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注意
基本上我不是歷史相關人文學科出身,也沒受過相關學術教育,此筆記單純僅個人興趣。
為了把這筆記盡量完整,我在聽完講座之後還花了2小時去把作者的這篇相關的文獻翻出來快速大略看一遍,把想要的內容加入筆記中作為補充,所以筆記當中有不少部份是論文內容的複製貼上。
由於一些專有的社會學科名詞太不親民(?),所以什麼社會對女性限制什麼心理外觀轉變之類比較複雜的論述我就沒收錄在筆記中,有興趣的請自己翻論文吧。
專題部份的官方介紹
專題名稱:臺灣閩籍女性內在穿著的經歷與看法--以40位耆老的口述作為主要論述內容
主講人:葉立誠(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時間:2023年2月23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官方給的內容簡介:
在「臺灣服裝歷史文化」領域中,針對「內在穿著」議題,受限於私密、害羞與隱晦等因素的限制下,要能廣泛且深究其意,實屬不易。然而,「內在穿著」此一議題,所涉及的不只是那單純、獨立、隱密的一件衣物,它還牽動到外顯的服儀,並且緊密環扣「時代」、「他人」、「個人」彼此之間的關聯。相信藉由多位耆老陳述自己生命歷程的內著經歷及看法,將能有助於我們,就臺灣服飾穿著歷史文化的事實與意涵獲得理解。
筆記部份
西方學術早期就已經將女性內衣做為重要議題,相關討論也大量被刊登在國際期刊。相較之下,台灣對於服飾歷史甚至女性內衣的發展文獻稀缺。
該研究從2014年開始,主要訪談40位出生日治時期 1921-1938 年出生的女性長輩(現在2023年換算,這些受訪者也大概95-102歲了)
算起來有部分是完全受日式教育,有部分則是國小就受到國民政府教育,但換算年下來受訪者的母親應該都有受到日式教育。另外受訪者除了本省,也有外省。
備註: 1895年至1945年為台灣的日治時期
中式傳統肚兜的式微與轉變
吳麗娟致力研究肚兜的藝術,在她肚兜研究中有提到在第二世界大戰前 (1939年之前),台灣祖母輩以及小孩子身上都穿著肚兜,之後肚兜才日趨沒落。
40 位當中有穿過中式傳統肚兜的有 7 位,大部分受訪者都會提到她們的奶奶那輩都有穿肚兜,在她們奶奶當時肚兜當內衣穿,天氣熱的時候在自家房內也會單穿,也有只穿肚兜做事,但外人來就會趕緊穿上外衣。
受訪者都表示肚兜是過時的服裝,只有他們的阿嬤那一輩平時有穿。大部分受訪者孩提平日不太穿,卻看過其他小孩平常穿著是肚兜,另外她們有些人自己也會製作簡易肚兜。
注意的是,對受訪者來說,傳統中式肚兜(有刺繡等裝飾)跟簡易型肚兜布不一樣。她們老一輩仍認為肚兜是能夠保護肚子,預防風寒。
在台灣簡易肚兜都出現在1930後-1950後為高峰,直到1960仍有。主要原因是二次大戰時期(1939年至1945年),大環境經濟不佳,布料也不易取得。
以前簡易肚兜也有用喪事發送的白布做成內衣褲給小孩穿,認為穿了能平安長大,另外也有染布業者把白布染色。早期內衣都是竹紗、麻,穿起來很涼,內衣的口袋也是女性自己縫上。當時年代大多婦女都會自己做衣服,不論經濟良好或窮困,內衣幾乎都是自己手工縫製。
不過傳統式肚兜在嬰幼兒的誕生禮儀仍有出現,例如滿四月收涎、以及之後的抓週會出現肚兜。至今仍有成衣業者製作肚兜販售,可見盡管肚兜已不再是平日穿著,但仍在傳承文化當中保留下來。另外肚兜也在婚禮出現。
早期台灣漢人的服飾中,略提及肚兜在過去生活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中,台灣的男女老幼都以此為貼身衣物。
因此過去婚嫁制度嫁妝當中得準備多套的內衣,就包含了肚兜,過去大多為女性親自手工縫製,另外男方也會準備[子婿兜(女婿兜)],但在訪談阿嬤她們的年代,婚嫁準備的肚兜雖然少數人有穿過,但大多並不會穿上,僅是儀式上象徵祝福。
例如子婿兜,有些準備上就只是一塊多角形的紅布,連穿都沒辦法穿。在當時阿嬤她們有人村莊是共用一個傳統肚兜作為婚嫁儀式時的用品,甚至也有阿嬤的婚嫁經驗上,準備一個紅包,上面寫肚兜兩個字做為替代。((該怎吐槽,超級隨便XDDD))
另外源於福建閩南一帶的風俗,台灣小朋友的肚兜上過去經常刺繡[卍]符號,作為一種祈福。
訪談上幾乎一半以上阿嬤最多看到的傳統肚兜,其實是廟宇活動常出現的八家將或乩童所穿著的,特色肚兜有刺繡太極八卦圖。
去查作者原文裡面的內容補充
>據吳麗娟(1992)指出,在論及婚嫁的台灣習俗中,女方陪嫁的嫁妝裡,要準備六到十二套內衣。因為內衣在傳統習俗中代表財庫的象徵意義。
另外,新娘要特別為新郎準備一件「女婿兜」,也要準備許多不同花紋的肚兜,作為回贈或是答謝親人的禮物,同時要送給公婆各一件,表示祝福,意思為「兜財」。
除此之外,嬰兒從出生後四個月開始也會使用肚兜,通常都是從外婆家縫製好送過來。女方對於女兒生下孩子,必須要贈禮的習俗是相當重視的,所以準備親手縫製的肚兜,除了是表示喜氣和保平安之意,也是因應傳統規範的制度,讓男方知道女方很關心女兒的生活。
所以,我們可以從傳統習俗中得知,肚兜這種傳統式的內衣與小孩和婦女的關係甚為密切。
但日本人知道台灣人穿著肚兜的習慣,覺得背後涼涼的,而且直接跟外衣貼近,容易弄髒外衣不衛生,所以都教當時的台灣人不要再穿肚兜,也因此肚兜逐漸式微變成背心內衣為主。背心內衣可以常換洗,這樣外衣就可以不用穿一次就換,以前人穿內衣除了吸汗、衛生,也能減少洗外衣的次數。
換算年代,受訪者的母親都受過日本教育,也因此幾乎不太會給兒女(受訪者那一輩)穿肚兜似乎也不意外。
從背心內衣到束胸行為
40位阿嬤當中有30位穿過背心內衣,大多是從青春期開始發育,母親教導要穿上。另外10位雖然沒穿,但也知道背心內衣的存在。可見當時的阿嬤都是以背心內衣作為主要內衣。
背心內衣的出現從日治-民國都有。主要是白色無袖、寬鬆不強調身型。在當時這種內衣已經可以在街上就能買到,也有人是自己縫製。
在當時日治時期的教育,對於縫紉等家庭手工教育著重,也會對學生教導日常衣著、衛生等知識,這種教育也慢慢改變並支配了當時人民的穿著。當時的日本教育也會教導學生如何裁縫簡易式的洋化背心內衣。
受到日本教育的母親大多不再穿著肚兜,也讓受訪人她們年輕就直接穿背心內衣。
日本此時也將洋服的概念帶入,一般教育體系之外也有出現洋裁私人補習班,強調教學與西方同步,教導如何製作西式的衣服,但這類補習班直到後面的民國政府推動紡織工業才開始大發展。
一方面是日治時期對於女性的縫紉技術在學校都會有教育,許多女性在當時都能學到縫紉既能自行縫製衣服。另一方面是到了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學校教育及社會對於女性縫紉技術不再那麼要求(過去是婦德標準),縫紉也不再限於女性。
國民政府的學校教育對於技術性的課程比重非常少,關於女子的技能訓練、以及女子學校體制在中央政府來台早期是不具規模與不被重視的,在訪談中,從中央政府遷台後才開始就學的受訪者表示,在她們就讀國小與國中階段,實際上接觸裁縫課程的機會並不多,學校的家事課程或是藝能課程,主要教導的是簡易的拿針線、縫補衣服與鈕釦,或者是繡花技術,但無法學到製衣的程度。
於是,在光復後就學的婦女,身上多半穿著母親在日治時期間習會縫紉技術所縫製的衣服,女性的內衣更是如此。
此時政治因素杜絕進口日本書,婦女也無法親易得到教導製衣的日本雜誌,此時若想要學習更好的西方縫紉技術,大多只能在專科學校或是外界的洋裁私人補習班,也因此促成了國民政府時代洋裁補習班的盛行。
束胸
束胸行為主要也是母親指導,要將發育完成的胸部壓平藏起來,以符合當時保守價值觀,整個社會利用羞恥感以及醜態感,讓當時的女性自發式的束胸。束胸也從日治時期延續到民國。
束胸所用的長條棉布布料,也有人使用日治時期軍人的綁腿布。生產完用的束腹也是棉布,而束胸往往直到結婚生子,為了哺乳才停止。(綁著胸部也不方便餵奶)
不過在鄉下由於勞動需求,很少人束胸,沒人在注意胸部,穿著一般小背心樣子也不會讓人注意,不需要特別束胸。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受過日式教育的婦女,有的人從年輕到現在都不穿著西式胸罩。
手工訂製胸衣的穿著與發展
手工訂製內衣與西方的束腹並不相同。
西方的束腹只有在腹部,而且沒有胸罩,是穿在內衣外面。
手工訂製內衣則是依據不同年代略有改變。
手工訂製內衣則是有一半的阿嬤有穿過,這種內衣主要是因為為了身材外觀好看,也有不少是為了穿旗袍而訂製。在當時這種訂製內衣並不便宜,大多屬於經濟環境比較富裕的人家才能做的消費行為,居多女孩與婦人還是穿著自製簡便的背心式內衣為主。
在訪談過程裡發現,無論是本省外省的婦女,都有訂製手工內衣的經驗,其中有的人是想要藉此衣服雕塑身材,有的人則是追求當時的流行而去訂作,有的人則是看過自己的母親曾經穿過,並且告訴她長大後可以去訂作這樣的衣服。
手工訂製內衣出現時期主要在1950中~1960後為主,大量外省族群的加入、與美軍駐守來台,為台灣社會注入更為新潮與多元的服裝。穿著的女性多是婚後,尤其是生產完後身材變形。
有別於前述的遮蔽藏乳房的束胸行為,為了顯露身材的手工訂製內衣,都是自己決定的,她們也清楚穿上這樣的內衣,胸部的形狀就會明顯起來。
背景原因是1950年,美國開始協防台灣的時期,許多美國及中國帶來的文化影響成為流行指標,另外國民政府將許多人由中國來台灣,也將一些縫製技術帶過來。1950年代發展重點工業,紡織也是其中的重點之一。
1920年代起,中國上海是引領時尚的主要大城市,旗袍以及梳頭化妝等打扮,以及有著洋福縫製技術的男女師傅,也隨著國民政府遷台而來,縫製不限女性,有許多男性開店販售、製作女性衣服。對當時在中國已有一定經濟的女性,早已接觸西式內衣與胸罩。對當時來到台灣初期則是因為時局經濟受到限制,衣著無法和年輕時相比。
由於當時媒體與知識分子的宣導,還有許多婦女現身呼籲,讓中國當時的束胸行為逐漸消失。但這項運動並沒有傳播到台灣,也因此本省及外省女性對於胸部的隱蔽/突出與否會有差異。
就同一年齡層超過七十歲的婦女來說,台灣婦女看待自己的身體,內衣是禮貌、用來遮掩保護女性特徵的乳房。
但對於外省婦女,已經受到西方美學價值觀影響,認為西式內衣可以展現女性特徵的身體,也很習慣西式胸罩的內衣穿著。
而另外對於五、六十歲的台灣婦女來說,本省籍與外省籍婦女皆認為手工連身內衣與西式內衣—胸罩成為展示身體曲線美與時尚的重要服裝。
在1950一開始手工訂製內衣初期胸部只有一塊布,沒有胸罩,到了1960年才開始有胸罩的縫製加入。1970華歌爾品牌出現,也研發了在胸罩內添加輔助的胸墊襯托胸型。
製作旗袍執業的郝女士表示:過去婦女穿旗袍一定要穿內衣(胸罩)才能把胸部支撐起來,有些不習慣穿內衣,也會要求做旗袍的時候多縫製胸部內襯,讓乳房看起來比較明顯。
講者也有提到,事實上旗袍在日治時期之前(1930年代有照片)就已經在台灣出現,但是對比當時的旗袍相當寬鬆,並不會凸顯女性身材,推測旗袍被改良為顯露女性身材,是在西方文化影響下才出現的改變。
1960年之後,政府經濟政策推動下,台灣的紡織工業逐漸興起,加上國外盛行的女性胸罩樣式內衣,透過各種管道引進國內,此時國內也開始發展小規模的內衣量產工業。
1960年代末期,國際性的內衣廠牌,如黛安芬與華歌爾先後在台設廠,揭開台灣胸罩的量產時代。
到了1980年代,手工內衣也逐漸沒落,被成衣胸罩取代。1990幾乎降到谷底,僅剩下老顧客。少數活下來的業者則是轉型塑身內衣,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存在。(忘記筆記到底是哪家了,可能是蘿琳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