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一口井。

一口並沒有多深的井。

一口隨時都能再來和離開的井。

在井外,是遼闊無邊的世界。

充滿無限的可能性、無論朋友、家人、愛人,還是路過的陌生人,每個都可能會是你未來道路上的一抹風景。

你可以自由的探索那個世界,直到生命的燈火燃盡為止。

無論是誰,被說到這裡,心裡多少會有些許悸動吧?

但只有我例外,也只有我是個例外。

在井內,是封閉狹小又陰暗潮濕的「家」。

唯一的風景只有透過井內望出去的藍天、草,黃昏,以及黑夜。

除了偶爾變天下雨或下雪之外,這般風景從來沒有變過。

我的世界只需要如此,並不需要過多的可能性。

在這口井內,我並不會餓死、渴死、冷死、淹死,有某個存在會幫我處理好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除此之外,生存所不必要的一切我都不需要。

無論家人、朋友、愛人、陌生人,我任何生物都不想要見到。

我總是面無表情……大概吧?

畢竟我從未照過鏡子,只是用手撫摸自己臉孔時,感覺臉頰上的肌肉幾乎不曾動過罷了。

反正我也不需要「表情」,那種生存之外的東西,對我來說太過奢侈,也沒有必要。

一切都只是為了不斷生存,卻也不知道為何要生存。

如果走出井的話,或許我會在不斷地找尋答案的過程中找到答案,然後在得到滿意的答案後,安安穩穩的死去。

也有可能我浪費了一生追尋答案,仍然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最後在庸庸碌碌中死去。

更有可能我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就因路途中的意外死去了也說不定。

無論如何,那都是在我會踏出這口「井」的前提之下做的假設。

若我不曾踏出過這口「井」,我永遠都不會有答案。

「這樣就好,只是為了生存而生存,或許生存本身就不需要意義吧?」

這是在井中的我,為了安慰自己而編造出來的答案嗎?

還是這樣的答案只是我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所能做出最能說服自己的答案呢?

這樣的話,我就根本沒有必要踏出這口「井」了。

這是我不斷重複各式各樣無聊思考的第18452天,也是我在這口井度過的日子。

當我一有意識時,我就出現在這口井了。

在第一天,我就曾嘗試爬出這口井。

但我在爬到中途的時候,就自動返回了這口井了。

沒有任何人、物體,不可抗力的影響,我只不過是自願的不離開這口井罷了。

在第二天清晨,這口井總會憑空出現生存所需的物品。

而當下雨、下雪時,這口井上頭總會有看不見的東西阻擋住雨水和雪。

可在某天,我曾經嘗試爬到離出口最近的地方,朝外頭伸手。

我並沒有摸到任何物品或看不見的東西,可以很順利的離開這口井。

所以我原路返回,重新回到這口井中,畢竟我隨時都可以離開。

「也可以選擇不離開……對吧?」

我對著空無一人的空氣低語,想當然並沒有任何人、生物、聲音,會回答我的低語。

而我的嗓音在自己聽來,早已因為不常使用而變得沙啞難聽。

可我並不在意,只是重新躺下望著井上方的滿天星星發楞。

我對於我的一切都不需要任何合理的解釋,我只不過是想活在這口井中罷了。

(圖片作者:https://www.pixiv.net/artworks/9441022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六星的沙龍
7會員
202內容數
這些是我平時抒發自我情緒,順便累積個人寫作經驗的小故事。 如果喜歡的話,歡迎訂閱!
六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本文探討一種獨特的思考模式──「兩面論證」,並反思其利弊。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透過考量事情的最壞和最好結果來做決策。文章並延伸至人生哲學層面,探討個人價值觀、意義與死亡等議題,並提出「我即意義」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一種獨特的思考模式──「兩面論證」,並反思其利弊。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透過考量事情的最壞和最好結果來做決策。文章並延伸至人生哲學層面,探討個人價值觀、意義與死亡等議題,並提出「我即意義」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2025/03/23
車禍導致腿部骨折住院的過程中,與一位怪異少女相遇的故事。兩人因緣際會下展開對話,揭開了少女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
2025/03/23
車禍導致腿部骨折住院的過程中,與一位怪異少女相遇的故事。兩人因緣際會下展開對話,揭開了少女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晚清的奇幻股市。今天,要來談談我們熟悉的「股權交易市場」和「有限責任公司」是怎麼出現的。要追溯這些金融發明,得回到冒險家的黃金時代——一個船隻在海上航行風險極大的年代。 古代的航海難題:風險分擔的必要性 在古老的時代,船隻在大海中會面臨沉船、風暴與海盜等危險,還可能有修繕、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晚清的奇幻股市。今天,要來談談我們熟悉的「股權交易市場」和「有限責任公司」是怎麼出現的。要追溯這些金融發明,得回到冒險家的黃金時代——一個船隻在海上航行風險極大的年代。 古代的航海難題:風險分擔的必要性 在古老的時代,船隻在大海中會面臨沉船、風暴與海盜等危險,還可能有修繕、
Thumbnail
今天,你看盤了嗎? 擠上捷運,打開手機,卻發現左右乘客都在看股票,這似乎是台股大好的榮景。但,你能想像在晚清時期,股市竟然是在人來人往的上海茶樓進行的嗎?沒錯!在一個沒有證券法、公司法、甚至連基本的財務披露都缺乏的時代,投資者膽戰心驚,猶如大冒險。 我們來說說晚清股市的小故事吧!(你可能還難以想
Thumbnail
今天,你看盤了嗎? 擠上捷運,打開手機,卻發現左右乘客都在看股票,這似乎是台股大好的榮景。但,你能想像在晚清時期,股市竟然是在人來人往的上海茶樓進行的嗎?沒錯!在一個沒有證券法、公司法、甚至連基本的財務披露都缺乏的時代,投資者膽戰心驚,猶如大冒險。 我們來說說晚清股市的小故事吧!(你可能還難以想
Thumbnail
▋製程中的浪費=成本增加=碳排放增加 在碳有價的時代,上一篇文中提到的包括庫存、庫存報廢處理、電力、採購銅錠、產能損失、不良品及處理等成本的增加,同時也代表碳排放量及可能產生碳費的增加。在製程中的種種浪費,包括過量生產、庫存、等待、動作、搬運、過度加工、不良產品等浪費,都會造成成本的增加。
Thumbnail
▋製程中的浪費=成本增加=碳排放增加 在碳有價的時代,上一篇文中提到的包括庫存、庫存報廢處理、電力、採購銅錠、產能損失、不良品及處理等成本的增加,同時也代表碳排放量及可能產生碳費的增加。在製程中的種種浪費,包括過量生產、庫存、等待、動作、搬運、過度加工、不良產品等浪費,都會造成成本的增加。
Thumbnail
這次來到桃園市中壢區的「壢小故事森林 Zhongli Forest Story House」,園區位在中壢國小附近,由三棟日式建築物組成,日治時期是教職員的宿舍,於民國104年被政府列為歷史建築保護。 後來由政府整修再規劃,將這裡定位成親子教育空間,園區內目前有三個館區:讀讀小茶屋、故事憨仔店及御
Thumbnail
這次來到桃園市中壢區的「壢小故事森林 Zhongli Forest Story House」,園區位在中壢國小附近,由三棟日式建築物組成,日治時期是教職員的宿舍,於民國104年被政府列為歷史建築保護。 後來由政府整修再規劃,將這裡定位成親子教育空間,園區內目前有三個館區:讀讀小茶屋、故事憨仔店及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