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展覽重點書|劉倩帆《海邊的森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聽說只要觸摸石頭或泡在鮮紅的湖水中,就能見到你最渴望的東西。」

窸窣聲,小得像鞋底沙粒的尖叫聲,半透明的哭聲,爬滿這部短篇集中的每一個故事。它們唱和彼此,甚至暗中跨越書頁,繁衍增生。

〈序〉以一連串空鏡頭描述某女子從都市出走到山林的過程(也預示了後面短篇的場景,請看完全書再回來探索),不過她只出現了五格。看神情、儀態便會明白,她不歡迎外人的窺探。不是為了在預先架設好的鏡頭前坦露自身而來,是為了採取只關乎她自身精神世界的行動。

〈序〉

〈序〉

另外五個短篇都有夢的質地。

〈滿月〉敘述沙雕和女子在男主角心中誘發的築巢夢,與其崩解。〈迷路〉和〈無所事事〉成對,分別描述一名和一組女子闖入疑似有超自然力量的詭異山區,成為落難者和解救者。〈野狗〉是劉倩帆招牌的戀愛變身譚。〈鹿的夢〉描述水中虛幻的鹿影成為實相,展開反向的出走──自山林前往都市,結尾的安排讓這個短篇本身,也讓整本短篇集形成漂泊的循環。

〈滿月〉

〈滿月〉

〈滿月〉

〈滿月〉

〈迷路〉

〈迷路〉

〈迷路〉

〈迷路〉

而「掬起」,是幾乎貫穿每一個故事的催眠手勢,象徵核心。

〈滿月〉裡的女子將一把沙倒入男子手中,開始建構他們的巨大沙堡。〈迷路〉的女子也許心中有所求,才掬起鮮紅的湖水;接著她捧起河水中的臉孔,看著它在手中變幻成自己的臉;然後她在某空屋的浴缸裡撈起一朵花,心願似乎以一種恐怖童話的形式實現了。〈野狗〉當中雨後的那艘船,不也捧著睡醒的女子?

〈無所事事〉

〈無所事事〉

〈野狗〉

〈野狗〉

〈野狗〉

〈野狗〉

〈鹿的夢〉

〈鹿的夢〉

那些行動是珍愛的表現,是自我的確認,同時也幾乎是一種預先悼亡:你掌心之物不論是固態或液態,最後都會像氣體般逸散無蹤。沿途的美都會在那一刻褪色成詛咒。最糟的是你可能會忘記如何鬆手。

作畫方面,劉倩帆不追求端正形貌、物件具重量感的鉛筆畫,以及漠然遠望、經常將人物融進風景的構圖策略,創造出一種視覺的氤氳,和前一段提到的「氣體性」敘事應和。例如〈滿月〉的情緒高潮,只畫了女主角的背影和發光物浮沉於浪間,那是和諧寧靜,但完全把男主角排除在外的風景。例如〈迷路〉的女主角受到烏鴉叼的發光物牽引,走向她的歸宿(像是〈滿月〉的變奏),最後的異變場景不像典型恐怖漫畫那般彰顯怪誕,只以種子抽芽的植物圖像取代,女主角的下場甚至要等到姐妹篇〈無所事事〉才會揭曉。

雖然節制,但沒有什麼情緒或意念結冰,永遠儲放在敘事的海平面下。它們反而都昇華成霧氣,沾濕、弄糊一些事物,隨後大剌剌地散去。一度濕漉的物體在充足的日照下迅速乾燥,也雀躍地往風化裂解的下場跨出一大步──劉倩帆捕捉的,是這種和日光嬉戲長大的陰邪,發生在空曠處的毀壞。亞熱帶讀者應該可以立刻指認出來,同時感覺到汗濕布料黏住皮膚的熟悉和不快。

|作者簡介|

劉倩帆

高雄人,1988年出生,法國貝桑松美術學院學士畢業,《波音漫畫誌 BO_ING COMIX》共同創辦人。現居台南,專注在插畫、漫畫及手繪動畫創作,作品常見於雜誌、週刊、宣傳海報。曾為兒童報繪製插畫,也曾替饒舌歌手、詩人創作過動畫影片。

除了於網路上發表作品,也獨立出版個人漫畫。受歐洲獨立漫畫啟發,喜愛沒有規則的漫畫形式和樸拙的畫風,靈感多來自電影、書籍、日常小事,與夢境。作品曾被收錄於斯洛維尼亞《Stripburger》漫畫雜誌及《CCC 創作集》。

喜歡半夜四點睡、也喜歡早晨的陽光,夢想是住在離海不遠的森林裡,每天都能看見海面上的日出。

IG: cfan.liu

|書籍資料|

尺寸:17 x 23 cm

頁數:156頁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出版時間:2023年3月

* 隨書附兩張跨頁海報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利用網店


本書出版紀念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ngasick的沙龍
474會員
309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Mangasi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樹怪》 從F的河流 伸延至另一個F 整條溪流都滿佈分支 (都滿佈分支) 從高處望過去那像樹怪的手 會吐絲的嗎? 吐絲起來比蜘蛛快 我想:要是擲出的搖搖 有這樣利落乾脆 便不用一直繞圈子 樹影都是變化莫測的 昨日立竿的影 今天跑去了追風 (都竹籃打水了!) 《沉默的獸
Thumbnail
《小樹怪》 從F的河流 伸延至另一個F 整條溪流都滿佈分支 (都滿佈分支) 從高處望過去那像樹怪的手 會吐絲的嗎? 吐絲起來比蜘蛛快 我想:要是擲出的搖搖 有這樣利落乾脆 便不用一直繞圈子 樹影都是變化莫測的 昨日立竿的影 今天跑去了追風 (都竹籃打水了!) 《沉默的獸
Thumbnail
「咕嗚叩叩叩、咕嗚叩叩叩⋯」這,應該是五色鳥的聲音 張開眼睛,炙烈的光線,瞬間湧入,舉起手掌放在額頭上,瞇著眼適應著四週,右嘴角的沫水提醒我,剛剛睡著了。 遠處轟鳴落響的瀑布聲,偶爾混雜著同事的嘻笑聲。 從折疊躺椅站起來,把書放在椅子上,移動椅子閃避陽光的直視,往下的目光,注意到樹幹靠進板根處,有塊
Thumbnail
「咕嗚叩叩叩、咕嗚叩叩叩⋯」這,應該是五色鳥的聲音 張開眼睛,炙烈的光線,瞬間湧入,舉起手掌放在額頭上,瞇著眼適應著四週,右嘴角的沫水提醒我,剛剛睡著了。 遠處轟鳴落響的瀑布聲,偶爾混雜著同事的嘻笑聲。 從折疊躺椅站起來,把書放在椅子上,移動椅子閃避陽光的直視,往下的目光,注意到樹幹靠進板根處,有塊
Thumbnail
「聽說只要觸摸石頭或泡在鮮紅的湖水中,就能見到你最渴望的東西。」 窸窣聲,小得像鞋底沙粒的尖叫聲,半透明的哭聲,爬滿這部短篇集中的每一個故事。它們唱和彼此,甚至暗中跨越書頁,繁衍增生。
Thumbnail
「聽說只要觸摸石頭或泡在鮮紅的湖水中,就能見到你最渴望的東西。」 窸窣聲,小得像鞋底沙粒的尖叫聲,半透明的哭聲,爬滿這部短篇集中的每一個故事。它們唱和彼此,甚至暗中跨越書頁,繁衍增生。
Thumbnail
你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模樣?你眼中的世界,是你渴望的投射,意念的顯化,經驗的抒情,是你所相信的一切。《流浪的島》是我邀請五位插畫家合作的圖文書,書裡集結了五篇獨立故事,讀者跟隨小郵差的腳步神遊了雲海上流浪的島。五位畫家以各自的風格呈現對這個神秘世界的想像。
Thumbnail
你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模樣?你眼中的世界,是你渴望的投射,意念的顯化,經驗的抒情,是你所相信的一切。《流浪的島》是我邀請五位插畫家合作的圖文書,書裡集結了五篇獨立故事,讀者跟隨小郵差的腳步神遊了雲海上流浪的島。五位畫家以各自的風格呈現對這個神秘世界的想像。
Thumbnail
「跟著星圖 /迷航/我又見到光點 /微啟,微閉 /咬著字句......」迷茫那年所寫,每天工作結束便切換到自己的宇宙,在時空的橫切面劃一刀縫隙,星夜流淌如蜜。剛好追了《獵魔士》,多麼喜歡它的世界觀:宇宙間有「混沌能量」,而女巫、精靈這樣的存在可以控制它
Thumbnail
「跟著星圖 /迷航/我又見到光點 /微啟,微閉 /咬著字句......」迷茫那年所寫,每天工作結束便切換到自己的宇宙,在時空的橫切面劃一刀縫隙,星夜流淌如蜜。剛好追了《獵魔士》,多麼喜歡它的世界觀:宇宙間有「混沌能量」,而女巫、精靈這樣的存在可以控制它
Thumbnail
  讀劉宸君的《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時,發現有些書不能太仔細閱讀。太仔細讀,會太痛。   讀這本《臺灣漫遊錄》,有時候也不能太仔細閱讀。太仔細讀,會太餓。   真的是描寫食物相當精彩的小說啊。但為了不要喚醒好不容易哄睡的那隻肚子裡的妖怪,我還是別想食物,想想別的吧。
Thumbnail
  讀劉宸君的《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時,發現有些書不能太仔細閱讀。太仔細讀,會太痛。   讀這本《臺灣漫遊錄》,有時候也不能太仔細閱讀。太仔細讀,會太餓。   真的是描寫食物相當精彩的小說啊。但為了不要喚醒好不容易哄睡的那隻肚子裡的妖怪,我還是別想食物,想想別的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