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思】人對生物的理解,是一種自以為是,還是恰如其是?

  因緣際會,在一場講座中遇見了充滿熱情的創作者羅晟文先生,除了他的創作令我印象深刻外,作品背後的緣由與意涵也帶給我許多反思。老實說,一剛開始看到講座主題【變成鰻魚會怎樣?】,我並沒有覺得很有興趣,畢竟在學校的研習,很多時候都是照本宣科,念一大堆的ppt,然後大家各做各的事,結束後簽退鳥獸散。所以好像沒有什麼好期待的。
  除了講題之外,我也很擔心講者的藝術背景。這是屬於我對藝術創作者的一些偏見,因為以往的合作經驗,總覺得因為藝術的執著,常使得創作者的理解與大眾不同,在溝通、表達上不太容易接上線。但這一次的經驗完全打破我的印象,原以為會是一場簡單的藝術分享,卻扎扎實實的看見作品從概念到產出的過程,而且作品的意涵並非曲高和寡,對我而言十分深刻。
  在眾多作品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有關鰻魚的作品,也就是講題所要講的【變成鰻魚會怎樣?】。因為荷蘭獨特的低地國環境讓國家充滿運河,在荷蘭生存的鰻魚若是要從河道遊到大西洋完成生產後代的任務,必須度過層層水道的關卡,但往往在過程中通過許多人造設施,讓鰻魚如同上刀山下油鍋般的艱辛,使得鰻魚存活率極低,讓已經產量大減的鰻魚,更難生存。
  為此,荷蘭開發了一些比較人道的水道設施,減少生物在水道中的傷害,但是雖然聲稱無害,人為的設施依然帶來很大的傷害。講者說到這裡,讓我思考所謂對動物的同理到底是什麼?是指對生物少一點傷害就是很大的恩惠嗎?顯然講者也對這種“同理”的概念感到疑惑,因此講者開始著手設計鰻魚版的密室逃脫,透過模擬鰻魚在水道中會遇到的障礙跟困境,來體驗的民眾跟鰻魚一樣在黑暗的空間裡面對未知,真實的面對這種恐懼。
  雖然密室逃脫的體驗,從中獲得的東西因人而異,也不會像鰻魚面對生死,但從講者的作品中,我看見一種人類對生物的換位思考,不僅只是在理解,更去體會另一個生物的感受,並且去行動,體現關注一個議題的熱情、動力與實踐。
  如同作品的名稱【F/EEL】,同理,本來就不容易,能稍稍貼近對方就需要很大的努力,假如先從互換視角來思考,彼此的距離就會更近一些。透過作品嘗試去感覺鰻魚的感覺,鰻魚的感受可能就能因此被注意。
  至少遠在台灣的我卻因為這短短兩個小時的講座,震撼。
  其實不單是鰻魚,講者另一個有名的作品叫做白熊計畫,裡面談到他對動物園的感受,我也深有同感。不知道大家對動物園的想法是什麼呢?
同場加映:白熊計畫|攝影師 羅晟文
  以前我常覺得動物園的動物像展示品,他看我、我看他,彼此不知道在看什麼。人類可能考量生物適合的溫度與環境,給他們室內、室外、草、水、土、樹等環境設定,可是考量安全與管理,終究還是以封閉型的展示方式為主。人類用水泥地和人工設施展示動物,忽略生物有他天然的獵物、狩獵行為、生存方式,但人類卻以此賣票並視為教育價值。
  有時候我也很困惑。生物的存在是被我們吃、看、用嗎?如果把生物當成生命對待,還會覺得他們是資源嗎? 這種概念很錯亂,但說實在,我常覺得人類需要生物,遠勝過生物需要人類。雖然我吃葷,但我常常覺得人類只是不斷吹噓自己是萬物之靈,卻不斷剝奪萬物靈魂。對萬物不夠謙虛,真的。
  這段反思印證了“永遠不知道你的付出會在哪裡結果”。這或許就是創作者令人佩服的地方吧!或許無法種豆得豆,但總是種了才有機會看見成果。一但被讀懂了,訊息傳達到了,觀眾、聽眾自然有所獲得。
同場加映:F/EE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