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睏讀歷史:清領後期(上)

前言

清領後期=清廷積極治台?

許多小朋友常將「清領後期」=「清廷積極治台」,這種混淆程度就如同將「香腸」跟「熱狗」混淆成一樣的東西,感覺好像一樣,但事實上是不一樣的東西。

差別在哪裡?
  • 清領後期: 英法聯軍後,台灣「開港通商」,使台灣再度成為國際貿易體系一環,帶來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的轉變。與前期截然不同,故分前、後期。
清廷積極治台: 都已經說是「清廷」積極治台,想想清廷原本消極治台的態度為何會轉積極?
就跟你考完月考發現自己三科加起來才有100分一樣,要被死當了!!遭受到重大打擊才知道轉變啊!!
清廷政治態度的重大轉變,自然是遭受到重大事件打擊而轉變,這重大事件就是:開港通商後,台灣涉外事件之一的「牡丹社事件」
睏讀歷史:清領後期之覺得重要的事件時間序
睏讀歷史:清領後期之覺得重要的事件時間序

涉外事件

「涉外事件」就是「『涉』及『外』國」的事件的意思。台灣自開港通商後,許多外國船隻、商人等都會行經、抵達台灣。人多,事就多,意外也會多,所以「涉外事件」的發生,也是台灣一次次調整與國際磨合的契機。

羅妹號事件
簡單講,就是美國船隻發生船難,船員在台灣被原住民殺害,於是美國就不開心了,要派人來「處理」。但清政府就雙手一攤,消極作為,所以美國就直接找原住民談,並簽訂約定。
而整起事件的重點在於:一位參與者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他參與整起事件,有對台外交的實務經驗,衍伸出「番地無主論」(否定清政府對原住民民領地管轄權)的觀點。

牡丹社事件
事件發生在1874年,此時日本正在明治維新ing,到底有沒有「維新」成功?脫胎換骨? 牡丹社事件成為一個觀察指標。
日本以琉球船難為由,琉球船員被台灣原住民殺害,日本向清政府討公道。清政府不意外的雙手一攤,表示:「那原住民我管不著阿~」。於是日本借重了李仙得在羅妹號的經驗出兵台灣。此行動是為牡丹社事件。
這場戰爭,日清很快就坐上談辦桌,為戰事畫下句點。 所以,日本得到什麼?
  1. 日本出兵行為被定調為「保民義舉」
  2. 琉球被成為日本領土
  3. 滿滿的自信心 起飛了~

清廷積極治台

牡丹社事件都被鄰國侵門踏戶成這樣了,怎麼能不積極呢?積極的點有兩個:

積極點在:強化對台統治力量
「番地無主論」使得清廷對台統治出現破口,所以如何在宣示清廷在台灣的主權,尤其是「番地」上的主權,將破口補上是清廷的第一要務。這迫切性就如同:
你跟學長在一起了,要趕快對外宣示學長是「我的」男朋友,阻絕任何學妹或學弟想要有機可趁的想法。所以,具體怎麼做?就是在學長的生活中塞滿滿滿你的存在,發IG、發限動、改狀態等等,不斷的宣示:「老娘在這!」
然而,國家如何宣示呢?則是透過滿滿的「制度」與「自己人」掌控地方。制度面就是調整「行政區」像是:
  • 台北府開港後,經濟起飛,人口增加,也升格管理。
  • 恆春縣、台東廳:平時超超偏僻地區,行政管不太到的地方,也納入管理。
自己人方面則,簡單講,就一句話:「移民實邊」於是:
  • 廢渡台禁令:大量漢人得以移入台灣
  • 開山撫番:政府更可以透過漢人的推進掌控到原住民現有領地

積極點在:強化台灣「自主應變」能力
面對明治維新ing的日本,現代化後的軍事侵略,台灣也同樣「現代化」自身與其抗衡,像是:
  • 興建二鯤鯓砲台(新式砲台,今億載金城)
  • 強化各種交通,如輪船、電報等等,利與島內或與中國間的聯繫

建省!又更積極了

清法戰爭
清法之間明明是為了越南而打起來,但台灣是一個很好的補給點、箝制點,法軍也就跑來台灣,試圖佔領台灣這個重要的優越位置。
清廷再度瑟瑟發抖~~~派遣劉銘傳來台協助防禦工作~
最終法軍並未佔領台灣,但此舉使得清廷更加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所以要讓台灣再提升到另一個層次也就是「建省」

建省!洋務!到沒有錢!
  • 建省:1885年建省,1888年正式獨立於福建省建省。
  • 清賦 台灣自己建省,也就代表著沒錢沒辦法向福建省討,所以要想辦法自籌財源。於是劉銘傳展開「清丈田賦」的工作,重新量一下你土地有多大,再看看你要繳多少稅。 然而,清代的量測技術,再加上官員素質,關係到民眾荷包等等因素,這過程並不是令人滿意,發生了抗議事件。而稅賦模式改為「減四留六」(扣掉四成小租戶留著繳稅用、六成留在大租戶當田租)
  • 洋務 就是「現代化」建設!著重「交通」、「軍事」、「教育」面。
  • 省會在台北 原本希望在台中一帶,但錢不夠支撐,所以就設在經濟繁榮的台北,也奠定台北為台灣政經中心的地位

睡前提醒

清領後期的關鍵就是「衝擊與回應」,衝擊越大,反應也就越越大。只要掌握開港通商牡丹社事件清法戰爭的三次對台灣造成的衝擊,以及清廷/台灣相對應的回應,相信將歷史算進去三科月考成績將會超過100分。
睏き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