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主化之路(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認為撤廢《六三法》無異於接受當局的內地延長主義政策,有損於臺灣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受其主張影響,運動的方向遂由撤廢《六三法》轉為設置臺灣議會的訴求,主張基於日本立憲政治的精神,應設置臺灣議會,將臺灣總督府的立法權交歸還民眾。

從1921年1月30日第一次向帝國議會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由林獻堂領銜、旅日與在臺民眾178人聯名簽署起,起於1921年,於1934年9月2日決議停止為止,運動共歷時14年,期間提出請願15次。最初的參與者以東京的臺灣留學生為主。至第三次請願運動籌備時,成立了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從而被臺灣總督田健治郎以影響社會治安為由禁止,釀成治警事件。其後,運動得到了日本輿論的支持與臺灣民眾的同情,參與人數邁向高峰。不過在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迫解散後,由於失去支持團體,加上政府的壓制,運動在1934年正式宣布中止。

請願內容

運動參與者在首次請願所提出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中闡明了4項重大意義,包括:臺灣情況特殊,不同於日本國內,有特別立法之必要;日本是立憲國家,臺灣在其統治之下,應享有立憲政治之待遇;臺灣總督同時掌握立法權及行政權,違反憲法精神,應將立法權還給人民;設置臺灣議會,臺灣的特別立法與預算審核,改由臺灣議會進行。

實際上,對於臺灣議會的定位,其地位是隨著請願運動時間的拉長而依次下滑。根據林呈祿在治警事件法庭中的陳述,臺灣議會是獨立於日本帝國議會之外,以臺灣為範圍,掌有立法權和預算權的殖民地特別議會。不過在第2回請願的理由書中卻有所退縮,將施行於臺灣的法律又分為「日本臺灣共通性質之立法事項」和「將實際上帝國議會所不能代辦之有關臺灣特殊事情」,前者的制定樣仍歸給帝國議會,僅後者歸給臺灣議會。

對日本國會議員而言,臺灣議會的權限、選舉方式和稅收分配等等細部規劃均付之闕如,輪廓不夠明確具體。統治當局更直指,若設置和帝國議會擁有同樣權力的議會,即為變更憲法條文中將議會明定為「貴族院與眾議院」的條文,只能由天皇發動,不可由人民請願權提出。面對這種指控,林呈祿和蔡炳耀在1924年的第5次請願中提出一份〈釋明書〉,挑明:

請願人等,並非要求在臺灣設立掌有立法全權之議會,其用意不外要求獲得對臺灣行政費預算之審議權及根據臺灣特別之民情風俗,參與地方性法規之審議權,要之其權限即等於日本國內之地方議會而已。

臺灣議會原為擁有臺灣立法全權的殖民地特別議會,後變為僅限於特別情事立法的議會,最後權限僅等同於日本內地的地方議會而已。

影響

法治觀念的建立

臺灣律師黃靜嘉認為,1920年代初期日本的法典已是繼受西方法治觀念而制定的,而臺灣在日本統治下,法律經1920年代初期的改革,也伴隨著日本內地法的施行而引進了更多的西方民主式法律。

臺灣學者葉永文認為,這種法律雖然被日本化、殖民地化,基本上仍是建基於西方民主精神的法治架構中,臺灣人民在法治觀念的養成過程中也已漸形浸染於民主素質。臺灣的殖民當局在統治過程中也充分體認和遵守「依法行政」的治理模式。余重信也指出,如1923年的治警事件中,地方法院法官即宣判臺灣政治異議分子無罪,已見司法獨立。

1927年的臺灣民眾黨也是在法治保障下成立。葉永文就此論曰,在西方法治觀念的形塑下,不但知識份子對臺灣施行法治政治意念的高漲,一般人民的法治觀念也在知識階層的助播散種下,形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性。

憲政精神的追求

1912年的日本在大正天皇即位後展開護憲運動,天皇不再擁有絕對專制的地位,開始了以憲法成為最高規範位階的大正民主時代。日本雖成為立憲國家,但殖民總督在臺灣的權力違反憲政常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便根據日本欽定憲法所賦予臣民的請願權而來發動。歷年推動議會設置的請願書中都明白指出治臺必須參考世界民主潮流和知曉臺灣民心趨向,所以依據殖民母國的「立憲政治」來對臺灣施行憲政的推展和改造成了最重要也最為迫切的首要任務。

臺灣學者葉永文指出,這種訴求反映出臺灣人民對總督專制的不滿、對憲法有漸次認知和對憲政體制的民主有所欲求,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的三權分立,以及各類自由權的保障等西方憲政體制的架構,還有議會政治和普選等民主的相關模式,皆由臺灣知識份子吸取並轉移到島內。葉永文評判道,這種對憲政體制的期盼就算歷經1930年代後的戰時體制和皇民化運動的改造都無法磨滅,所以當戰後陳儀治臺時發布「訓政」宣告,使臺灣人民對「祖國」想像的寄望落空時,便埋下了日後全臺流血衝突的因子。

地方自治的誕生

臺灣學者陳翠蓮認為,由於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獲得不少日本議員和學者的支持發聲,撥弄了殖民者內部的矛盾。為了牽制請願運動和來自日本帝國議會的壓力,臺灣總督府在1921年6月開始將總督府評議會的重要施政部分,形式上諮詢臺人的意見。1926年,時任日本首相的若槻禮次郎在眾議院表示「臺灣不久應該漸漸要達到自治的狀態」,在統治權力構圖上一度軟化。

1935年,在後起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持續努力下,3月3日日本眾議院通過實施「臺灣地方自治」的經費預算案;日本政府也隨即公佈州、市和街庄制改正案,並於11月22日實施「臺灣地方自治改正案」,半數的州、市、街、庄議員改由民選產生,每4年改選一次,並在1935年舉行第一次市街庄協議會選舉,成為臺灣歷史上第一次選舉。臺灣學者陳翠蓮認為,雖然這樣的地方自治僅有半套,仍是運動推動之功。

雖然當時只有地方選舉,且有財力限制,但同時期的日本與許多西方國家也未必全民皆得以選舉投票,西方國家真正完成全民普選也是二戰以後的事,也因此同時期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已具備民主社會的雛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iam Liou的沙龍
44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William Li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17
早期的陸路探索 中世紀晚期,有一系列的歐洲探險隊曾跨過歐亞大陸前往亞洲,他們是探索時代的先驅者。儘管統一了大半個歐亞大陸,將中國到中亞的商路悉數納入囊中的蒙古正對歐洲覬覦萬分;一部分歐洲人還是利用這個機會前往了東方。隨著歐洲到中亞的商路逐漸為義大利城邦的商人所控制,義大利人成為了前往東方的主要人群
2024/12/17
早期的陸路探索 中世紀晚期,有一系列的歐洲探險隊曾跨過歐亞大陸前往亞洲,他們是探索時代的先驅者。儘管統一了大半個歐亞大陸,將中國到中亞的商路悉數納入囊中的蒙古正對歐洲覬覦萬分;一部分歐洲人還是利用這個機會前往了東方。隨著歐洲到中亞的商路逐漸為義大利城邦的商人所控制,義大利人成為了前往東方的主要人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未經過這些陣痛,就不會有今日臺灣的民主與自由。
Thumbnail
如未經過這些陣痛,就不會有今日臺灣的民主與自由。
Thumbnail
西元 1923 年民族自決的思潮,正影響著尚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你們是與蔣渭水一同進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成員,準備趁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巡視時舉旗請願,但日本警察察覺了你們的意圖,因此實施了預防性羈押,將你們關入拘留所。 幸好,日本警察中也有支持民族自決理念的人,暗中為你們留下了一些逃出的線索
Thumbnail
西元 1923 年民族自決的思潮,正影響著尚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你們是與蔣渭水一同進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成員,準備趁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巡視時舉旗請願,但日本警察察覺了你們的意圖,因此實施了預防性羈押,將你們關入拘留所。 幸好,日本警察中也有支持民族自決理念的人,暗中為你們留下了一些逃出的線索
Thumbnail
台灣在兩個多月的無政府狀態,居然出現未曾有的桃花源境。不過,一切在「光復」後巨變。
Thumbnail
台灣在兩個多月的無政府狀態,居然出現未曾有的桃花源境。不過,一切在「光復」後巨變。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本書從歷史的縱軸,討論了從一九四五年至二零零零年臺灣獨立的運動歷史,其中包含了臺灣獨立的思考、戰後臺灣獨立運動、海外臺灣獨立運動、整合與轉型這些方式下去對「臺灣獨立」做出了精細的分析
Thumbnail
本書從歷史的縱軸,討論了從一九四五年至二零零零年臺灣獨立的運動歷史,其中包含了臺灣獨立的思考、戰後臺灣獨立運動、海外臺灣獨立運動、整合與轉型這些方式下去對「臺灣獨立」做出了精細的分析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本研究比較韓國與臺灣民主化運動的歷程,從人民對威權政府的抗議、政府的鎮壓過程,以及轉型正義的興起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韓國透過制定特別法對加害者進行清算,以懲治與補償的方式實踐轉型正義;而臺灣則採取賠償被害者而不追究加害者的方式。兩國須思量如何實踐轉型正義,並減緩過程中所帶來的傷害。
Thumbnail
本研究比較韓國與臺灣民主化運動的歷程,從人民對威權政府的抗議、政府的鎮壓過程,以及轉型正義的興起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韓國透過制定特別法對加害者進行清算,以懲治與補償的方式實踐轉型正義;而臺灣則採取賠償被害者而不追究加害者的方式。兩國須思量如何實踐轉型正義,並減緩過程中所帶來的傷害。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Thumbnail
2004/2/19 蘇聯總統戈巴契夫面臨雷根「星戰計畫」的威脅,大概不懂用公投深化民主,反而與虎謀皮,商議「和平架構」,終於一敗塗地。政府何不揭示「要建軍、反綏靖」的「○+X」公投建議,民主與國防一兼二顧,豈不大快人心?
Thumbnail
2004/2/19 蘇聯總統戈巴契夫面臨雷根「星戰計畫」的威脅,大概不懂用公投深化民主,反而與虎謀皮,商議「和平架構」,終於一敗塗地。政府何不揭示「要建軍、反綏靖」的「○+X」公投建議,民主與國防一兼二顧,豈不大快人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