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藝人與虛擬藝人之競合(Chinese)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隨著虛擬藝人(以下以VTuber代稱)大舉進入社群媒體,在日本北美與大陸奪走投資圈及產業界的諸多目光,真人藝人的機會或發展有隨之流失或逐步被邊緣化嗎?
如果真人藝人不做出任何改變的話,針對上述問題就只能得到肯定的答案,而且此一過程或者正在加速行進當中。雖然我們也看到有些老牌藝人也正在將自身的形象資產數位資產化當中,但都只能是視為個案,無關大局。
所謂數位資產化, aka production friendly, 並不是如前一陣子盛行的發張頭像NFT,即號稱為接入元宇宙之類夸談,而是作為數位演出的資產運用之一部分,有點像是創造了另一個獨立運作的分身,亦或是像小孩長大了,得讓他/她展翅飛一飛,外出闖一闖。但一般藝人或所屬的經紀公司通常習慣性的希望全權管理此一形象資產,並不接受或盡力促成使其數位資產化後獨立運作的概念。
實際上真人藝人數位資產化後,經由全新的虛擬製作流程,會對應用面上得到極大的突破。簡單的像是真人藝人本身無法排出時間空檔時,他/她仍可經由虛擬製作的協作進行一些非主要鏡頭的拍攝,整個在製作流程的排上會得到更大的靈活度。主要鏡頭的拍攝也可能透過事先培訓,專屬的替身演員做演出動態,仍可在大螢幕上讓觀眾看到孰悉的真人演員之精彩演出,這是專指3D的方式的數位資產化。誠然影像變臉類的技術或者終會有一席之地,但必定得是在到更好的管理機制,真正尊重智慧產權之後的事了。
得到了上述的突破後,真人藝人便找到了與VTuber競合的道路,不再受限於時空,只是這樣的突破還有待業內從業人員的思想上能放得開來,接受新的遊戲方式,但通常這是最難與曠日廢時的一段。
陳封平/Christopher Chen
理事長/台灣虛擬網紅協會
https://www.taiwanvtuber.org/
創會理事/日本亞洲虛擬人協會
https://www.avha.or.jp/#member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VTuber, 虛擬人跟虛擬製作的相關議題還需要業界跟學界持續耕耘,此專題為收攏個人過去相關文章而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這個生活被數位虛擬世界環繞的時代,大眾對虛擬人的認知從僅僅是動畫角色變成了現實中的日常。 成為生活、工作和娛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次發表會將聚焦於 - 『虛擬人』的各種創建方式及整體感大升級的創作體驗。以及在各產業中的全方位多元應用。
Thumbnail
近年,藉由「動態捕捉技術」,VTuber透過「V皮」與粉絲交流,在YouTube直播上,唱歌、玩遊戲、雜談等,展現十八般武藝,帶給粉絲快樂與陪伴。2016年,日本推出首位Vtuber「絆愛,自此開啟Vtuber產業發展。此篇,則從粉絲視角出發,一窺近年VTuber颳起的旋風。
Thumbnail
本文探討Vtuber於數位內容產業中的快速發展及其法律挑戰,包括著作權、勞動法、隱私權、商標與消費者保護。隨著Vtuber的商業模式不斷進化,法律問題日益複雜。本文建議Vtuber公司應明確劃分與中之人及其他創作者的權利與義務,制定良好的契約以避免未來法律糾紛。
當人工智慧生成的文字、圖片與影像引爆全球,有一個產業正因此躍入大眾視野,那就是「生成式藝術」產業。 什麼是生成式藝術?一種是使用者透過商業化介面,輸入畫面描述關鍵字後所生成的圖片;另一種是創作者透過自身編碼能力,或啟發自開源式(Open Source)編碼,加入自我創意後所產出的藝術品。
Thumbnail
目前 VTuber 的表演形式存在限制,譬如 YouTuber 經常做的「吃播」,對於 VTuber 來說就難以實現,將食物 3D 建模所花費的金錢過於高昂,而且效果也不見得能勾起觀眾食慾;權衡之下,好像只能鏡頭對食物拍攝。
Thumbnail
《台北國際數位廣告節》(TIDAF)第二場演講,由三立集團創造智能科技的總監吳榮彬(Abin Wu)分享,根據調查,近年來全球的虛擬人市場以年增長率44.7%肉眼可見的增長,在未來具有可觀的收益,也幾乎全產業滲透
Thumbnail
曾數次來TIDAF分享的許朝欽,是打造台灣第一位虛擬網紅「虎妮」的幕後重要推手。他現在任職於日本ubitus的Al資深商務關發經理,帶來講目為「AI虛擬角色:新時代偶像革命」。
而「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 則是在擁有技能後,不斷精益求精,進一步發展出的「技藝 Art」。 而AI 如何充實 (Enrich),擴展 (Expand),強化 (Amplify) 技能發展 (Skill Development)呢?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Thumbnail
在這個生活被數位虛擬世界環繞的時代,大眾對虛擬人的認知從僅僅是動畫角色變成了現實中的日常。 成為生活、工作和娛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次發表會將聚焦於 - 『虛擬人』的各種創建方式及整體感大升級的創作體驗。以及在各產業中的全方位多元應用。
Thumbnail
近年,藉由「動態捕捉技術」,VTuber透過「V皮」與粉絲交流,在YouTube直播上,唱歌、玩遊戲、雜談等,展現十八般武藝,帶給粉絲快樂與陪伴。2016年,日本推出首位Vtuber「絆愛,自此開啟Vtuber產業發展。此篇,則從粉絲視角出發,一窺近年VTuber颳起的旋風。
Thumbnail
本文探討Vtuber於數位內容產業中的快速發展及其法律挑戰,包括著作權、勞動法、隱私權、商標與消費者保護。隨著Vtuber的商業模式不斷進化,法律問題日益複雜。本文建議Vtuber公司應明確劃分與中之人及其他創作者的權利與義務,制定良好的契約以避免未來法律糾紛。
當人工智慧生成的文字、圖片與影像引爆全球,有一個產業正因此躍入大眾視野,那就是「生成式藝術」產業。 什麼是生成式藝術?一種是使用者透過商業化介面,輸入畫面描述關鍵字後所生成的圖片;另一種是創作者透過自身編碼能力,或啟發自開源式(Open Source)編碼,加入自我創意後所產出的藝術品。
Thumbnail
目前 VTuber 的表演形式存在限制,譬如 YouTuber 經常做的「吃播」,對於 VTuber 來說就難以實現,將食物 3D 建模所花費的金錢過於高昂,而且效果也不見得能勾起觀眾食慾;權衡之下,好像只能鏡頭對食物拍攝。
Thumbnail
《台北國際數位廣告節》(TIDAF)第二場演講,由三立集團創造智能科技的總監吳榮彬(Abin Wu)分享,根據調查,近年來全球的虛擬人市場以年增長率44.7%肉眼可見的增長,在未來具有可觀的收益,也幾乎全產業滲透
Thumbnail
曾數次來TIDAF分享的許朝欽,是打造台灣第一位虛擬網紅「虎妮」的幕後重要推手。他現在任職於日本ubitus的Al資深商務關發經理,帶來講目為「AI虛擬角色:新時代偶像革命」。
而「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 則是在擁有技能後,不斷精益求精,進一步發展出的「技藝 Art」。 而AI 如何充實 (Enrich),擴展 (Expand),強化 (Amplify) 技能發展 (Skill Development)呢?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