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聽發言再決定 Listen before you decide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美國聯準會最新一次的利率決定即將登場,過去這星期儘管許多家企業財報不如預期,拖累大盤指數,不過看得出來走勢相對樂觀,風險偏好胃口提升不少,債券價格終於止跌回升,長債ETF終結連續8個星期收跌的困境。
在諸位投票各委員不能公開談論的期間,諸葛呆特別關注聯準會傳聲筒Nick Timiraos,如同大家熟知聯準會FED善用「市場預期心理」管理波動與傳遞政策訊息,透過Nick的發文可抓緊風向,例如下面這則推文瞬間扭轉市場的悲觀情緒。

2碼 VS. 3碼差很大

情緒的扭轉在於給了市場新的希望,【12月聯準會很可能放慢升息的腳步,終端利率將不會超過5%。
市場行情總是會不斷消化接收到的訊息數據,當悲觀情緒滿出來時,只要沒那麼糟的線索都足以讓全體參與者提振信心,像是Pivot的可能、像是CPI數據不是最糟,在標準一次又一次降低的背後,又給了自己一次樂觀的理由。

「即使利率維持在5%,直到2023年結束,對市場都會是個可接受的事實,一方面是這樣的利率水準已經逐漸被適應,另一方面則是代表2023年沒有太多次的升息。」

貨幣政策 VS. 通膨

今年以來美國升息5次,共300基點(bp),也就是3%,但9月CPI和3月的相比不但僅僅少了0.3%,緊縮的貨幣政策對於實際通膨壓抑未見全效。
聯準會更重視的一環、上週公佈的PCE數據,即便沒有惡化,同樣是沒有退燒的狀況。
聯準會本質上希望「在經濟不衰退的前提,來抑制通膨」,只是數據太好(例如人事成本、薪資還上升!),很難有理由暫緩升息,這就是為什麼每次就業數據太好,市場反而大失所望。
對了,近期雖然美國釋出大量戰略石油儲備(SPR),油價默默地爬升到每桶90美元的水準,對於通膨下滑是個大阻力。

變數依舊存在

事實上美國勞工部在10/28有公佈一項值得留意數據— 雇用成本指標 (ECI, Employment Cost Index) ,較前季上揚1.2%,還是在高檔區。

多空紅綠燈

英鎊慶祝行情暫時告段落,歐央行ECB看似升息卻沒有其他緊縮計畫,歐元再次電梯向下,美元看回不回。
做個簡單結論,如同Nick稍早的發文,諸葛呆認為11月升息3碼無懸念,關鍵在對於12月升息態度。
任何偏向12月升息2碼的蛛絲馬跡,都在透露FED內部意見分歧,經濟成長優先性超車通膨,3碼(今年11月)+2碼(今年12月)+1碼(明年1月)+1碼(明年3月)的生息組合很可能是美國政府與聯準會的最適解。
換句話說,最適解以外的各種排列組合,將帶給市場更多意外(或驚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各種總體經濟分析、外匯觀察,讓我們一起來「外匯報一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