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羅馬數字的使用,在卡地亞的手錶上已經變成標誌性的設計。從 Tank 和 Santos 兩個百年前流傳至今系列來看,在方形的面盤中的羅馬時標佈局平衡且雋永。
衍伸構想
那中文的時標呢?查找各類時標資訊的過程,突然閃過這樣的念頭。但仔細想想中文字體方正,在本就侷促的面盤空間,實在很難想像有什麼樣好的呈現方式。就像下圖的兩款手錶,分別是 Seiko 集團的 ALBA 和神隱少女聯名錶款、以及浅岡 肇(Hajime Asaoka)在 Kurono Tokyo 推出的GRAND HAGANE : ‘鋼’。姑且先不論 IP 元素或是面盤精細工藝的展現,單就時標一整圈厚重的中文字,總感覺少了點呼吸空間或留白的想像。
但芸芸錶海中我卻找到兩個有趣的中文時標設計,首先是台灣本土品牌 22 Design Studio 先前和道路體合作的手錶。22 一直是富有設計能量的台灣品牌,水泥錶與立體空間的面盤設計相信許多台灣錶友都有印象。下方這款手錶是和「臺灣道路體」字型集資專案合作的聯名款,面盤上的字體就是啟發自台灣馬路獨一無二的窄款中文字體。搭配盤面孔洞像是柏油路的設計十分有趣。或許是擺脫方方正正的中問字比例,總覺得比前面的時錶順眼許多。
下面這款 NOMOS 和 THE HOUR GLASS 在新加波推出的限定款,是我認為最驚艷的中文字體應用。這隻錶乍看之下很難說出他是中文時標,因為 NOMOS 印上的是甲骨文的數字,但也正因為選擇甲骨文,才讓濃濃的包浩斯風格和中文字巧妙融合。雖然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甲骨文時標(F.P. Journe 也曾經推過)但卻是我找到最優雅的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