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投資策略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美國S&P 500指數走勢圖

美國S&P 500指數走勢圖

歷經2022年上沖下洗的行情,美股一進入2023年就開始了勢如破竹的反彈,去年跌得最深的科技和半導體類股,今年成為最強勢的板塊,帶動S&P 500和Nasdaq 100指數分別出現了9%和17%的漲幅。

不過,在2月中最新通膨數據公布後,伴隨著對通膨和Fed持續緊縮的擔憂,指數分別從今年高點回落了5~6%,於是,市場上的氛圍開始從春節後的一致看多轉為保守,和朋友交流的時候,也聽到一些「現在開始要跌了」的聲音。

從技術面來看,偏空的說法並非沒有根據,畢竟S&P 500指數這波的漲勢尚未突破去年8月的壓力區就轉折向下,短期來說,不但跌破頸線形成了一個M頭,還開始向下測試季線關卡,這些都是讓人無法太過樂觀的理由。

然而,如果你是一個被動投資人,面對這樣的盤勢,究竟是要抱牢持股,繼續當個「傻多頭」,還是要「聰明」一點,先減碼觀望一下,等到確認市場重回上升趨勢之後,再加碼進場呢?我想許多朋友都會為此拿不定主意。

如果回歸到被動投資的原則,其實就是花最少的時間,讓資金在市場中以指數報酬進行長期複利,並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心力用在對自己更重要,或是更有效率的事情上。

基於對美國市場長期正報酬的信念,我在美股主要採用被動投資,左側加碼的操作方式,讓大部分的資金能夠以最簡單不費心力的方式進行成長。同時,我也因此得以把「能夠用於投資」的時間專注於台股的研究和主動操作上,和美股相比,一方面沒有時差和生活作息的問題,另一方面取得資訊優勢相對容易。美股被動和台股主動的策略互相配合,也能夠達到一定程度風險分散的效果。

對於有正職工作,本業不是投資的朋友,這個最佳解可能是靠被動投資讓自己賺取長期的利潤,不要操主動投資的心,讓自己可以專心提升本業的收入。

你的想法不一定和我一樣,在指數波動大的時候,順勢進行加減碼的操作也完全可能產生更好的績效。但是,我們都必須謹記一點:投資策略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選擇都是有得有失。波段操作雖然可以讓你迴避掉一些下檔風險,但是如果指數突然像春節期間那樣飆漲,你也會喪失一大段來不及參與的漲幅。

在做出選擇之前,或許可以想想:你真的對大盤指數有一個「正期望值」,並經由回測證實的主動操作策略嗎?長期來說,這個策略有沒有辦法幫助自己打敗大盤,超越被動投資「買入並持有、定期定額」的績效?最後,這個策略所需要的時間心力,對你來說值不值得呢?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這也是投資這件事有趣的地方。但是,絕對要避免的是三心二意,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時候一下子採用被動投資,一下子又想進行主動操作,否則,你最後可能會發現,做多的人也賺錢,做空的人也賺錢,只有自己不明究理的賠錢了。

※ 被動投資懶人包:《一份被動投資的地圖
了解投資過程中常有的盲點與疑惑:《投資動動腦-關於投資的頭腦體操
※ 霍華.馬克斯經典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讀書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邊阿蒙
132會員
127內容數
像一粒野橄欖一樣從金融業漂流到海邊,興趣是探究接觸到的一切知識。希望陪伴大家一起成為聰明優雅的投資人,悠游世界、享受人生。
海邊阿蒙的其他內容
2024/08/01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2024/08/01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2024/07/26
登山時體驗到摸黑行進的挑戰,引發了一些對於投資的疑惑與思考。
Thumbnail
2024/07/26
登山時體驗到摸黑行進的挑戰,引發了一些對於投資的疑惑與思考。
Thumbnail
2024/04/28
投資的過程實際上比較像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做導航,雖然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確切在地圖上的哪一點,但透過我們持續的觀察、思考、推理,自然能夠不斷限縮自己定位的可能範圍。
Thumbnail
2024/04/28
投資的過程實際上比較像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做導航,雖然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確切在地圖上的哪一點,但透過我們持續的觀察、思考、推理,自然能夠不斷限縮自己定位的可能範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全球股市表現十分不錯,相信大家手中的部位有賺錢都十分開心。不論是AI帶動的科技股熱潮、通膨逐步緩解,或是聯準會終於暫停升息,在一波一波的利多消息放送之下,目前台股加權指數距離去年一月高點只剩下7%(去年最深跌至-32%),美股S&P500指數距離前高也只剩下9%(去年最深跌至-28%)。
Thumbnail
最近全球股市表現十分不錯,相信大家手中的部位有賺錢都十分開心。不論是AI帶動的科技股熱潮、通膨逐步緩解,或是聯準會終於暫停升息,在一波一波的利多消息放送之下,目前台股加權指數距離去年一月高點只剩下7%(去年最深跌至-32%),美股S&P500指數距離前高也只剩下9%(去年最深跌至-28%)。
Thumbnail
搭乘AI題材的順風車,五月美國大型科技股和半導體產業都有很不錯的表現,也連帶讓Nasdaq指數脫離盤整四月的盤整區間,一舉突破去年八月中創下的波段高點。觀察台股,也可發現沉睡已久權值股終於醒來,不再是早先大型股盤整,中小型股活蹦亂跳的情況。
Thumbnail
搭乘AI題材的順風車,五月美國大型科技股和半導體產業都有很不錯的表現,也連帶讓Nasdaq指數脫離盤整四月的盤整區間,一舉突破去年八月中創下的波段高點。觀察台股,也可發現沉睡已久權值股終於醒來,不再是早先大型股盤整,中小型股活蹦亂跳的情況。
Thumbnail
經歷2022年上沖下洗的行情,美股一進入2023年就開始了勢如破竹的反彈,去年跌得最深的科技和半導體類股,今年成為最強勢的板塊,帶動S&P500和Nasdaq 100指數分別出現了9%和17%的漲幅。
Thumbnail
經歷2022年上沖下洗的行情,美股一進入2023年就開始了勢如破竹的反彈,去年跌得最深的科技和半導體類股,今年成為最強勢的板塊,帶動S&P500和Nasdaq 100指數分別出現了9%和17%的漲幅。
Thumbnail
「現在的市況很不好,我是不是該先賣掉呢?」 「今年進場後已經賠了很多,要不要先停損觀望一下?」 「現在先賣掉,等到明年股市比較穩定再買回來,免得一直跌下去,這樣不是比較好嗎?」 9月接近尾聲,台股和美股主要指數不是破底,就是再度逼近前低,最近朋友圈慢慢開始出現一些這樣的疑問。 如果說上個月市場上的觀
Thumbnail
「現在的市況很不好,我是不是該先賣掉呢?」 「今年進場後已經賠了很多,要不要先停損觀望一下?」 「現在先賣掉,等到明年股市比較穩定再買回來,免得一直跌下去,這樣不是比較好嗎?」 9月接近尾聲,台股和美股主要指數不是破底,就是再度逼近前低,最近朋友圈慢慢開始出現一些這樣的疑問。 如果說上個月市場上的觀
Thumbnail
利率的調升、聯準會的縮表計畫,意味著多頭行情的結束,美股也迎來 2020 年新冠疫情崩盤後,再一次的衰退。美股三大指數也從去年底的高點到現在有近 20% 的跌幅,ETF 這種指數型商品的價格當然也是套房住好住滿,讓被動投資再次受到考驗。現在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Thumbnail
利率的調升、聯準會的縮表計畫,意味著多頭行情的結束,美股也迎來 2020 年新冠疫情崩盤後,再一次的衰退。美股三大指數也從去年底的高點到現在有近 20% 的跌幅,ETF 這種指數型商品的價格當然也是套房住好住滿,讓被動投資再次受到考驗。現在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Thumbnail
從2022年初開始,美股市場進入了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修正。年初至今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近20%、標普500指數下跌了約11%。市場上利空消息不斷,FED升息、縮表政策反覆及俄烏戰爭帶來的原物料價格波動讓投資人看不清未來經濟發展的前景。 長期投資 這時要拿出我們的另一個武器:判斷市場週期。 市場週期
Thumbnail
從2022年初開始,美股市場進入了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修正。年初至今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近20%、標普500指數下跌了約11%。市場上利空消息不斷,FED升息、縮表政策反覆及俄烏戰爭帶來的原物料價格波動讓投資人看不清未來經濟發展的前景。 長期投資 這時要拿出我們的另一個武器:判斷市場週期。 市場週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