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月十五號,終於考完令(大部分)高中生緊張兩年半的學測後,一坨事務向準備灑脫地奔向彼方逍遙的我,來個迎面痛擊。如果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已經脫離學校太久、或至少不是108課綱下的受害者,那我先由衷地祝福你平安喜樂——我是第二屆108課綱的學生,所以目前正在放最後一個寒假,which已經徹底被學習歷程和我接下畢業紀念冊的工作給填滿了。這個情況呢,簡單來說就是大家都在日本、泰國、新加坡什麼的度假勝地玩樂,沒那麼多資源的人則是在屏東、或三五成群地出門到處奔走。那我在做什麼?寫部落格靠北,嗯,這是其中一點啦,但主要還是製作學習歷程的課程學習成果報告以及畢冊編排。
昨天我與還在試圖參透課綱意旨的高二朋友聊了一下,發現自己剎那間理清了整個學習歷程的套路,就是那種恍然大悟;讓我幫不怎麼了解學習歷程的你複習一下——學習歷程就是個讓教授看完後覺得你很棒就會錄取你的報告,但比履歷表還麻煩。別聽其他講師怎麼說,我這裡有最簡單的版本,告訴你整個學習歷程在做什麼:
你是誰?你上課在幹嘛?你下課在幹嘛?
整個學習歷程就只是在問你這三個問題,卻可以使你浪費與成果完全不符的機會成本去完成這些事,只因為老師覺得這麼做有幫助。心智圖、SWOT、九宮格思考法,千奇百怪的東西都跑出來了。雖然學校總是指派老師來引導學生如何理解、製作學習歷程,但顯然這個計畫失敗得徹底,或至少一大部分未達理想效益。我也不是只顧著靠北啦,至少目前為止我都做完了(奴性堅定)。三個學習成果和十個多元表現,該有的都備齊了。
Well,只能祈禱那些歷程真的能夠順利通過、幫我錄取到喜歡的大學,但距離放榜還有一段令人膽顫心驚的時日得苦撐著。我始終不敢對學測題目的答案,生怕對下去就發現自己從山巔摔落谷底。然後物理上來說這個比喻也會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