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五個常見的寵物刷牙迷思,你還在這樣幫狗狗貓咪刷牙嗎?

"為什麼明明每天刷牙,我家狗狗的牙齒還是黃黃的?"
"為什麼用各式各樣的潔牙產品,它還是嘴巴不舒服?"
先別急,
其實刷牙沒有想的那麼困難,
如果沒有效果,
很可能是因為以下幾個問題必須先釐清。
刷牙就跟吃飯一樣重要!
刷牙就跟吃飯一樣重要!

用指套、紗布清潔牙齒表面就是刷牙

刷牙若沒有刷在對的位置還是會引起牙周病。
所謂對的位置,指的是牙齒與牙齦之間的交界,又稱作牙齦溝,它是牙菌斑最喜歡躲藏的地方,而之所以會有牙周病就是因為牙菌斑內的細菌在該處積累,釋放毒素與刺激發炎而導致。因此,若單單只清潔牙齒表面而忽略牙齦溝的位置,事實上等於沒有清到重點,乍看之下好像很乾淨、口臭改善,但長期下動物依舊會有口腔問題。針對交界處的清理,建議以圓頭牙刷或單束毛的牙刷更能仔細清潔。
黃色線就是牙齦溝的位置,這裡是牙菌斑的基地,也是牙周病的起始。

刷牙可以去除牙結石,解決牙周病

並不能。
已經形成的牙結石與牙齒間的附著性是相當強的,他就像是一顆大石頭,很難藉由刷牙清除掉絕大部分的結石,只有少部分動物在外力影響下(例如撞到、啃咬到、刮、摳)可能造成牙結石部分脫落,但牙結石的清理最終仍需要靠超音波洗牙機震碎,搭配專業用牙科刮刀才能清除乾淨
注意! 通常已經產生牙結石程度的口腔屬於牙周病的範疇他可能伴隨刷牙時流血、牙齦發炎、牙齒搖晃、齒根分叉暴露、牙齦退縮等問題,需要的是牙周檢查與治療,而不是立即刷牙。
在沒有解決牙周病下進行刷牙,就好比在發炎的地方上一直來回磨擦,造成動物的疼痛與不適,也會更加排斥刷牙,更排斥被觸碰嘴巴。
像這種已經在搖晃的牙齒、牙齦嚴重萎縮,需要的是牙周治療而不是一直刷牙。

刷牙一定得配合牙膏才乾淨

並不是。
還是一樣回歸到刷牙的本質,沒有用牙刷清潔牙齦溝等於沒有刷乾淨
牙菌斑就是會繼續累積,細菌就是會繼續造成口腔發炎。
事實上牙齦溝的清潔不需要牙膏也能做到,只需要把牙刷沾清水去刷就好了。而牙膏或任何潔牙產品都只是輔助品,裡面可能含有減少口腔味道、局部消炎等成分,增添寵物刷牙的樂趣,但他不是必需品,也不是萬能的。
最後,最常在門診遇到的情況反而是這樣的:
飼主買了牙膏並塗抹在牙齒上,結果因為塗太多牙膏全部被狗狗吃掉,還沒開始作用就已經被吃進去肚子裡了,另類的零食。

牙結石是導致牙周病的原因

牙菌斑,才是導致牙周病的兇手。
牙結石是無辜的。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牙菌斑。
牙菌斑是由口腔內的唾液、細菌、食物殘渣等混合的綜合體,它會因為細菌所引起的發炎與釋放有毒物質,造成牙周病
而牙結石,它是已鈣化的牙菌斑,口腔內死去的細菌與蛋白質殘骸,裡面的成分主要以磷酸鈣、碳酸鈣和磷酸鎂為主。牙結石提供一個大平台讓牙菌斑更容易附著,並且持續累積,最後又鈣化形成更厚的牙結石,並刺激牙齦造成萎縮。
所以刷牙主要是為了把牙菌斑移除,並不是聚焦在牙結石上。
只是把牙結石摳掉,讓牙齒看起來好像白白的(俗成無麻醉洗牙)沒有任何的牙周改善效果;相反的,牙齒看起來白白的也不一定就是健康的牙齒,是不是健康的牙齒還是得依靠齒科X光與牙周檢查才能判定。
這麼大片的結石造成牙齦的刺激並萎縮,刷牙是刷不掉的。這已經是生病的口腔了。

有刷牙就可以不用再洗牙

No,no,no.
刷牙跟洗牙是兩件事。
即便在人,我們每天刷牙,還是得定期洗牙。
這是因為只有洗牙能把牙齦底下那些牙刷無法觸及的牙菌斑與結石清除,而刷牙只是把牙齦上的牙菌斑清潔乾淨而已,因此它不能取代洗牙。
我們來看看這顆牙齒。
這是一顆狗牙齒。
紅色線以上是刷牙可以觸及的地方,紅色線以下就是牙齦下範圍;
可以發現即便上面看起來清得很乾淨,但牙齒底部,牙根部仍隱藏了許多硬硬、黑黑的結石,更不用說累積了多少的牙菌斑了。
所以再重申一次,
刷牙是基本,但還是要洗牙,也從來沒有使用牙膏或潔牙凝膠就再也不用洗牙的情形
洗牙就會長這樣,深入牙齦下位置進行清潔,再搭配牙科刮刀輔助。會看到牙齦流血是正常的,表示那裏其實已經在發炎了。
門診中看到很多已經是嚴重牙周病的動物,
長期在神農百草般試用各類牙膏但仍無法改善,
不僅浪費金錢,
同時也延誤了病情,
身體健康也大不如從前。
年紀大麻醉風險當然是高的,
但有沒有想過在問題初期時就醫,
或許當下動物的體況是穩定並允許進行麻醉檢查與治療?
換個角度想,
人類需要進行手術的也是以中老年人居多,
在動物也是相同的道理。
以上幾點都是在門診時最常遇到的錯誤觀念,
希望能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各位毛小孩爸爸媽媽,
能夠建立正確的口腔衛生知識並分享給更多飼主朋友,
從小建立起良好的刷牙習慣,
當然如果已經是像剛剛圖片中那些嚴重的口腔外觀,
別再刷牙了,
先進行門診吧!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