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臺灣人此生必做這三件事:「登玉山、泳渡日月潭、單車環島」,為什麼呢?我猜也許是三件事都有一定的難度,不是想做就可以馬上做成,而是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可能達到目標。我想做這三件事最主要的意義在於可以真實的感受臺灣這片土地的美好,知道自己家鄉的美麗。登玉山,我們家是在開始喜歡上爬山後東爬西爬後的第五年(2017年)後登上玉山。泳渡日月潭?嗯,我們都不愔水性,還是算了。單車環島,我們常常租腳踏車從內湖美堤站騎到淡水金色水岸再返回,但也沒厲害到可以騎車環島。記得2017年我和另一半、國小四年級的威、與六年級的亮站在玉山山頂俯瞰山下那天是個陽光普照的大景,群山就在我們的腳下,我心中在想:「如果要選個專長,我們家這兩個小子的專長大概就是走路吧,他們真的還滿會走、耐走的。」耐走的原因是:亮與威從小就被我們帶去爬山。
記得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去阿里山三天二夜的旅遊,回程的那天早上,是個陽光普照的天氣,心想前一日傍晚經過的塔塔加遊客中心附近好像有條步道可以走走,趁著時間還早,就往回開到停車場停好車,停車場對面就有條柏油路,便走了上去,上去看到一棵大鐵杉,續往上離開柏油路走在滿是二葉松松針的土徑,山上涼涼的很舒服,(後來才知道是麟趾山步道),那時山徑上只有我們,兩個孩子就這樣邊走邊玩。然後走到稜線上看到開闊的山景和說來就來的雲霧,便喜歡上了山(那時還不曉得我們眼前看到的山便是玉山群峰),兩個孩子還在麟趾山那塊大石碑旁的段木上吹著在奮起湖買的火車笛假裝在開火車。
阿里山之行後,我們家就常常去爬郊山。每逢週五我就會從臺灣郊山地圖:北部篇(作者:黃智育,TONY)找座郊山,印下來隔天按圖索驥帶著全家人去健行,有時整天在山裡遇不到一個人,亮與威便在山林裡玩耍。就這樣,我們家爬山爬出興趣來,爬著爬著就從郊山爬到中級山,再爬到百岳,後來數一數,共爬了二十五座百岳。爬山的過程中,不但愛上了山也領略了臺灣這片土地真的很美。我想既然看多了山林景色,不如換個場景,我們這次返回人間,就用走路環島來體會臺灣另一面貌的美!
有了這個發想,下山之後看看孩子,一個國小國小五年級,一個即將升上國中,想到父母跟孩子關係的保鮮期也即將過期。有時和同事聊天,話題總脫不了孩子,從那些孩子已就讀國、高中的同事口中知道,孩子到了那個年紀有他們的朋友,有他們自己的事情要忙,家長的陪伴不是不重要,而是退到像司機、提款機,顧問之類的角色,我心想不得不戒慎恐懼。於是乎,帶著孩子一起徒步環島的想法,又更篤定了。和另一半提起這個計畫,講說:「亮即將升國中了,不如在升國中的這個暑假趁這個暑假我們去徒步環島,或許以後的暑假都沒有空了。」另一半聽了覺得很好,不過要好好計畫一下才行。我也跟孩子講我們去徒步環島好不好,他們都贊成(或許他們那時候小小的腦袋還不知道用走路的環島是什麼概念)。
有了這個瘋狂的想法,接下來就是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