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閱讀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新寶島》

作者:黃崇凱\出版社:春山出版

raw-image

背景是2024,臺灣第一任原住民總統上任隔天,一場「大交換」發生了──所有古巴人都到了臺灣,所有臺灣人都在這個加勒比海上的島嶼醒來。本書由故事、訪談、「書中書」、書評等短篇組成,圍繞著幾個角色在「大交換」之後發生的事。

科幻不是小說的重點,不會有角色經歷重重冒險尋找事件發生的原因,就像現實世界,事件發生後的生活才是我們首要關心的。故事設定只是工具,供作者帶出真正想討論的議題:臺灣和古巴兩個同受大國挾制,境遇類似而發展各異的國家,有什麼未來的可能?當原住民對地域、群體的認知進入主流的政治領域,可以帶來哪些反思?穩定的日常運行、因大國在侍而僵持的政治形態都被抽離,人們得以或被迫更直接地面對這些問題:我們的國家是什麼?什麼是構成國民\公民的要件?

書裡的很多設定都讓我覺得很巧妙,作者信手拈來都是典故或史料,很多討論都很有意思。當然,小說沒有給出答案,但在虛構的背景下提出了許多種可能。就算是沒有很多背景知識的讀者,應該也能在其中撞見幾個特別有感,想停下來反思的環節。


《子彈是餘生》

作者:寺尾哲也\出版社:聯經出版

raw-image

同樣是幾個人物間的短篇故事構成的小說,但這部作品裡的故事更有環環相扣,互相補足的特性。主角們是程式競賽圈裡的菁英,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和一個天才們眼中真正的天才。圍繞著他們的故事卻由一個人的死亡展開,沒有光鮮亮麗,只是無盡競爭中的暴虐、痛苦和徒勞。

文字是輕的,幾乎不會在人物對話間出現長篇的作者議論,所以氛圍感很強,很好看,一下就能讀完。讀完的當下其實有點發楞,只覺得那種菁英人生的荒謬、無意義好有衝擊性。或許衝擊也必須來自共感,即使不是天才,我們好多人的生命不也是這樣一場場不知所求為何的競爭嗎?

(但還是一本要認真看的小說!聽了作者分享才發現有好多小細節和線索)

(預告:重要元素之一是SM,我覺得這確實讓人物間的互相傷害更具體有張力了)


《夜間飛行》

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出版社:二魚文化

raw-image

在夜間郵務剛開始上路的時期,每一趟夜裡的航行都是生死未卜的冒險,也是塔台人員懸掛著心的守候。故事敘寫的便是飛行員如何以超越小我的勇氣面對挑戰,和空中飄盪的經歷帶來的生命反思。

這是和小王子的筆調完全不一樣的一本書,他描寫的空中風景華麗壯闊,用文字鋪展一場撼動人心的翱翔;沒有天真的童言童語,是遊歷過世界、見識了滄桑的大人對人生的疑惑或註解。但好像又能看見小王子的影子,有幾個死守威嚴或無意義規範的大人,有一片未知但值得追求的高空。聖修伯里的作品總是很值得放在心裡,不時咀嚼反思。


《我長在打開的樹洞》

作者:程廷 Apyang Imiq\出版社:九歌

raw-image

我是先聽了作者的分享,才找到這部作品來讀。作為返鄉的太魯閣族青年,他致力於找回傳統技藝,發揚將逝的文化,同族人採獵的同時也採集散落的故事。部落小孩、都市學子、年輕同志,各個身分交織,成一道他循著古道卻終要獨特的,回家的路徑。

去年才逐漸開始體會讀散文集的樂趣,像拼拼圖,一篇一篇地,拼湊起一個或一群人生活的型態與樣貌。書裡的文字很乾淨,極少矯飾包裝,讓我想到形容詞是鮮活、清澈;但裡頭又有種樂天、舉重若輕,傷痛與駭怖都是淡淡帶過。或許就像流過支亞干的陽光和溪水,都是那麼直接,而恆常溫暖的。


《預知死亡紀事》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出版社:皇冠

raw-image

新婚當夜,新郎發現對方非處女之身,在盛怒之下退婚。受辱的新娘哥哥還未退派對上的酒意,便四處放話要殺了奪其妹貞潔的那人。他們持刀大搖大擺晃過街道,到處宣揚,許多人奔相走告,卻還是沒能阻止幾小時後的悲劇──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老實說,我自己剛讀完只覺得故事很順暢地結束了,對殺手「揚言行動又期待被阻止」、許多鄰人「不想多做一點事而不以為意」的心態描寫好細緻,但不了解馬奎斯的創作背景和思想,不知道他還想傳達哪些更多的訊息。只好推薦張亦絢的導讀,請大家自行體會,我看完後的心得從「嗯嗯嗯……」變成「哇!」(好沒用的訊息)


《撒哈拉歲月》

作者:三毛\出版社:皇冠

raw-image

就算是不認識三毛的人,光看書名也知道它在說什麼了吧。總之是一個華人少女和西班牙丈夫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點滴,有鄰人天真的蠻橫或有趣,大漠的至美景色或無聊單調,戰爭帶來的警戒和創痛,最多的還是三毛如何用她的古靈精怪,把日復一日的沙漠生活裡舞成精彩的歲月。

它比我想像的有趣好多,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當年三毛的作品會蔚為風潮了。那些文字就是她,所謂的浪漫不是林黛玉式地美化一切,是很善良,還守著某些傳統道德,但又率真任性,想做什麼就奮不顧身的少女形象。而她奔馳的又是那麼廣袤、充滿遐想空間的沙漠,多恰好滿足太多包袱的我們都曾壓抑過的,流浪的想望。


《螞蟻》

作者:Bernard Weber\出版社:商周出版

raw-image

小說由兩條看似平行,最後終於交疊的故事線展開。一是一棟老宅中的奇異地窖,先是屋主、屋主家人、警察和消防人員,他們一個個走下去,就再也沒上來過。二是螞蟻邦聯,探險隊被不明武器殺死,王城中又有身分不明的叛賊,三隻螞蟻踏上找尋真相的重重難路。

以人類作為比擬,每隻螞蟻都是一個器官的一小部分,牠們只有群體而無自我,任何的進步或發現都是數代死亡的成果──這樣的社會,會開展出怎樣的文明?故事從這個問題開始了。除了很人類學式的對另一物種、另一種世界觀的探索和尊敬,一些設定也很有意思地扣回我們所處的人類世界。

這絕對是一部就算不思不想,光跟著情節走也夠精彩的小說。尤其是寫螞蟻戰爭的部分,有夠好看!相比之下人類線大有拖戲的嫌疑……不過每個人走進地窖的個人理由,對照螞蟻只為群體的奮鬥,好像又可以看見一些有趣的對應。


發現認真寫心得還是會比較有印象和想法……希望剩下不到一半的寒假繼續努力讀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_O
28會員
29內容數
……
O_O的其他內容
2022/11/15
海努南右手臂的牛痘花苞,不知是荼靡將盡,還是包蕊迎春。哈魯牧特悄悄拿出鋼筆,在對方的右臂畫圖。他喜歡在上頭作畫,喜歡而已。筆墨沿皮膚的細紋暈糊,冉冉擴散下去,他不清楚筆意何在,只想畫一朵綻花。這朵花被風拂過而綻,或吹落地了,像哈魯牧特心情總是輾轉不已。
Thumbnail
2022/11/15
海努南右手臂的牛痘花苞,不知是荼靡將盡,還是包蕊迎春。哈魯牧特悄悄拿出鋼筆,在對方的右臂畫圖。他喜歡在上頭作畫,喜歡而已。筆墨沿皮膚的細紋暈糊,冉冉擴散下去,他不清楚筆意何在,只想畫一朵綻花。這朵花被風拂過而綻,或吹落地了,像哈魯牧特心情總是輾轉不已。
Thumbnail
2022/09/15
「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Thumbnail
2022/09/15
「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Thumbnail
2022/08/30
確實,這部小說就是一場大戲。就算所有角色交錯的生平演起來太複雜,至少也要被好幾個聲道訴說著;就算沒有那麼多說書人,也該有個語調多變的朗誦者。他要能說出眉娘的浪,趙甲的狂;說出砲火在空氣裡的震盪,高官間幾句對話下的暗潮,和一句句充滿情感,在街頭巷尾久久迴盪的貓腔。
Thumbnail
2022/08/30
確實,這部小說就是一場大戲。就算所有角色交錯的生平演起來太複雜,至少也要被好幾個聲道訴說著;就算沒有那麼多說書人,也該有個語調多變的朗誦者。他要能說出眉娘的浪,趙甲的狂;說出砲火在空氣裡的震盪,高官間幾句對話下的暗潮,和一句句充滿情感,在街頭巷尾久久迴盪的貓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原本只有報名兩本,所以沒有請主講人楓雨多留時間給我,結果題綱列一列太多本,也來不及確認設備就上場了,幸好有準備的書都有聊到,只是只有天爺的有講完整,對後面的作者比較不好意思,所以補我寫過心得的超連結在這裡。我分享的內容提要如下。
Thumbnail
原本只有報名兩本,所以沒有請主講人楓雨多留時間給我,結果題綱列一列太多本,也來不及確認設備就上場了,幸好有準備的書都有聊到,只是只有天爺的有講完整,對後面的作者比較不好意思,所以補我寫過心得的超連結在這裡。我分享的內容提要如下。
Thumbnail
開始認真閱讀的第一個月,去了書展、逛了幾次書店、久違再次踏進二手書店,開始一週三日拜訪圖書館的行程。之所以開始認真以讀書取代上網、看影集、滑手機作為消遣,除了是反省過去幾年當中,「閱讀」成為目的性明確的一件事,和研究、工作畫上等號,無法認真享受「隨便讀」的樂趣,更大的原因也則是把讀書當作一種逃避
Thumbnail
開始認真閱讀的第一個月,去了書展、逛了幾次書店、久違再次踏進二手書店,開始一週三日拜訪圖書館的行程。之所以開始認真以讀書取代上網、看影集、滑手機作為消遣,除了是反省過去幾年當中,「閱讀」成為目的性明確的一件事,和研究、工作畫上等號,無法認真享受「隨便讀」的樂趣,更大的原因也則是把讀書當作一種逃避
Thumbnail
對臺灣史的不熟悉展現在方方面面,但也隨著關心的人多了,接觸的機會也多了,甚至聽到相關的歷史,也更有感覺。這本小說集是桌遊、電玩之後的文創作品,透過這些新的呈現方式,讓這段歷史不致滅失。 幾年前在已然轉型為讀書會的桌遊團玩到這款遊戲,合作是整個遊戲的設計核心,雖然沒能全勝,但也對合作型遊戲有了新的體驗
Thumbnail
對臺灣史的不熟悉展現在方方面面,但也隨著關心的人多了,接觸的機會也多了,甚至聽到相關的歷史,也更有感覺。這本小說集是桌遊、電玩之後的文創作品,透過這些新的呈現方式,讓這段歷史不致滅失。 幾年前在已然轉型為讀書會的桌遊團玩到這款遊戲,合作是整個遊戲的設計核心,雖然沒能全勝,但也對合作型遊戲有了新的體驗
Thumbnail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Thumbnail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Thumbnail
本書為作者gozz的無人島漂流100日日記插畫集,以箱庭式透視法繪製,充滿奇幻色彩。作者在維持可愛畫風的同時,融入古代文明、神話怪物及外星人等元素,雖然故事性非本書重點,但其療癒的畫風與豐富細節,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並舒緩壓力。
Thumbnail
本書為作者gozz的無人島漂流100日日記插畫集,以箱庭式透視法繪製,充滿奇幻色彩。作者在維持可愛畫風的同時,融入古代文明、神話怪物及外星人等元素,雖然故事性非本書重點,但其療癒的畫風與豐富細節,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並舒緩壓力。
Thumbnail
此書述說著「大交換」的奇幻故事,某天台灣的人一醒來,發現大家都與古巴的人交換了。這是個圍繞著古巴、台灣,以及「下一任」台灣總統的故事。 作者用許多我們身旁熟悉的景色,將其與這塊「新寶島」做比較,透過故事中角色的回憶,就好像我們讀者身處古巴這個「回不去」的他鄉,是這麼的熟悉,卻又陌生。
Thumbnail
此書述說著「大交換」的奇幻故事,某天台灣的人一醒來,發現大家都與古巴的人交換了。這是個圍繞著古巴、台灣,以及「下一任」台灣總統的故事。 作者用許多我們身旁熟悉的景色,將其與這塊「新寶島」做比較,透過故事中角色的回憶,就好像我們讀者身處古巴這個「回不去」的他鄉,是這麼的熟悉,卻又陌生。
Thumbnail
閱讀數量 2022年2月閱讀總數為27本,7本文字書。因為《熱帶》看得很慢,《靈魂穿越手稿》又很長,所以單是這兩本就花了不少時間。 小說:4本 散文:2本 漫畫:15本(6套) 繪本:4本 理財:1本 主題閱讀 2月的主題是書中書,所以看了《熱帶》、《靈魂穿越手稿》和《三月的紅色深淵》。 小說
Thumbnail
閱讀數量 2022年2月閱讀總數為27本,7本文字書。因為《熱帶》看得很慢,《靈魂穿越手稿》又很長,所以單是這兩本就花了不少時間。 小說:4本 散文:2本 漫畫:15本(6套) 繪本:4本 理財:1本 主題閱讀 2月的主題是書中書,所以看了《熱帶》、《靈魂穿越手稿》和《三月的紅色深淵》。 小說
Thumbnail
這是一部題材融合了種族、政治、歷史和奇想的 #近未來科幻小說。從2024年中華民國台灣的520總統就職典禮結束後隔天寫起,一覺醒來,台灣兩千三百多萬人和古巴一千一百多萬人莫名其妙突發一場「#大交換」!
Thumbnail
這是一部題材融合了種族、政治、歷史和奇想的 #近未來科幻小說。從2024年中華民國台灣的520總統就職典禮結束後隔天寫起,一覺醒來,台灣兩千三百多萬人和古巴一千一百多萬人莫名其妙突發一場「#大交換」!
Thumbnail
想到古巴,大部分台灣人的第一直覺或許就是「棒球很強」,但除了以棒球為主要運動,它和台灣的相似之處,其實遠比我們想像得多。儘管因為政治體制不同,加上美國的封鎖,讓兩國的發展程度大不相同,但包含位於北回歸線上、同樣使用110伏特的電壓等,尤其是面對海峽對岸的強權威脅,更讓古巴就像是台灣在地球另一邊的胞兄
Thumbnail
想到古巴,大部分台灣人的第一直覺或許就是「棒球很強」,但除了以棒球為主要運動,它和台灣的相似之處,其實遠比我們想像得多。儘管因為政治體制不同,加上美國的封鎖,讓兩國的發展程度大不相同,但包含位於北回歸線上、同樣使用110伏特的電壓等,尤其是面對海峽對岸的強權威脅,更讓古巴就像是台灣在地球另一邊的胞兄
Thumbnail
多數時候,寫作成立始於一個簡單的想法,在老師的《新寶島》中,大膽地假設:在未來的某日,台灣與古巴這兩個緯度、電壓、國際政治處境相似的島國人民將會在一夕之間發生大交換。
Thumbnail
多數時候,寫作成立始於一個簡單的想法,在老師的《新寶島》中,大膽地假設:在未來的某日,台灣與古巴這兩個緯度、電壓、國際政治處境相似的島國人民將會在一夕之間發生大交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