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普通話與國語

    「普通話」,如果不是用作指定的語言名稱,而只是表示普遍通用的語言的話;那麼,普通話自春秋時代就已出現了。不過,那個時候的普通話,則通稱為「雅言」,而不是現今的普通話。
    《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孔子每當頌讀詩書、舉行典禮的時候,就一定用雅言,以正其音,以隆重其事。
    所謂「雅言」,是相對於地方的通俗語言。由於侯國眾多,各有各的方言,在外交商旅的往還,自然就需要一種普遍通用而又有代表性的共通語言,於是就以宗周鎬京(陝西長安縣西)的音作標準。這就是古時的普通話。
    到戰國時代,小國被吞併,而大國的疆域廣了,如齊、楚、秦、韓、趙、魏,都各自建立一個文化中心,於是又出現「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所以孟子曾批評哪些不使用雅言的,他說:「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不過,其時諸子著書,大體皆用雅言。
    到了秦漢時期,國家一統,語文就自然要統一,其時還沿用歷代相傳下來的雅言,所以秦漢人撰書行文,大致還承用周代的雅言。漢朝的揚雄,寫了一部書叫「方言」,裡面提到「通語」,這就是漢代的普通話。
    魏以後開始出現韻書,特別在隋朝的陸法言撰寫《切韻》,其後唐朝的韻書,大抵皆據《切韻》為藍本。到宋朝時候,陳彭年等更集隋唐韻書之大成,作《廣韻》。從宋以後,經元、明、清一千多年裡面,文人寫作詩詞,以及官方的語文,一律以《廣韻》為準(這裡的「廣」是指廣泛彙編的意思)。故此,在中原一帶,無論經歷民族遷徙,外語混雜,但在讀書音,始終大致相近。
    由於歷代的中原人南移,特別是從河南遷徙到福建和廣東,無形中把中原音帶到閩粵東南一帶,故而保留了大量唐宋時期的中原音。故此,在唐宋的詩詞和民間小說,仍不難發現有些用詞,與現今閩語、客家語和粵語相同。
    到蒙古人入主中原,自然是以蒙古話作為官方語言,不過他們也得懂大都話(即燕京話),而且他們喜歡聽當地的戲曲(元曲),故此,燕京話在民間,仍然廣泛使用。由於燕京話(後稱北平話)本身缺入聲,所以當時的戲曲家周德清,就為編戲度曲的人編了一本韻書,叫做《中原音韻》。自此北平話,基本上就依據這本《中原音韻》。當然,語音的變遷與混雜,是會因時因族因地而略有不同,這都是自然的發展,對語音的定位,毋須一刀切,說那是蒙古話、那是鮮卑語。
    到了清朝時,初時當然以滿州話為官方語言,但到康熙時,滿漢通婚,北平話仍然沿用。到雍正時,更下令全國各省,特別是福建與廣東兩省,一律以北平話為官方語言。清代著名的文學作品,《紅樓夢》與《兒女英雄傳》都是以北平話來寫的。
    到了民國初年,教育部擬訂國音的標準,由當時全國代表逐個字音表決。再過十年後,始正式以北平讀書音為國語的基準,一直到民國二十一年,教育部始正式公布「國音常用字彙」,這就是中華民國的國語。中共奪得政權後,則避稱國語,而改稱為普通話;但此普通話就不同彼普通話了。
    以上是中華民國國語的演進。
    (寫於2022年6月11日。部分內容參考自鍾露昇著國語語音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