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逆思維》的人,沒有不被顛覆觀點,並重新思考自己所做所為的

2023/09/08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如果有一個許願的機會,你想得到什麼 ?

  • 想要聰明一點,學得多記得快,贏過別人。
  • 想要成為誰,有了目標,就能引導我們走向達成目標的路。
  • 想要有一擊命中的能力,永遠不會後悔。
  • 想要有錢 …

但現實的我們又是怎麼樣的 ?

  • 智力 ー 加深了認知惰性,學到了,就不願意接受新觀點。
  • 目標 ー 是人生的 GPS,但我們往往依照正確的方向,走到錯誤的目的地。
  • 精準 ー 大都是盲目自信,還堅守失敗的策略。
  • 財富 ー 越重視幸福,人生就變得越不幸福。

我認為,《逆思維》這本書足以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空白處填補上一大塊。

raw-image

認清生活的真相

瑞.達利歐 (Ray Dalio) 在《原則》這本書中傳達一種思考 :

你必須看清生活的真相,才能了解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生活的真相,就是到處充滿「不確定」,到處充滿「不知道」,但是「不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在無知時該怎麼做。

對現實有了準確理解,我們才能明智地選擇生活目標,夢想不再遙不可及。

我們往往一廂情願,讓美好的想像佔據心頭,理性思考和客觀證據完全無計可施。《原則》告訴我們,必須要以終為始,對於面對到的困難,就像收集寶石一樣,克服它,收獲它。

痛苦 + 反思,等於進步。

我發現很有幫助的做法是,把生活想像為一場遊戲,我面臨的每個問題都是一個需要破解的謎。我通過解謎獲得一塊寶石,即一項原則,它能幫助我在未來避免同樣的問題。不斷收集這樣的寶石能夠提高我的決策水準,這樣我就能進入更高一級的遊戲,遊戲變得更難,涉及的利益也變得越來越大。── 《原則》

《逆思維》也呼應了這個思考。

我們總是擁護自己的舊觀點,改不了壞習慣,我們難以「重新思考」。

重新思考的意義之一是「保持懷疑」,要認清一個事實,就是我們其實不知道那麼多,別人說的也不都是正確的。

重新思考的意義之二就是查理.蒙格所說的 :「總是反過來想。」我們總是看到自己想看的,我們充分運用自己的刻板印象去對人對事 …

接下來我重點說說幾點比較深的體會。


懷疑一切,保持好奇

當我們的意見或做法遭到質疑的時候,最常出現這三種心態 :

  • 我是為你好
  • 讓我告訴你錯在哪裡
  • 聽我的不會錯

《逆思維》一書中分別稱呼這三種心態的人叫做 : 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

  • 傳教士心態的人,講話不需要證據,只想著我是在對你好,你應該要明白並接受我的心意 ;
  • 檢察官心態的人,只想挑人毛病,有攻擊性 ;
  • 政治人物心態的人,僅僅靠著信念做事,不分是非對錯。

我們任何人都可能會掉入這些陷阱。

解決方法是採取與上面都不一樣的心態模式 ─ 科學家

普通人與科學家的思考方式迥然不同。

普通人的思考,對於已經知道的事,沒什麼問題,至於本來就不知道的事,少碰為妙。

而科學家,懷疑所知道的,對於不知道的事,保持好奇,並且不斷做實驗,更新自己的觀點。

科學家並不只是一份職業,它是一種心境。


如何超越聰明人

raw-image

許多聰明人都有一種毛病 : 先入為主

或許他們太有自信,眼裡只有自己,與他人意見不合的時候,只會搬出外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溝通不在一個頻道,往往用氣勢壓人。

又或許他們以為自己擁有優異的專業能力,就代表對任何事情都有準確的判斷能力,結果常常在不熟悉的領域犯錯,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研究顯示,智力測驗分數越高的人,越有可能落入刻板印象。

因為他們有快速辨識模式的能力,在面對不同情況的考題時,能快速在大腦中找到對應的解題模式。

這種能力在考試時有用,在真實社會中可能有害,尤其是在面對與自己理念相悖的現實問題時。

在這種情況下,聰明人容易犯一種錯誤 : 確認偏誤 。

確認偏誤,就是只看見想要看到的,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

有害的地方在於,這些偏誤高效運用著智力,並將智力扭曲成對抗真相的武器。

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常常會說「我沒有意見」; 但越是聰明的人,越認為「我沒有偏見」。

有時候,「沒有意見」可能比「我沒有偏見」還要無害,這是我們普通人能超越聰明人的地方。

怎麼超越聰明人呢 ?

將自己切換到科學家模式。

科學家不知道標準答案,而是從關注問題起步 ;
科學家不會只依靠直覺,而是從發現證據開始 ;
科學家不會光閉門造車,而是從開放心態做起。

我們的首要目標不是追求正確的解答,而是弄清楚我們為何會發生錯誤,並且根據我們學到的來修正自己的觀點。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

就以我們大多人所處的學習階段來說的話,現階段的學習目標應該是 : 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

因為我們喜歡「不懂裝懂」。

不懂就不懂,為什麼要裝懂,這源自於一種認知偏差 : 越無知越自信

無知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不能準確評估自身的能力,在他的世界裡,沒有不知道的事。

達克效應 (DK effect) 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

怎麼辦 ?

作者說 :「學習的目的不是要確認我們的信念,而是讓我們的信念有所進化發展。」

閱讀的時候,我們喜歡尋找自己認同的內容,在有同感的地方畫線,這樣不是不好,這樣的讀書,可以補充已知,增加專業深度。

但是如果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思考只會局限在固定範圍,不想讀的就會自動忽略,沒有了新的輸入,就沒有創造性的輸出。

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去關注那些沒有聽說過的、顛覆認知的、稍微難懂的,甚至是有點反感的內容。

先擴充認知廣度,基礎紥實了,再打造專業深度。


「思考」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思考的時候,大腦發生了什麼 ?

我們閱讀的時候,有新的東西進入大腦,一些神經元抓住了它們,開始尋找還有哪些神經元的記錄與它們相關,找到之後,就把它們相連起來,形成新的知識鍊條。

思考的本質,就是大腦的神經元重新連接。

但是有一些不太明顯的力量,阻止了神經元活動。

有些人在讀書的時候會說「這些我早就知道」「這不過是把那本書的東西換個方式再說一次」。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知道些什麼,就沒理由在我們的知識裡尋找縫隙與瑕疵,更別提要去填補或修正了。

有些人放不下自尊心,否認自己的弱點,想要在他人面前展現最美好的自我,甚至在面對自己時,也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簡單來說,過度自信,或是過度不自信,影響思考的發生。

raw-image

正確的心態,是保持謙遜

重新思考的過程是以一個循環展開。

它始於智識謙遜,也就是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辨識出自己的短處就開啟了通往懷疑的大門。

當我們質疑自己現有的了解,我們便對於自己錯失的資訊感到好奇。那種搜尋會為你帶來新發現,並且由於進一步證實我們還有多少要學習的,於是保持我們的謙遜態度。

於是,「我不知道這些」帶來了更多「除此之外,原來我不知道的還有那些」,思考的循環開始轉動,而且越來越紮實。

部落客提姆.厄本 (Tim Urban) 說 :「謙虛是具滲透性的濾網,吸取人生經驗,並且轉換成知識及智慧。傲慢是一片橡膠防護板,人生經驗會從上方彈開。」

相較之下,那些驕傲的人,那些無知而不自知的人,他以為在思考,其實只是把他的偏見再確認一次。


自信與自負

許多人把信心想像成蹺蹺板。得到太多信心,我們會朝自負傾斜 ; 失去太多信心,我們會變得懦弱。

其實信心是敬業的演員,給它什麼角色,它就成為什麼。

信心戴上「謙虛面具」就是自信 ;
信心戴上「無知面具」就成為自負。

有信心、有辦法,就是自信;
有信心、沒辦法,就是自負;
沒信心、沒辦法,就是無知。

自信和自負是「信心」戴上不同面具而展現出來的不同的樣貌。

因為我們害怕對自己評價過低,所以大部分人不願意戴上「謙虛面具」,以為保持自己的美好形象就是自信的表現,這是盲目的自負。

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現瑕疵,也不敢面對自己的不完美,這就是阻礙我們進步的主要原因。

自負就是無知加上信念。

而自信,是你有多相信自己的程度。

但是,「相信自己」有不同的層次,如果不了解它們的關係,不知不覺你又會戴上「無知面具」。

「相信自己」有兩種層次 :

一、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相信自己的做事方法

真正的自信,是對自己達成目標的能力有信心,同時明白我們可能沒有正確的解決方式。

當我們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才會花更多時間閱讀,會更注意那些與自己觀點相左的資料。

raw-image

保持自信的謙遜,能力與信心才能同步成長。

有些人是能力大於信心,感覺自己像是個冒牌貨,自己根本沒有那麼有能力,做不了更多的事,也不願意重新思考自己有多聰明;

有些人的信心大於能力,只會紙上談兵,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從來不學習或自我改進。

處在自信的兩個極端,讓我們成長受阻。


如何在錯誤中學習

為什麼承認犯錯這麼難 ?

我們的大腦裡面住了一位迷你的獨裁者,當外界的事實或反對意見要進入我們的心智時,會被它阻擋。

神經科學家也發現,當我們的核心信念受到挑戰的時候,會觸發杏仁核,也就是原始的「蜥蜴腦」,啟動一場激烈的「戰或逃」反應。

所以在面對他人的論點時,我們很容易看到缺點,而對於自己的立場,我們視而不見。

但是,犯錯,也是學習。

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man) 說 :「想法出錯是我能確定自己有所學習的唯一方式。」

發現錯誤,應該要開心。

當然,我們的目標不是更常犯錯,而是要認清我們都比自己願意承認的更常犯錯,而且我們越是否認,給自己挖的洞就越深。

要如何在錯誤中學習呢 ?

脫離過去的你。

與過去脫離有兩種層面 :

一、把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分開

想要改變方向,改變做法,就不要讓過去的你拖住,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不是一對長不大的老朋友,老牽著手;

他們應該是蝴蝶與幼蟲,是過去的你變成現在的你。

蝴蝶破繭而出,蛻變成現在的你。

脫離過去的自我,人生的方向可以自己掌握,過去的愚蠢信念也可以拋棄了。

二、把你的看法和你的自我認同分開

我們不是生來就有自己的看法,對一件事的看法,源自於你的生活經驗,以及你相信什麼;

而自我認同,來源於你重視什麼。

以閱讀這件事情來說,要能像讀書萬卷那樣的專家寫出好的筆評及筆記實在太難了,我看到的事實就是這樣,大部分人寫出來的東西都不怎麼樣,包括我自己。

但是,我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做不了專家不防礙我喜歡讀、喜歡寫,況且,我還在進步。

保持開放心態,才有可能改變你根深柢固的信念。

偉大的人能自在地面對自己的錯誤,是因為他們很擅長犯錯。

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承認錯誤,並且修正自己腦袋裡持有的看法。


如何好好吵架

衝突,分為講理的和不講理的。

如果衝突是因個人情緒而起,會阻礙我們重新思考;

如果衝突是不同想法碰撞而引起的,能讓我們保持謙卑、開始懷疑,並且心生好奇,引導我們再次思考。

好的衝突應該是觀念上的撞擊,心理學家凱倫.「艾蒂」.傑恩 (Karen “Etty” Jehn) 說這叫做「任務衝突」。

衝突有兩種 :

一是人際衝突,也就是在個人及感情方面發生衝撞、摩擦,產生敵意。
二是任務衝突,也就是關於理念及意見的撞擊。

另外有一種人,完全不與人起衝突,這是「濫好人」。

濫好人一心只想尋求他人認同,什麼都好,什麼都不爭,也什麼都學不到。

要學習「有效的爭論」,這是重要的人生技能。

以工作來說,有人自我保護,避免衝突 ; 也有人分析講理,溝通合作。
以學習來說,有人照單全收,囫圇吞棗 ; 也有人慎思明辨,積極行動。

要如何好好的吵架呢 ?

表現親和,珍惜好的爭論。

親和是為了相處和諧,不是為了達到認知一致。當看法不一致時,提出質疑才是尊重的表現。

我們應該把爭執視為討論而不是意見分歧。「討論」,是關於想法的,而非情緒的。

好的衝突,應該是吵得兇卻不動怒的。


為什麼證據越充分,吵架越容易輸

我們都不喜歡吵架,但是當情況不利於自己,或是有損利益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強硬一點。

但常常是架吵完了,也沒得到什麼好處。

在與別人講道理時,到底怎樣能更好的說服呢 ?

最重要的一點是,心態要轉換過來 :

不要說服,要協商。

兩人在協商的時候,不是像拔河那樣,想把對手拉到你這邊。而是像一起編排一隻舞蹈一樣,互相配合對方。

先有了合作意識,下面的技巧能幫你的協商能力加成。

1 . 不要做「邏輯惡霸」

當我們試圖說服別人,經常會採取敵對的策略,我們激怒他們,用無懈可擊的邏輯和精確的數據,逼迫他們說出我們想聽的話,但他們內心的想法並不會改變,反而在醞釀反擊情緒。

你要是做一個「邏輯惡霸」,想要用證據壓人,他雖然不贊同也無法反駁,但非理性的情緒爆發可能隨時會發生,讓這場協商徹底失敗。

當我們放棄說服,就不會想用理性論點壓迫人。

重點不是要求別人照你說的做,而是讓他們去重新思考他們的看法。

2 . 要控制你的理由

你要是想提出更多理由讓對方屈服,小心最弱的那一個理由會變成對方的箭靶,拖累了其他理由。

更多的理由還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尤其是對方已經對議題有頑固執拗的傾向時,他們會更抗拒重新思考。

人們有時候是因為不喜歡一個答案,就當做那個問題從來沒有發生。

3 . 不要步步進逼,要適時後退

這與戰爭中的敗退不一樣,這是共舞時的和諧感,有進有退。

有了合作的感覺,雙方才會為對方著想,不再堅持擁護自己的立場。

4 . 不要強勢攻擊,用提問表達好奇,並表明自己的立場

最有可能改變你心意的人是你自己。

不要據理力爭,要提出更多需要思考的問題,開啟對方的思維。

5 . 找出雙方理解當中的共同點

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傲氣放一放,又怎麼有機會能改變對方的心意呢 ?

在稍佔上風時,不要落井下石,要找出雙方理解當中的共同點,不要讓對方感覺全盤皆輸,讓對方感覺到至少核心價值沒有丟失,讓他感覺「我沒有輸」,他就不會意氣用事。

表達中等自信,而不是高或低自信時,你會表現得更可信也更有說服力。

6 . 如何回應敵意

當有人對你展現敵意,假如你把它看成戰爭,那麼你不是攻擊就是撤退。

當某人失去控制的時候,你的最強大的力量就是 : 保持平靜。

想要保持平靜,要先避免衝動。

想一想電腦科學家保羅.葛蘭姆 (Paul Graham) 的反駁金字塔,要明確的反駁對方的中心論點,而不是辱罵。

raw-image

唐鳳在《唐鳳的破框思考力》中提到,當她有點名氣之後,每天至少都會有幾則酸民在留言區針對她做各種人身攻擊,她說一開始她也想砸電腦,但是電腦很貴,就不砸了…

那她是怎麼跟這些酸民相處呢 ?

唐鳳的做法是,先放下這種負面情緒,改做一些其他分心的事情,這個分心的事指的是,去創造一段美好的經驗。有時,她會聽一段美好的音樂,做做瑜伽,或是泡一杯從來沒有品嘗過的新口味茶飲,先讓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跳脫,但同時也為自己創造新的記憶,日後當她又再度碰到不舒服的刺激時,記憶也會自動提醒她,過去她在經歷負面情緒時,同時也曾經聆聽的美好音樂或是品嘗過的新茶,這時,就能將情緒轉化成開心的記憶。

唐鳳和不同心情的相處方式,就是在心裡留位置給這些心情,跟它相處一段時間,直到自己能夠平靜面對它。而心情平靜後,可以就事論事時,她就能好好跟網友對話,她將這種方式稱之為「擁抱小白」(小白指白目的網友)。

唐鳳說:「酸民指教是一種精神按摩。」

為一件事情爭執的時候,不要說服,要協商。

不要一大堆理由,提出合理的證據就好。

要維護對方的心理價值,在事實層面達到某種一致的看法,而不是比誰比較大聲。


越重視幸福,人生就變得越不幸福

越去追,就越苦於去追。

當我們尋求幸福,我們會太過忙於評判人生,而不曾真正體驗它。我們並未品嘗喜悅的時刻,而是反覆思考我們的生活為何不能更快樂。

當我們追不到幸福時,我們總想改變周遭的人事物。

有人是為了逃離,但海明威說 :「你不能藉著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來逃離自己。

有人是改變追求的目標,但我們的幸福經常取決於我們做些什麼,而不是我們在哪裡。帶給我們意義及歸屬感的是我們的行動,不是環境。


重新思考,需要的是選擇的勇氣

有些心理學家指出,我們是心理吝嗇者 : 我們經常偏好輕鬆維持舊觀點,而非辛苦掌握新觀點。

抗拒重新思考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力量。質疑自己會使得這個世界更加不可預期,我們要承認事實可能有了變化,曾經是對的現在可能是錯的。

東西舊了,我們會換,但說到我們的知識和看法,我們傾向於堅持己見。

就像那個把青蛙丟到滾燙熱水裡的故事,牠嚴重燙傷了根本跳不出來,但我們從來沒有去質疑過它。

《逆思維》一書讓我學習如何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開啟我們自己的思維,更新自己的觀點,改變舊有習慣。

鼓勵他人重新思考,改變刻板印象,創造和平及有意義的對話。

反轉思維,看見盲點 ;
糾出偏見,打破刻板。

改變,不容易。

但只要微小的改變,就很有用。

就像是在起霧的夜晚開車,你只能看到車頭燈照亮的距離,不過你可以這樣開完整段路途。

--

歡迎給我點一下愛心,並在下面按「+」追踨哈利哥。

也可以在 FB 和 IG 追蹤我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