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澎湖南北寮的在地情-放緄、手炒花生

史料紀載,澎湖的開發治理最早可追溯到元朝。
然而,冬天幾乎可把人吹走的東北季風,不僅強勁又夾帶著鹽霧,加上土質淺又不易涵水的特性,讓早期原本專事於農牧的移民,面對的是艱困的生活環境,以及險惡環境下的各種現實磨難。今日,近百座的島嶼與岩礁,雖僅20個島有人居住。
但,歷經歲月的磨練,鑿刻在澎湖人骨子裡的,卻是挑戰大自然的勇敢與堅韌,展現在生活裡的是樂觀與創意,令人欽佩。
位在澎湖本島的湖西鄉北寮是當地非常典型的小漁村,全村男女老少幾乎均以「魚」為業。
皮膚黝黑,人稱強哥的老船長指著一簍簍邊緣吊掛著密密麻麻鉤餌的臉盆說,「從5、60年前,我們學會『放緄』後,全村人就一直靠著這樣的方法捕魚。」
他一笑,臉上擠滿歲月的痕跡,語氣裡卻滿滿都是驕傲。「這種方法雖然辛苦,卻對環境比較好,補到的魚賣相也好。」
當地人口中所說的「放緄」,其實就是指延繩釣法。和眾多捕撈漁獲的方法相較,延繩釣實在麻煩。除了事前的準備功夫,必須在幾百公尺,甚至數公里的主繩掛上分繩,最繁瑣的就是在分繩上一個個仔仔細細掛上鉤餌,繩子的數量、順序、放置都有一定的章法,為的是出海時能即時、順利地放下繩。
宛如釣魚的「願者上鉤」,讓全村,除了實際下海的捕魚人,事前、事後的繁複作業都必須仰賴大量的人力。
「所以囉,這裡很多人閒暇時就是幫忙整理魚線、『清緄』。」北寮媳婦笑瞇瞇地強調,「老弱婦孺」在北寮可都是非常有用的人。
「在這裡,我們全村的人都很忙,沒有閒置人口喔!」挺起胸,她咧嘴笑得開心。
與北寮相對的南寮,呈現的景觀則是迥然不同。為了在貧瘠的地面種植出農作物,尤其是對抗強烈的海風,當地特有的咾咕石,除了將「菜宅」圍起來外,從先民開始,就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方式,沿著農作物細心排好構築成保護的城牆,或是以芒草密密建構成阻隔的密網。
「這樣做,種植的土壤才不會被風吹走,菜也可以長得比較好。」
年逾七十的阿嬤看到遊人專注的目光,露出一雙眼眨了眨,很認真地解釋道。雖然,如今在南寮,已鮮少看到人採用這樣的古法種植。但,老人家仍堅持著日復一日地辛勤耕耘,並不厭其煩地教授給年輕的一輩作傳承。
而另一邊的南寮村民,還不畏辛苦地從海邊運來當地特有的細沙,放入鍋中,炒到一定的高溫後,再放入花生。「這樣炒出來的花生特別香脆,也特別好吃。」南寮風車有機農場老闆娘揮著汗,雙手不停歇地,邊炒邊說。「吃吃看。」
頂著豔陽下的高溫,她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很多人來,都說我們這裡的花生尤其好吃。」說完,換個手,她繼續不斷翻動鍋鏟。
澄澈的藍天中,南寮可利用的田地雖然不多。碧綠的棚架下,斗大的絲瓜耀眼地結實著。牛一步步向前,犁著田。
地瓜、花生、絲瓜,澎湖的三大農作物外,翠綠的蔬果,在這裡一吋吋地生長著。
量雖然少,但,南寮的人用心地培育著。一如幾百年流轉的歲月,澎湖人所展現出來堅韌與樂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