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天農曆春節十天連假,特別的不一樣,在台灣及多個國家,可能都是自從疫情以來,真正能夠南來北往、沒有顧忌的移動,久違的親友拜訪,短短的十天,對於某些人可能是不夠的,比如,我堂弟的老婆是外國人,已經很久沒跟娘家的親友見面了,而只要是出國,沒花個一或兩週,怎麼能玩的盡興及打點周全呢?就拿我來說,有好些朋友,很久都沒吃飯、打屁、話家常了,不挪出點時間和他們見面,怎麼都說不過去,而筆大的徵文期間,涵蓋到農曆新年十天連假,讓我們有充分的時間閱讀和書寫,真是考量周全,所以我也趁此機會,盡力擠出點時間,好好閱讀高大的作品。
本書是有關投資,關於投資,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規劃,除了投資之外,書本首先談到「金錢」, 書本提到,人們每天在花錢,但絕少思考金錢的本質 ,金錢的本質是一種用於交換物品和服務的工具,它具有普遍的接受性,在經濟交易中起著中介作用,中國最早貨幣之一是「貝幣」,是錢幣的始祖,早在夏代末年,貝可能成為交換媒介,商代常見的是一種齒貝,背面往往磨平,或鑽一穿孔,便於攜帶,學名為貨貝,它的誕生,極大地方便了中國古人生活物資的交換和流通,書本上也有鮮明的範例提及,也分別定義出金錢、貨幣、法幣、通貨、比特幣和黃金的區別。
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貨幣,大多是法幣,法定貨幣是法律規定的貨幣,以至圍繞它的金融體系,著重於它的流通性和對價關係,風險是 萬一該國家政權倒台,相應的法定貨幣也會失去價值,萬一該國家大肆印發法幣,法幣會貶值,服務和商品的價格提高,以該法幣計算的資產會被影響,例如,前一陣子,美國實施的量化寬鬆,便是催動了後來的通貨膨脹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種貨幣政策的應用,假如是持有法幣的人,實際上價值是縮水的。
人類使用黃金作為金錢的單位,由來已久,現存最早能證明與人類關係的黃金物品,來自西元前的古埃及王朝,距今約五千年歷史,人類最早使用的黃金,應該是被稱為「自然金」的高純度金塊,在一些地域外露出了地表,例如,日本的砂金只有沙粒大小,而澳大利亞曾經發現過300公斤重的自然金,早期,可能地表上就有許多這樣的大金塊,由於黃金的美麗和稀缺,一開始是被使用為,宗教裝飾品以及權力的象徵物。其後不久,隨著開採技術的進步,產量增多,其永恆不變及易於儲藏的特點,被人們認知為「價值的基準」,擁有黃金,可交換到渴求的物品,可使財產保值,黃金進而變身為一種貨幣,到希臘及羅馬兩大帝國崛起,掠奪黃金更成為發動戰爭的目的之一。
而古代多個朝代都會直接選用黃金或其它貴金屬作為貨幣,1816年英國正式立法,有系統地實行金本位制度,以黃金作為貨幣價值的基礎,採用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發行的貨幣都有法定的黃金等值,各國可自由發行金幣,金幣本身亦是法定貨幣,並可以用作支付任何債項,並以黃金進行國際結算,19世界末到20世紀初,由於各國兌換貨幣改用黃金結算,確保了外滙市場維持穩定狀況,美元最初也是跟黃金掛勾的,被稱為美金,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建立了「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即美元與黃金掛鈎,各國貨幣再與美元掛鈎,實行間接金本位制度,美元成為了「世界貨幣」,被稱為「美金」,後來由於美國經濟低迷,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宣佈停止黃金與美元的兌換,終結了使用多年的金本位制度,美元從此成為了浮動匯率。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元的價值也受到了許多的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增長、通脹、利率、政治等,就如同你我最常使用的法幣一樣,它的價值,受到種種內在及外在因素影響,有時候,投資,只是為了維持手邊資產的價值 。
最近幾年來,有些人或是國家期待已經被廢除40多年的金本位制能得以復活,其原因在於美元價值的下跌,因為即使沒有黃金作為保證,美元也得以發行,近年的寬鬆貨幣政策,雖然是為了救經濟,但大肆印刷衍伸的副作用,卻是全球買單,剛好呼應了《所謂「我不投資」,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提到的金錢的價值,當人們努力賺得自以為足夠退休的「錢」,徐徐老去時,美元的購買力恐怕已經貶值到不知甚麼地步了,但金本位制度並不是沒有缺點,如金本位制度導致美國三十年代的大蕭條。
比特幣於2009年橫空出世,作為一種數位貨幣,它具有與黃金類似的特點,首先,比特幣具有限量性,即總量是有限的且不能增加。這與黃金的稀有性類似,都具有吸引投資者的作用,其次,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不受政府或金融機構控制,這使得比特幣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和免受貨幣貶值的風險,此外,比特幣的價值是由市場需求和供應決定的,隨著需求增加,其價值也會上升。這與黃金的價值走勢類似,都是受市場需求和供應決定。因此,比特幣被稱為數位黃金是因為它具有黃金的一些特點,如稀有性、去中心化和市場需求導向的價值;這是為甚麼書中提到,不論比特幣的價格多高或多低,每個月定額買進持有,因為它的價值可以平衡掉法幣的虛膨。
最後,文字的價值,或者說知識的價值,一直都有正反方討論,LikeCoin 的出生,脫不了創始人對它的期待,而作為用戶的我們,也一直看觀察它的發展,或者說,和它一起成長,內容平台需要內容產生者,而內容產生者需要舞台,我倒是蠻期待,我們在區塊鏈的領域,能走得多遠;再回到知識的價值這塊,這本《所謂「我不投資」,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傳達出的,鼓勵正版,允許翻版,消滅盜版 的理念,也很值得觀察,知識畢竟要活用,不被使用的知識,還有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