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朝政府就跟專欄宗旨一樣「能偷懶絕不努力」消極治台,那台灣移民又該怎麼辦呢? 套一句老話:「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入的」移民們如何在他鄉異地來安身立命?又或者被自然淘汰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渡海移民
來台方式:偷渡
清廷「渡台禁令」的影響下,中國沿海人民無法自由前往台灣發展,但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機會,因此偷渡成為他們來台的重要途徑。
不過,台灣海峽(黑水溝)的天險、非法偷渡的風險等都加深中國移民來台的困難度,因此也留下了「六死三留一回頭」的台灣俗諺。
移民主要群體:單身x年輕x男性
因此,有著「青春肉體」與「不怕死精神」的年輕、男性,是移民的主要群體,至於「單身」?可能是真的單身,又或到台灣時才變成「類單身」(在台灣還沒有老婆)都是有可能的。
想想在清代說要「到台灣發展」是一件充滿「未知數」的一件事,大概就像今天有個台灣人跟你說「要去柬埔寨發大財」一樣,誰知道這地方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充滿了機會,同時也充滿了無限危機。
總之,牽掛越少的人到低開發地區一搏的意願是越高,搏得過就投資有成,搏不過就投胎有成。
移墾社會的特色
性別比例不均:男>女
因為渡海來台的移民多為(類)單身x年輕x男性,此同質性高的群體自然會導致一些社會現象出現,像是:
- 與平埔組女性通婚
簡單來說,移民男性年輕、(類)單身在他鄉打拼日子孤單寂寞覺得冷,看看台灣在地原住民女性,自然免不了發生「異文化戀情、婚姻」與原住民女性通婚,相對而言,也就影響到原住民男性尋求自己族裡妹子的機會。
- 結拜風氣盛行
抵台之初,大家都是條魯蛇,不會三兩下就順利娶妻、成家、立業直接晉升人生勝利組。魯蛇們為避免抵台孤立無援直接人生登出,因此歃血為盟、燒香拜神、由天地見證組成擬血緣關係照應彼此是移民間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羅漢腳
其實直接理解成「遊民」會比較方便,難聽一點就是「低端人口」。無家無業無房產無牽無掛,全身上下破破爛爛、遊蕩街頭,惡習惡行等,是移墾社會中沒成功翻身、失敗的一群人。
人文素養淺薄
- 社會領袖:地主、商人為主
移墾社會是一個低度發展的社會,也是一個處處都是機會的社會,「賺錢」的社會風氣濃厚,也影響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高低、講話份量,是否夠格成為社會領袖。然而,「有錢」並不等於「有文化」,像是某直播主X老大就是如此。
- 械鬥民變盛
在政治不彰、社會風氣不佳的狀況下,民眾的問題無法妥善解決,於是就「自己解決」:彼此解決彼此是械鬥,解決政府是民變。
原鄉文化移入
神明信仰
移民在他鄉異地、面對未知的生活與挑戰,神明的力量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穩定社會的作用,是移墾社會很重要的精神支柱。
- 共同信仰
泛指媽祖、王爺、土地公等跨越族群在社會普遍信仰的神祉。
- 原鄉神
指移民將其原鄉、族群的家鄉神明分火到台灣,由特定族群信仰、祭祀。
- 祭祀圈
指「參與祭祀組織、祭祀活動的地方(信徒)區域」用好理解的方式就是那種時常會到廟裡幫忙的、出錢出力辦活動的那一群人/區域。
- 信仰圈
是指「廣義的信仰活動、信眾分布區域」用好理解的方式,像是大甲媽的祭祀圈就是台中大甲一帶,媽祖信仰卻是可以遍布全台(信仰圈)。
- 功利主義導向
台灣人對神明信仰有很強的功利取向,講白話就是「有靈驗,我就信」。
「別人的神明?」「沒關係。靈驗的話。我也拜。」
「這尊神明這麼靈驗,我再求求他其他事情」
於是台灣神明信仰開始出現跨族群信仰、神明功能多元發展。
祖先祭祀
- 唐山祖
開墾初期,同姓結盟以「遙祭唐山(中國)遠祖」凝聚向心力。
- 開台祖
開墾過了數代後,祭祀轉以「來台第一代」作為向心力的凝聚對象。
內地化&在地化
「內地化」是指台灣在移墾的過程越往中國方面靠攏,而「在地化」則是指台灣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特殊性。這兩個過程並不一定相互牴觸,是可以同時發生。
內地化例子:科舉制度
自清廷統治台灣開始,理論上台灣也就納入科舉制度選材範疇之中,但作為一個移墾社會而言,台灣初期教育風氣未興,需等到百年後才出一個開台進士鄭用錫,是台灣從移墾社會過渡到仕紳(穩定)社會的一個里程碑。
在地化例子:開台祖祭祀
「認同」的轉變就是一個在地化的趨勢,是以中國原鄉祖籍認同轉化為台灣在地人認同,祭祀對象以台灣為主而非中國遠祖。
睡前提醒
清領初期的重點在於「移墾社會」這四個關鍵字,移民如何在政府愛裡不搭的他鄉異地生存,最終走向「定居社會」過程。
睏き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