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娃紀錄--負能量別來

育娃紀錄--負能量別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到底什麼是負能量呢

負能量到底會對人 有何影響呢???

依蘿最近對這個很有感觸

家裡幾乎都是敏感體質,但每個人能力不一

所以對於家中小娃特別保護

依蘿除了每天去看小娃之外,每場的遠距療癒一定有小娃

此外娃爸更是設下結界(距離我家12條街以內都沒有事)

某天娃媽帶著小娃去逛街,一不小心走出了保護圈

那天小娃回家後,依蘿就覺小娃的眼神怪怪的,但是日常生活沒多大改變

除了很容易跌倒、碰撞家具之外還是食慾很好、活動力不怎麼受影響

所以依蘿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直到某天晚上,小娃一直指外面並且比出怕怕的手勢

依蘿才警覺 小娃真的有狀況

立刻打給全開好友後通話後,開啟靈視力查看小娃全身

平常依蘿顧小娃都注意小娃的肉體反應居多,很少會用靈視力看小娃

依蘿真的沒有看到有一條很細很細很細跟小娃頭髮一樣的黑線黏在小娃背後

後來直接動手用摸的,真的摸到一條黑線,用力一扯,扯下後

發現此條黑線”除了很黏稠、還有很噁臭的味道”,洗了三次手才洗掉怪味

之後依蘿特製”能量+驅魔+安神+健康”水讓小娃喝下後,娃媽也說小娃的眼神正常許多,但清除掉負能量後,小娃也感冒了,目前正在休養中,但至少也沒有奇怪的動作出現了。

依蘿回想起 小娃被負能量連接時的狀況

1. 眼神沒有以往的清澈狀

2. 行動力也沒有以往的敏捷,很容易跌倒、碰撞

3. 很容易想睡覺、疲乏,懶洋洋狀況

4. 出現奇怪的動作

移除後,因為小娃年幼,肉體需要復原,所以感冒了一場

復原後的小娃

1.恢復以往的眼神,臉色也好很多

2.食慾也恢復

3.活動力也元氣滿滿到令人頭痛

最後全開好友 再次交代 請【 拜床母】和用【紅線縫卍字】

依蘿跟家中長輩講完此事後,長輩立刻請娃媽,拿幾件小娃常穿的衣服,在商標底下縫上卍字,依蘿用手摸此卍字時,發現此卍字居然會發燙,看來老祖宗的智慧還是挺實用的。



avatar-img
依蘿.依蘿
19會員
188內容數
從小熱愛寫作的我,曾因生活壓力無法繼續創作。疫情期間工作不穩定,我遇到了一群支持我的身心靈朋友,他們的鼓勵讓我重新發現自己的寫作天賦,也讓我明白每個人都在書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在他們的陪伴下,我決定開啟新的寫作平台,這不僅是我成長與蛻變的故事,也展現了社群對個人重拾熱情和勇敢追夢的重要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依蘿.依蘿 的其他內容
小姪女活潑亂跳又過了一年了 這一年她更會講話 更指手畫腳 嘎嘎叫也更大聲了 某次大哭 街訪鄰居還沒問我們家人說 為何小孩一直哭哭阿? 我這位二姑姑 還是默默地回應說 小孩是因為想出門而大哭 所以........................................
自從小姪女說看到 【有個頭飛過去之後】 依蘿整個如臨大敵,真的是草木皆兵 過去和小姪女吃飯、遊玩的同時,眼睛還會亂飄向其他的地方 當然有很有技術性的趁滑手機的同時,眼角同時間瞄向其他地方 還找機會特別上去二樓上廁所,在巡視一圈(小姪女最大的活動區塊是客廳) 看左看右就是不可以跳過讓過
小姪女自從開口講話以來 依蘿一直默默地觀察她 如果真的是敏感族群 農曆七月整個月份 真的要更小心謹慎 除了常用的平安符、午時水、藥草包、卍字繡衣服之外 依蘿家還自己種芙蓉 避免有急用的時候 連同內門大門都貼上吉祥物,避免被跟蹤回家 不能說滴水不露,但可以說是 層層把關   某天
小姪女活潑亂跳又過了一年了 這一年她更會講話 更指手畫腳 嘎嘎叫也更大聲了 某次大哭 街訪鄰居還沒問我們家人說 為何小孩一直哭哭阿? 我這位二姑姑 還是默默地回應說 小孩是因為想出門而大哭 所以........................................
自從小姪女說看到 【有個頭飛過去之後】 依蘿整個如臨大敵,真的是草木皆兵 過去和小姪女吃飯、遊玩的同時,眼睛還會亂飄向其他的地方 當然有很有技術性的趁滑手機的同時,眼角同時間瞄向其他地方 還找機會特別上去二樓上廁所,在巡視一圈(小姪女最大的活動區塊是客廳) 看左看右就是不可以跳過讓過
小姪女自從開口講話以來 依蘿一直默默地觀察她 如果真的是敏感族群 農曆七月整個月份 真的要更小心謹慎 除了常用的平安符、午時水、藥草包、卍字繡衣服之外 依蘿家還自己種芙蓉 避免有急用的時候 連同內門大門都貼上吉祥物,避免被跟蹤回家 不能說滴水不露,但可以說是 層層把關   某天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開始整理就是「有意識活著」的開始,特別是在育兒階段的家長們,總是感覺時間匆匆溜過,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累什麼。如果你覺得自己總是在「瞎忙」,那麼適當的停下腳步,整理自己、整理時間、整理想法是很重要的,整理之後再出發,或許就能找到忙碌的方向與意義。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對我來說,開始整理就是「有意識活著」的開始,特別是在育兒階段的家長們,總是感覺時間匆匆溜過,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累什麼。如果你覺得自己總是在「瞎忙」,那麼適當的停下腳步,整理自己、整理時間、整理想法是很重要的,整理之後再出發,或許就能找到忙碌的方向與意義。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