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也是行銷高手?唐物丸壺茶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唐物+丸壺+茶入=日本戰國武將控制屬下的工具?織田信長也是打造奢侈品高端消費的行銷高手?

來自京都大德寺龍光院的「唐物丸壺茶入」刻正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目前的特展《閒情四事》展出。

這個只有6.5公分高、口徑3cm寬的迷你瓷製小罐子享有展示櫃裡的一塊方型檯面,根據策展人說,當時他們把這個小物件跟其他展品放在一起,日方人員來看了之後,說這是非常珍貴的重要文物,要求給它一個獨立的空間。

唐物丸壺茶入

唐物丸壺茶入

這個茶入外型勻稱、褐色釉會散發光芒,展覽現場的圖說形容它“外觀美不勝收”。

「唐物」指的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物品,對日本人來說就是“舶來品”。日本製品則稱為“和物”。

「茶入」是用來盛裝濃茶用抹茶粉的小罐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茶罐”,如果是裝薄茶用茶粉的罐子就會稱為“棗”。

「丸壺」是茶入的形制之一,茶入的形式很多,例如鶴首、茄子、大海、文琳、肩衝…..等等。

所以「唐物丸壺茶入」就是「從中國進口的丸壺形狀、用來裝濃茶粉的茶罐子。

但小小一個、又那麼容易摔破的茶入有什麼重要性呢?

據說這個「唐物丸壺茶入」在十六世紀時曾經是茶人津田宗及(生年不詳 -1591)的收藏, 因此又名「宗及丸壺」。

津田宗吉曾經侍奉過日本戰國三傑的其中兩位: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津田宗吉曾經跟千利休一起擔任織田信長的茶匠(當時千利休使用的稱號為宗易),而那時期的豐臣秀吉還不過是織田信長的其中一位部下罷了。

織田信長熱愛收藏茶道具,到處搜刮之外,不惜為了茶道具名物而發動戰爭。甚至把茶道名物當作賞賜品,能得到者,無不將此視為無上榮耀。在論功行賞的時候,織田信長還會問立下大功的大將:「你想要一國的封地,還是名物茶器?」擁有名物茶器還不夠,還要得到織田信長的垂青許可,才能舉辦茶會展示自己的收藏。

據說,許多功臣會因為得到封地,卻沒得到名物茶器而失望遺憾。當時的風氣是不論你的地位多高、封地多大,擁有茶道名物並能獲得許可舉辦茶會,方能凸顯你的與眾不同。可見那時代已經將茶道具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徵,成為戰國時期將軍權力運作的一環。

到底憑什麼?

我個人的看法是:

1.名物茶器,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稀有性

2.不可能無限分封土地,戰爭很燒錢,也不可能長期分享財富,因此需要一個替代品激勵士氣,替代品必須是一般人難以取得的才會帶來渴望。

能把茶道具捧上天,成為頂級限量奢侈品,可見織田信長和他手下的茶頭都是行銷高手。不但善用飢餓行銷,也善於利用話術包裝商品,營造獨一無二、尊榮無限的消費感.

因此,每當我們在疑惑,為什麼發源自中國的焚香、插花、喫茶,到了日本,卻成了花道、茶道、香道?不只是發揚光大,甚至還開宗開派,形成足以代表日本精神的文化現象。

或許因為喫茶在中國是普及的、但到了日本卻是屬於貴族間的交誼與掌握人心的方法,加上得到歷代將軍的追捧與榮耀,因而發展的愈發細膩與精緻。

故宮的《閒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特展展期只到2022年12月18日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瞬花時
12會員
79內容數
在台北生活、在京都學習,池坊花道引立教授、裏千家茶道,愛花又愛茶,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一瞬花時的其他內容
2023/07/26
點一碗抹茶,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茶筅。 可以沒有名家刻記的茶杓、也不需要名貴的茶入、精緻的茶棗、茶碗。只要拿家中的一只碗,配上一個茶筅,舀入一匙半抹茶粉,刷刷刷就能點出一碗泡沫浮浮的美味抹茶。 沒有茶筅,就算有再昂貴的茶碗、茶入、茶杓,它們都只是被觀看的道具,而無法具備實際用途。 茶筅以竹為主要材
Thumbnail
2023/07/26
點一碗抹茶,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茶筅。 可以沒有名家刻記的茶杓、也不需要名貴的茶入、精緻的茶棗、茶碗。只要拿家中的一只碗,配上一個茶筅,舀入一匙半抹茶粉,刷刷刷就能點出一碗泡沫浮浮的美味抹茶。 沒有茶筅,就算有再昂貴的茶碗、茶入、茶杓,它們都只是被觀看的道具,而無法具備實際用途。 茶筅以竹為主要材
Thumbnail
2023/05/09
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激辯成就日本的茶室設計? 日本明治時代的美學思想家岡蒼天心(okakura Tenshin 1862-1913)在流傳後世的著作《茶道》中提及: 「正統茶室的大小以四疊半榻榻米為準,也就是十平方英尺,這基準源自於《維摩詰所說經》裡的一段經文。在這部有趣的經典裡寫道,維摩詰就是在
Thumbnail
2023/05/09
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激辯成就日本的茶室設計? 日本明治時代的美學思想家岡蒼天心(okakura Tenshin 1862-1913)在流傳後世的著作《茶道》中提及: 「正統茶室的大小以四疊半榻榻米為準,也就是十平方英尺,這基準源自於《維摩詰所說經》裡的一段經文。在這部有趣的經典裡寫道,維摩詰就是在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立夏(5/6) 暑氣來襲。 適合曬棉被、給植物多吃點水。 [全唐詩]有一篇文宗皇帝的夏日聯句。 唐朝開成三年的夏天 唐文宗作了「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當時有五位學士皆作了後面兩聯,但唯獨大書法家柳公權所做的兩句深得皇帝讚賞: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立夏(5/6) 暑氣來襲。 適合曬棉被、給植物多吃點水。 [全唐詩]有一篇文宗皇帝的夏日聯句。 唐朝開成三年的夏天 唐文宗作了「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當時有五位學士皆作了後面兩聯,但唯獨大書法家柳公權所做的兩句深得皇帝讚賞: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曼生是否曾親手製壺?一直是曼壺研究者不斷的話題。
Thumbnail
曼生是否曾親手製壺?一直是曼壺研究者不斷的話題。
Thumbnail
唐盛陶藝有限公司四十五年來經營理念 以人文藝術為導向。 隱身在峨眉鄉湖光大橋橋頭的陶藝公司,是品茗界有名的製壺行家, 堅持本土原料 及自創的技術所製作出鬼斧 神工的茶具, 深得國內品茗家的讚賞, 更博得韓國, 日本茶人的青睞。 目前, 唐盛產品除了品茗器皿項目 應有盡有之外, 也開發了餐具
Thumbnail
唐盛陶藝有限公司四十五年來經營理念 以人文藝術為導向。 隱身在峨眉鄉湖光大橋橋頭的陶藝公司,是品茗界有名的製壺行家, 堅持本土原料 及自創的技術所製作出鬼斧 神工的茶具, 深得國內品茗家的讚賞, 更博得韓國, 日本茶人的青睞。 目前, 唐盛產品除了品茗器皿項目 應有盡有之外, 也開發了餐具
Thumbnail
唐物+丸壺+茶入=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權力運作的一環,憑什麼?
Thumbnail
唐物+丸壺+茶入=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權力運作的一環,憑什麼?
Thumbnail
茶具是因飲茶活動的需要,而從日常飲用器具中分化出來的專門飲茶用具。 飲茶用具經過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從混用到專用,從單件到成套茶具的歷程,取決於茶葉生產、飲茶方式以及當時的技術進步。 香港鑒心軒|古樹茶之選|85折優惠
Thumbnail
茶具是因飲茶活動的需要,而從日常飲用器具中分化出來的專門飲茶用具。 飲茶用具經過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從混用到專用,從單件到成套茶具的歷程,取決於茶葉生產、飲茶方式以及當時的技術進步。 香港鑒心軒|古樹茶之選|85折優惠
Thumbnail
擁有日本「茶聖」稱號的千利休,在亂世之中逐漸確立了「茶道」,並將原本僅是次文化的「侘茶」逐漸轉化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喝茶文化。然而,茶要喝,飯也是得吃的,所以千利休平常除了喝茶之外,還得靠買賣茶具來為生,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他對茶具的鑑賞能力會這麼高了,因為這可是他吃飯的工具(能力)之一啊~
Thumbnail
擁有日本「茶聖」稱號的千利休,在亂世之中逐漸確立了「茶道」,並將原本僅是次文化的「侘茶」逐漸轉化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喝茶文化。然而,茶要喝,飯也是得吃的,所以千利休平常除了喝茶之外,還得靠買賣茶具來為生,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他對茶具的鑑賞能力會這麼高了,因為這可是他吃飯的工具(能力)之一啊~
Thumbnail
本篇將依照日本的歷史時間軸發展,並以「茶人」作為主要故事的脈絡,來跟大家聊聊日本的「茶」文化。
Thumbnail
本篇將依照日本的歷史時間軸發展,並以「茶人」作為主要故事的脈絡,來跟大家聊聊日本的「茶」文化。
Thumbnail
李國平老師幽默地說:「我的老師趙佶,綽號叫宋徽宗,他的大觀茶論是我宋代點茶標準手冊,裡面從茶葉製造、種植、採摘;器物材料、器型到技法都在大觀茶論20篇裡完整描述。」 3月某日午後,襲園美術館執行長小美邀約茶人李國平老師到訪襲園,為我們帶來宋代茶文化新視野,更因新舊融合老師稱它為「當代點茶」。
Thumbnail
李國平老師幽默地說:「我的老師趙佶,綽號叫宋徽宗,他的大觀茶論是我宋代點茶標準手冊,裡面從茶葉製造、種植、採摘;器物材料、器型到技法都在大觀茶論20篇裡完整描述。」 3月某日午後,襲園美術館執行長小美邀約茶人李國平老師到訪襲園,為我們帶來宋代茶文化新視野,更因新舊融合老師稱它為「當代點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