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隧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穿隧效應
之前由大俠介紹的好書『用心於不交易』中的專有名詞 , 這本書我之前趁特價時也買了幾本 , 有些送給我朋友 , 最近一個好朋友跟我說 , 他說這四個字是重點 , 他研究了好久
我想了一下 , 應該是不難理解 , 但很少人做到吧 , 我想他應該是在研究要怎麼讓自己做到 , 所以才看了很久
我想真的能克服穿隧效應的人 , 不會只有在存股成功而已 , 相信在其他領域也會小有所成 .
最近聽到專家說散戶繼續接喜愛的金融股或ETF , 絲毫沒有停下來 , 這其實是好事 , 螞蟻雄兵繼續買 , 這散戶知道 , 控盤的市場大戶也會知道

市場會用更大的震盪震出你手上的籌碼 , 如果真的震不出來 , 市場也可以用拖延戰術去消磨你的耐心跟意志力 , 一年不賣 ? 那我就拖兩年 , 三年 , 總是會有毅力不足的籌碼會出現 .

國安基金我們散戶看很大 , 但由擁有龐大資金的外資來看 , 國安基金搞不好就是散戶 , 就是那種比較會安慰散戶信心的散戶 .
廣義來說 , 你我跟國安基金在此時此刻都是散戶 , 都要面對穿隧效應 , 但國安基金比我們優秀的多
戰爭問題我們不必管 , 因為我們根本無法控制 , 今天就算你不生活在台灣 , 還是會有人去擔心外星人來拜訪或者發生核戰 , 要擔心這種事情 , 永遠不怕找不到理由 !

金錢跑去渡假了 , 但遲早會回家 , 國家不會因為錢跑去渡假就失去競爭力 .

今天看到鴻海的郭董從新車亮相 , 就知道台灣這個資本市場還是很有魅力的 , 只有失去競爭力的市場 , 才會擔心錢不會回來.
書中提到 , 台灣的魅力就是『代工代到無可取代』 , 除非我們都失去了競爭力 , 不然有時都要想想 , 如果資金再度重返亞洲 , 不選擇台灣 ? 那捨我其誰 ?
2022.10.18 文章同步發表於KINKO KINKO 合庫金
avatar-img
2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ictor L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薪水 , 是定期定額的標配 左側交易的來臨 , 有時侯可能會讓我們不小心多買或者是少買 , 這其實很正常, 我們畢竟不是機器人 , 所以才需要紀律來輔助 。
長期投資人為何都認為股市一定都持續向上 ? 不管你翻開美股還是台股的紀錄 , 只要時間一拉長 , 指數不斷創新高可能就是一個緩慢且持續的過程 , 腳步從不停止 .
先恭喜合庫金存股團的團員兩件事 如果是剛剛了解存股概念 , 讀了幾本存股書 , 喵了幾眼存股文章跟影片 , 但始終都還未進場者 . 那現在就是你測試自己適不適合存股的最佳時機 !
兩年前版主有參觀過類似的展 , 但名稱好像不太一樣 , 我記得叫『金融博覽會』, 那時雖然疫情不嚴重 , 但我記得能看的東西不多 , 這次內容跟人潮比較多一點 , 整個展會的重點在於『金融科技』, 所以你也不用擔心會被推銷甚麼商品 , 有經過信義區就輕鬆逛就好
薪水 , 是定期定額的標配 左側交易的來臨 , 有時侯可能會讓我們不小心多買或者是少買 , 這其實很正常, 我們畢竟不是機器人 , 所以才需要紀律來輔助 。
長期投資人為何都認為股市一定都持續向上 ? 不管你翻開美股還是台股的紀錄 , 只要時間一拉長 , 指數不斷創新高可能就是一個緩慢且持續的過程 , 腳步從不停止 .
先恭喜合庫金存股團的團員兩件事 如果是剛剛了解存股概念 , 讀了幾本存股書 , 喵了幾眼存股文章跟影片 , 但始終都還未進場者 . 那現在就是你測試自己適不適合存股的最佳時機 !
兩年前版主有參觀過類似的展 , 但名稱好像不太一樣 , 我記得叫『金融博覽會』, 那時雖然疫情不嚴重 , 但我記得能看的東西不多 , 這次內容跟人潮比較多一點 , 整個展會的重點在於『金融科技』, 所以你也不用擔心會被推銷甚麼商品 , 有經過信義區就輕鬆逛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彼得林區:「把別人的投資收穫看成是自己的損失,這種心態只會讓你發瘋」~理盲經常源於數盲……
Thumbnail
開立專欄至今也快滿兩年了,先感謝各位的支持與指教,成立專欄的初衷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挑戰外匯市場,畢竟一個人也許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久。 交易的世界是孤獨的,每一個決定,不管是賺錢、賠錢都得自己面對,當然有潮起也會有潮落,不太可能有人永遠順風,不過至少在逆風的時候,身邊有一群志同道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長期經營我的選擇權與期貨的教學,這個交易工具非常少人知道,就算有人在玩股票也看不懂我們這批少數人到底在玩什麼東西。以下是我的專欄截圖。這邊沒有要玩,但是還有少數交易者願意加入與挑戰,這就是我的利基市場。目前我正在做出全面性的轉彎。有些人有跟上,有些人猶豫中,有些人可能要等壓線,不過都是隨緣啦。讀者
Thumbnail
台股的潛在危機來自台灣散戶夜郎自大,還有ETF潛在雪崩風險 台股投資人都聽過「螞蟻搬大象」說法,就是當股市陷入過熱狀態時候,散戶資金如螞蟻雄兵,甚至連外資都軋,目前台股這種「台灣錢淹腳目」狀況維持很久了。 投信很勇敢?~當然,因為死道友不死貧道,都是你「存股」的錢~晚點讓你看「投資網紅」天大笑話
Thumbnail
4/28經濟日報專家批評台灣投資人大買債券ETF,居然是為了資本利得,看了不以為然,所有投資原則都有彈性,不看目前的暴力升息造成的畸形,而一昧的只是遵從人盡皆知的原則,來批評投資人的不夠專業,當時的國泰美債20年正2的收盤是7.6,過了近2個月,目前國泰美債20年正2的收盤是8.95,目前的資本利得
我看了經濟日報的評論,有點不以為然,"專家"?不過是"掉書袋的書呆子"。 台灣投資人習慣特殊?!還是台灣投資人更聰明,從趨勢掌握到了"機會"? 是台灣投資人,腦筋比較轉得快?投機可以變成投資?如果長期利率趨勢要向下,債券ETF接近歷史低點,價格低到不能再低,最後只有往上升,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
這篇我會把我所認為的動能交易跟你說,我認為,所為的動能,不過就是聰明錢的流向,你可以視為跟籌碼面一樣,只是散戶能用的籌碼面工具不多,也不準,因為一般能用到的籌碼追蹤,只有證交所公佈的盤後三大法人買賣金額而已,沒有辦法考慮到這些法人是否有用期權、權證等商品去做方向的避險,比如說,大戶(包含三大法人)看
台灣實在太少人在做這個門派,而且基本上都是很低調的高手在做,所以你很少會有機會聽到這個名詞,但大多數的做動能交易的人都會跟你分享一本書叫做超級績效,還有海龜交易,為什麼呢,因為超級績效的作者本身就是用動能交易在做投機交易為主,而且在美股過去20年到現在,每年的績效還是非常可怕的往上成長。 目前
Thumbnail
開盤直接向下跳空且成交口數有7700,九點開盤成交口數也不小8600口,開盤就直接賣壓湧現,盤勢也順勢快速往下殺,約9:15最低點17321,從60分K和30分K都出現了技術性支撐,也就是盤中有出現大量的支撐,盤勢也沒有順勢往下殺,當然操作上就不會去追空操作囉。今天因為多空量能是空方,不會觸發訊號。
Thumbnail
最近3年,ETF是台灣股市投資的顯學,許多過去不敢買股票的人,都開始願意買ETF。雖然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為主,但台灣的投資人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近幾年也不斷的有新的高股息ETF推出。 相繼推出的高股息ETF都有著不同的選股邏輯,每檔新推出的ETF都會考量投資人的需求與喜好,編制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彼得林區:「把別人的投資收穫看成是自己的損失,這種心態只會讓你發瘋」~理盲經常源於數盲……
Thumbnail
開立專欄至今也快滿兩年了,先感謝各位的支持與指教,成立專欄的初衷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挑戰外匯市場,畢竟一個人也許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久。 交易的世界是孤獨的,每一個決定,不管是賺錢、賠錢都得自己面對,當然有潮起也會有潮落,不太可能有人永遠順風,不過至少在逆風的時候,身邊有一群志同道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長期經營我的選擇權與期貨的教學,這個交易工具非常少人知道,就算有人在玩股票也看不懂我們這批少數人到底在玩什麼東西。以下是我的專欄截圖。這邊沒有要玩,但是還有少數交易者願意加入與挑戰,這就是我的利基市場。目前我正在做出全面性的轉彎。有些人有跟上,有些人猶豫中,有些人可能要等壓線,不過都是隨緣啦。讀者
Thumbnail
台股的潛在危機來自台灣散戶夜郎自大,還有ETF潛在雪崩風險 台股投資人都聽過「螞蟻搬大象」說法,就是當股市陷入過熱狀態時候,散戶資金如螞蟻雄兵,甚至連外資都軋,目前台股這種「台灣錢淹腳目」狀況維持很久了。 投信很勇敢?~當然,因為死道友不死貧道,都是你「存股」的錢~晚點讓你看「投資網紅」天大笑話
Thumbnail
4/28經濟日報專家批評台灣投資人大買債券ETF,居然是為了資本利得,看了不以為然,所有投資原則都有彈性,不看目前的暴力升息造成的畸形,而一昧的只是遵從人盡皆知的原則,來批評投資人的不夠專業,當時的國泰美債20年正2的收盤是7.6,過了近2個月,目前國泰美債20年正2的收盤是8.95,目前的資本利得
我看了經濟日報的評論,有點不以為然,"專家"?不過是"掉書袋的書呆子"。 台灣投資人習慣特殊?!還是台灣投資人更聰明,從趨勢掌握到了"機會"? 是台灣投資人,腦筋比較轉得快?投機可以變成投資?如果長期利率趨勢要向下,債券ETF接近歷史低點,價格低到不能再低,最後只有往上升,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
這篇我會把我所認為的動能交易跟你說,我認為,所為的動能,不過就是聰明錢的流向,你可以視為跟籌碼面一樣,只是散戶能用的籌碼面工具不多,也不準,因為一般能用到的籌碼追蹤,只有證交所公佈的盤後三大法人買賣金額而已,沒有辦法考慮到這些法人是否有用期權、權證等商品去做方向的避險,比如說,大戶(包含三大法人)看
台灣實在太少人在做這個門派,而且基本上都是很低調的高手在做,所以你很少會有機會聽到這個名詞,但大多數的做動能交易的人都會跟你分享一本書叫做超級績效,還有海龜交易,為什麼呢,因為超級績效的作者本身就是用動能交易在做投機交易為主,而且在美股過去20年到現在,每年的績效還是非常可怕的往上成長。 目前
Thumbnail
開盤直接向下跳空且成交口數有7700,九點開盤成交口數也不小8600口,開盤就直接賣壓湧現,盤勢也順勢快速往下殺,約9:15最低點17321,從60分K和30分K都出現了技術性支撐,也就是盤中有出現大量的支撐,盤勢也沒有順勢往下殺,當然操作上就不會去追空操作囉。今天因為多空量能是空方,不會觸發訊號。
Thumbnail
最近3年,ETF是台灣股市投資的顯學,許多過去不敢買股票的人,都開始願意買ETF。雖然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為主,但台灣的投資人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近幾年也不斷的有新的高股息ETF推出。 相繼推出的高股息ETF都有著不同的選股邏輯,每檔新推出的ETF都會考量投資人的需求與喜好,編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