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湖邊幾個雕塑恰恰是酷似原住民的女性。公園啟用於90年代,原住民、性解快、女權與生育、鄉郊生活⋯⋯最終導向家庭。部份議題尚未獲得圓滿解答,某些延伸出新議題。快二十年了喔!社會進步得好快,藝術品成了意念的載體也說不定。
兒童遊樂區
兒童遊樂區,日系,夕陽下是麻黃色的。鞦韆下的白沙地比起好多沙灘月要幼滑得多,不過似乎不是日劇常見到那種,給小朋友玩堆堆樂的場地。純粹防摔、防撞。
好多順着滑梯溜下去拍一小段。果然是兒童遊樂場呀!大叔的屁股塞不下,錄影可能要把相機掉進滑梯裡⋯⋯不要了,代價好貴。
跑酷
兒童遊樂設施還有另一個,跑酷區。這個跑酷空間很明顯和跑酷無關,2018年改建而成,大概也是某些官員聽信了「目前世界潮流」而著手興建。不過我是這麼覺得啦,設計雖然和跑酷毫無關係,但至少展現了某程度的思考開闊,容許探索和挑戰新事物。
區域間還有一些保護措施曾經拆下的痕跡。因為很好奇所以上網查了新聞,建成後有人投訴跑酷區太過危險,某些地方加建防撞欄。當日所見已拆除,剩幾個金屬組件。
某日和朋友圓周討論,為何外國流行的東西香港總是辦不起來。她條件反射:香港空間不足。
單一和狹窄,好多時是不是空間問題,是思想闊度的問題。
這固然是相對而言,因為有些地方連討論的空間都不存在。空間問題,那是想像力和包容力的展現,有時會鬧出笑話,或者惹得原本使用者不滿,改到有違原本的設計⋯⋯
不過以拍照來講,這邊真的超好拍。擺個人進去,這些幾何和白色的牆,加上黃昏的光,無敵正。而且,希望多走幾個地方,能給出更佳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