刺激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歐洲的能源問題將會雪上加霜。
而在政治場域,雖說在遭受破壞時,北溪1號與2號皆未向歐洲供氣,前者是因俄羅斯「出於技術原因」進行維修、暫停供氣,後者則是自竣工以來便未正式供氣過,但此次事故顯然造成了一個既成事實,那便是未來幾個月內,曾經受惠北溪1號的國家將喪失「妥協換俄氣」的機會,普京的「斷氣戰」也將暫告失效。簡言之,原本歐洲還存在「被迫緩和」俄烏戰爭的角色可能,如今伴隨北溪被炸,此一角色只能瞬間邊緣化,且會加劇歐洲對美國的能源依賴,歐俄之間原有的能源聯繫亦暫告消失。
在默克爾發表演講、呼籲歐洲重視自主路線時,局勢尚有「事在人為」的空間;北溪事故發生後,「事在人為」的可能仍在,其空間卻已極度萎縮。而伴隨歐俄關係的持續下行,默克爾曾苦心孤詣的歐洲自主,也終將被美國再臨所襲奪。曾經,外界以為俄烏戰爭能促使歐洲自主更上層樓;如今看來,默克爾的呼籲正如被炸的管線,在種種內外排擠下,成了時代的「不合時宜」,難以再替歐洲獨立輸血發聲。
原文發表網址:
2022.9.30
默克爾的呼籲對撞北溪被毀 歐洲獨立還有救嗎?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2050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384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9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作普丁、蒲亭或蒲廷)發表面向全國的公開電視講話,宣佈即日起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進行部分動員。據路透社表示,這是俄羅斯在二戰後的首次動員,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時都未曾有過。
9月16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作普丁、蒲亭或蒲廷)舉行會談。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美歐俄關係受到重創,俄羅斯開始正視與中國的戰略互動與協作;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淪為西方公敵的俄羅斯愈發「向東看」,中俄關係可謂達到近20年來最高水平。
綜觀近期的歐亞大陸,三起事件的接連發生吸引外界關注。
9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第二十二屆元首峰會於烏茲別克的登場。綜觀時局,峰會的召開乘載了兩重特殊背景。
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al-Qaeda,又譯作阿爾蓋達或蓋達組織)劫持了4架民航客機,對包括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在內的目標發動恐怖襲擊,造成近3,000人死亡、超過6,000人受傷。
9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作普丁、蒲亭或蒲廷)發表面向全國的公開電視講話,宣佈即日起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進行部分動員。據路透社表示,這是俄羅斯在二戰後的首次動員,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時都未曾有過。
9月16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作普丁、蒲亭或蒲廷)舉行會談。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美歐俄關係受到重創,俄羅斯開始正視與中國的戰略互動與協作;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淪為西方公敵的俄羅斯愈發「向東看」,中俄關係可謂達到近20年來最高水平。
綜觀近期的歐亞大陸,三起事件的接連發生吸引外界關注。
9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第二十二屆元首峰會於烏茲別克的登場。綜觀時局,峰會的召開乘載了兩重特殊背景。
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al-Qaeda,又譯作阿爾蓋達或蓋達組織)劫持了4架民航客機,對包括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在內的目標發動恐怖襲擊,造成近3,000人死亡、超過6,000人受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大民族主義者,總有自己看不見的矛盾。在他說「西方對俄烏戰爭的影響,只會造成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同時,輕輕放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責任,也忽略1991年蘇聯解體後,被蘇聯承認也被蘇聯各成員國承認的烏克蘭國家主權。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一手核威脅、一手西戰線,滿嘴外交解決侵略烏克蘭?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4/2/15 對葉爾欽與普京深有影響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金(Solzhenitsyn)堅持俄羅斯受蘇聯體制所害,應解散蘇聯、保留「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為歷史核心」的主張。英國前首相強生批判普京只是維基百科水準,大概不知維基多數陳述偏袒西方,難以達到古拉格群島鑄造的深度。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大民族主義者,總有自己看不見的矛盾。在他說「西方對俄烏戰爭的影響,只會造成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同時,輕輕放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責任,也忽略1991年蘇聯解體後,被蘇聯承認也被蘇聯各成員國承認的烏克蘭國家主權。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一手核威脅、一手西戰線,滿嘴外交解決侵略烏克蘭?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4/2/15 對葉爾欽與普京深有影響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金(Solzhenitsyn)堅持俄羅斯受蘇聯體制所害,應解散蘇聯、保留「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為歷史核心」的主張。英國前首相強生批判普京只是維基百科水準,大概不知維基多數陳述偏袒西方,難以達到古拉格群島鑄造的深度。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