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閱讀筆記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新寶島》

作者:黃崇凱\出版社:春山出版
背景是2024,臺灣第一任原住民總統上任隔天,一場「大交換」發生了──所有古巴人都到了臺灣,所有臺灣人都在這個加勒比海上的島嶼醒來。本書由故事、訪談、「書中書」、書評等短篇組成,圍繞著幾個角色在「大交換」之後發生的事。
科幻不是小說的重點,不會有角色經歷重重冒險尋找事件發生的原因,就像現實世界,事件發生後的生活才是我們首要關心的。故事設定只是工具,供作者帶出真正想討論的議題:臺灣和古巴兩個同受大國挾制,境遇類似而發展各異的國家,有什麼未來的可能?當原住民對地域、群體的認知進入主流的政治領域,可以帶來哪些反思?穩定的日常運行、因大國在侍而僵持的政治形態都被抽離,人們得以或被迫更直接地面對這些問題:我們的國家是什麼?什麼是構成國民\公民的要件?
書裡的很多設定都讓我覺得很巧妙,作者信手拈來都是典故或史料,很多討論都很有意思。當然,小說沒有給出答案,但在虛構的背景下提出了許多種可能。就算是沒有很多背景知識的讀者,應該也能在其中撞見幾個特別有感,想停下來反思的環節。

《子彈是餘生》

作者:寺尾哲也\出版社:聯經出版
同樣是幾個人物間的短篇故事構成的小說,但這部作品裡的故事更有環環相扣,互相補足的特性。主角們是程式競賽圈裡的菁英,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和一個天才們眼中真正的天才。圍繞著他們的故事卻由一個人的死亡展開,沒有光鮮亮麗,只是無盡競爭中的暴虐、痛苦和徒勞。
文字是輕的,幾乎不會在人物對話間出現長篇的作者議論,所以氛圍感很強,很好看,一下就能讀完。讀完的當下其實有點發楞,只覺得那種菁英人生的荒謬、無意義好有衝擊性。或許衝擊也必須來自共感,即使不是天才,我們好多人的生命不也是這樣一場場不知所求為何的競爭嗎?
(但還是一本要認真看的小說!聽了作者分享才發現有好多小細節和線索)
(預告:重要元素之一是SM,我覺得這確實讓人物間的互相傷害更具體有張力了)

《夜間飛行》

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出版社:二魚文化
在夜間郵務剛開始上路的時期,每一趟夜裡的航行都是生死未卜的冒險,也是塔台人員懸掛著心的守候。故事敘寫的便是飛行員如何以超越小我的勇氣面對挑戰,和空中飄盪的經歷帶來的生命反思。
這是和小王子的筆調完全不一樣的一本書,他描寫的空中風景華麗壯闊,用文字鋪展一場撼動人心的翱翔;沒有天真的童言童語,是遊歷過世界、見識了滄桑的大人對人生的疑惑或註解。但好像又能看見小王子的影子,有幾個死守威嚴或無意義規範的大人,有一片未知但值得追求的高空。聖修伯里的作品總是很值得放在心裡,不時咀嚼反思。

《我長在打開的樹洞》

作者:程廷 Apyang Imiq\出版社:九歌
我是先聽了作者的分享,才找到這部作品來讀。作為返鄉的太魯閣族青年,他致力於找回傳統技藝,發揚將逝的文化,同族人採獵的同時也採集散落的故事。部落小孩、都市學子、年輕同志,各個身分交織,成一道他循著古道卻終要獨特的,回家的路徑。
去年才逐漸開始體會讀散文集的樂趣,像拼拼圖,一篇一篇地,拼湊起一個或一群人生活的型態與樣貌。書裡的文字很乾淨,極少矯飾包裝,讓我想到形容詞是鮮活、清澈;但裡頭又有種樂天、舉重若輕,傷痛與駭怖都是淡淡帶過。或許就像流過支亞干的陽光和溪水,都是那麼直接,而恆常溫暖的。

《預知死亡紀事》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出版社:皇冠
新婚當夜,新郎發現對方非處女之身,在盛怒之下退婚。受辱的新娘哥哥還未退派對上的酒意,便四處放話要殺了奪其妹貞潔的那人。他們持刀大搖大擺晃過街道,到處宣揚,許多人奔相走告,卻還是沒能阻止幾小時後的悲劇──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老實說,我自己剛讀完只覺得故事很順暢地結束了,對殺手「揚言行動又期待被阻止」、許多鄰人「不想多做一點事而不以為意」的心態描寫好細緻,但不了解馬奎斯的創作背景和思想,不知道他還想傳達哪些更多的訊息。只好推薦張亦絢的導讀,請大家自行體會,我看完後的心得從「嗯嗯嗯……」變成「哇!」(好沒用的訊息)

《撒哈拉歲月》

作者:三毛\出版社:皇冠
就算是不認識三毛的人,光看書名也知道它在說什麼了吧。總之是一個華人少女和西班牙丈夫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點滴,有鄰人天真的蠻橫或有趣,大漠的至美景色或無聊單調,戰爭帶來的警戒和創痛,最多的還是三毛如何用她的古靈精怪,把日復一日的沙漠生活裡舞成精彩的歲月。
它比我想像的有趣好多,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當年三毛的作品會蔚為風潮了。那些文字就是她,所謂的浪漫不是林黛玉式地美化一切,是很善良,還守著某些傳統道德,但又率真任性,想做什麼就奮不顧身的少女形象。而她奔馳的又是那麼廣袤、充滿遐想空間的沙漠,多恰好滿足太多包袱的我們都曾壓抑過的,流浪的想望。

《螞蟻》

作者:Bernard Weber\出版社:商周出版
小說由兩條看似平行,最後終於交疊的故事線展開。一是一棟老宅中的奇異地窖,先是屋主、屋主家人、警察和消防人員,他們一個個走下去,就再也沒上來過。二是螞蟻邦聯,探險隊被不明武器殺死,王城中又有身分不明的叛賊,三隻螞蟻踏上找尋真相的重重難路。
以人類作為比擬,每隻螞蟻都是一個器官的一小部分,牠們只有群體而無自我,任何的進步或發現都是數代死亡的成果──這樣的社會,會開展出怎樣的文明?故事從這個問題開始了。除了很人類學式的對另一物種、另一種世界觀的探索和尊敬,一些設定也很有意思地扣回我們所處的人類世界。
這絕對是一部就算不思不想,光跟著情節走也夠精彩的小說。尤其是寫螞蟻戰爭的部分,有夠好看!相比之下人類線大有拖戲的嫌疑……不過每個人走進地窖的個人理由,對照螞蟻只為群體的奮鬥,好像又可以看見一些有趣的對應。
發現認真寫心得還是會比較有印象和想法……希望剩下不到一半的寒假繼續努力讀書!
avatar-img
25會員
22內容數
情感和記憶都太飄渺,需要在觸得到的物裡安放。 (白話文:以物為題的短文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佩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海努南右手臂的牛痘花苞,不知是荼靡將盡,還是包蕊迎春。哈魯牧特悄悄拿出鋼筆,在對方的右臂畫圖。他喜歡在上頭作畫,喜歡而已。筆墨沿皮膚的細紋暈糊,冉冉擴散下去,他不清楚筆意何在,只想畫一朵綻花。這朵花被風拂過而綻,或吹落地了,像哈魯牧特心情總是輾轉不已。
「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確實,這部小說就是一場大戲。就算所有角色交錯的生平演起來太複雜,至少也要被好幾個聲道訴說著;就算沒有那麼多說書人,也該有個語調多變的朗誦者。他要能說出眉娘的浪,趙甲的狂;說出砲火在空氣裡的震盪,高官間幾句對話下的暗潮,和一句句充滿情感,在街頭巷尾久久迴盪的貓腔。
如果說,人類學概念在這之前之於我的精神收穫是「被動地消除焦慮和執念」,那跨物種人類學就是種「主動的豐盈喜悅」。閱讀《生之奧義》的過程就是這樣,一直迸出驚喜火花,重新認識了這世界的同時,又有種好難以說明的快樂和感動。
從1942年回溯,會場展出每年的代表性得獎作品。明明該是道時光迴廊,我看見更多的卻是跨時代的普同,人們眼裡的情緒,鏡頭下的事件,近百年竟如一日。
海努南右手臂的牛痘花苞,不知是荼靡將盡,還是包蕊迎春。哈魯牧特悄悄拿出鋼筆,在對方的右臂畫圖。他喜歡在上頭作畫,喜歡而已。筆墨沿皮膚的細紋暈糊,冉冉擴散下去,他不清楚筆意何在,只想畫一朵綻花。這朵花被風拂過而綻,或吹落地了,像哈魯牧特心情總是輾轉不已。
「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確實,這部小說就是一場大戲。就算所有角色交錯的生平演起來太複雜,至少也要被好幾個聲道訴說著;就算沒有那麼多說書人,也該有個語調多變的朗誦者。他要能說出眉娘的浪,趙甲的狂;說出砲火在空氣裡的震盪,高官間幾句對話下的暗潮,和一句句充滿情感,在街頭巷尾久久迴盪的貓腔。
如果說,人類學概念在這之前之於我的精神收穫是「被動地消除焦慮和執念」,那跨物種人類學就是種「主動的豐盈喜悅」。閱讀《生之奧義》的過程就是這樣,一直迸出驚喜火花,重新認識了這世界的同時,又有種好難以說明的快樂和感動。
從1942年回溯,會場展出每年的代表性得獎作品。明明該是道時光迴廊,我看見更多的卻是跨時代的普同,人們眼裡的情緒,鏡頭下的事件,近百年竟如一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就是在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之後的其中一位退役的軍官的故事。 故事內容 這是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說:《歲除》也收錄於他的《臺北人》小說集裡。歲除也稱為「除夕」或「除夜」,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除舊更新的意思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讀了蔣亞妮的散文新作《土星時間》。 本來應該更早讀完這本書,但台北書展帶回來的書實在是太多,所以就隨手看哪本書在箱子裡最上面就先讀,直到這幾天覺得有些自己想讀的書要先找出來先讀,才把壓在箱底的《土星時間》翻出來。 在文學的世界裡浸泡久了,就會意識到一個“同代人”的概念,同使用華文閱讀和寫作,時間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一個中國年輕人年輕人,W,在南太平洋島國獨自經歷封鎖、生病、蕭條、戰爭陰雲的愛情故事。全球疫情還未消退,戰爭陰雲又起。他們如何應對危機?如何能夠在一起?這是靈與肉激烈衝突的愛情故事,也是新移民文化碰撞的故事,也是普通中國人自2011年以來預測中國局勢並選擇命運的故事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這本書是第六屆金車奇科幻文學獎的首獎作品,而我要說,這完全是實至名歸,因為這本真的非常精彩。 故事涉及國家的興衰,一位拋棄繼承的領主長女,在外地自我放逐十年之後回到故國,擺在眼前的是自己過去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也許不是她的行為,但人就是會這樣解釋。 但就是這一點很重要,人是由自己的過去定義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就是在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之後的其中一位退役的軍官的故事。 故事內容 這是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說:《歲除》也收錄於他的《臺北人》小說集裡。歲除也稱為「除夕」或「除夜」,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除舊更新的意思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讀了蔣亞妮的散文新作《土星時間》。 本來應該更早讀完這本書,但台北書展帶回來的書實在是太多,所以就隨手看哪本書在箱子裡最上面就先讀,直到這幾天覺得有些自己想讀的書要先找出來先讀,才把壓在箱底的《土星時間》翻出來。 在文學的世界裡浸泡久了,就會意識到一個“同代人”的概念,同使用華文閱讀和寫作,時間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一個中國年輕人年輕人,W,在南太平洋島國獨自經歷封鎖、生病、蕭條、戰爭陰雲的愛情故事。全球疫情還未消退,戰爭陰雲又起。他們如何應對危機?如何能夠在一起?這是靈與肉激烈衝突的愛情故事,也是新移民文化碰撞的故事,也是普通中國人自2011年以來預測中國局勢並選擇命運的故事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這本書是第六屆金車奇科幻文學獎的首獎作品,而我要說,這完全是實至名歸,因為這本真的非常精彩。 故事涉及國家的興衰,一位拋棄繼承的領主長女,在外地自我放逐十年之後回到故國,擺在眼前的是自己過去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也許不是她的行為,但人就是會這樣解釋。 但就是這一點很重要,人是由自己的過去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