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點理解知識設計的意義了。 「知識設計」之所以持續研究如何降低視覺疲勞或認知負荷,是期待能夠加溫柔地去傳遞知識,屬於設計裡的非暴力溝通,比起追求知識表達,更加追求用戶體驗 —— 我不要我覺得,我要你覺得。 再多次實作後,我越來越明白自己想做什麼:比起展現自我觀點,我更想聆聽知識要表達什麼、用戶需要什麼、接著透過適合的設計將它展示出來,好好地傳遞給用戶。
以前聽過設計是一種符號,是一種溝通語言,最近參加活動,我才理解到「語言」的意義。
最近在製作圖解明信片,它可以採用的配色細節超過我過去的認知。( 應該說,我明明就不是平面設計師,到底為什麼在做平面設計 )
以前我製作簡報或圖卡時,會使用網路上的圖標,但頂多小小修改上面的填色,或直接選擇適合的顏色;當自己繪製圖標時,所有的圖標填色,可以自己掌握——自由度越高,困難度越高。
這次製作明信片有主題,因此顏色有限制,這導致從草稿到上色完成,花了比預期更多的時間,草稿與上色時間比可能是1 : 3,這讓我困惑,這麼做有意義嗎?
我曾跟學員說,做簡報更重要的是內容,而非設計,那麼,專研設計、調整細節有意義嗎?又或者應該去大量產出知識、去傳遞,那樣更加地符合我的工作內容呢?
在幾次修改到最後完稿的過程中,我終於理解到:
我不是在做簡報,我沒有要傳達強而有力的觀點(Power Point),沒有要拋出各種證據、依據、數據砸暈用戶,引導用戶去做某件事,而是要給用戶一份禮物(Present),讓他能夠更舒服、更好理解一個專業或知識。
我有點理解知識設計的意義了。
「知識設計」之所以持續研究如何降低視覺疲勞或認知負荷,是期待能夠加溫柔地去傳遞知識,屬於設計裡的非暴力溝通,比起追求知識表達,更加追求用戶體驗 —— 我不要我覺得,我要你覺得。
再多次實作後,我越來越明白自己想做什麼:比起展現自我觀點,我更想聆聽知識要表達什麼、用戶需要什麼、接著透過適合的設計將它展示出來,好好地傳遞給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