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 師尊的文集裡有多次提過,很多『趕經懺』的僧人,有口無心,在這樣基礎下的法事,都是無用的。『趕經懺』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將「心」放在所唸誦的『經、咒與禮拜』裡,自然生不出期望的功德之力,所期望的結果,自然不如所盼。
修行人要注意這點!不可以犯了『趕經懺』的毛病。在真佛宗裡,根本上師說了:只要念了「八百萬遍根本上師心咒」便可往生上師淨土。所以很多人隨手一支計數器,口裡一直持誦。這是好現象,這是精進,但是要回頭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將「心」放在所持念的經咒裡。
持咒就是為了要得到主尊的加持,期盼得到感應與相應。但感應與相應,是用「心」來呼喚的,如果沒用上心,這持誦的力量可小了。
那這跟速度有什麼關係?當然有!「心、氣」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當「心」的狀態不穩定,氣,一定混亂、急促。當氣一混亂,心,自然定不下來。
就像禪定的練習一樣,持咒要配合呼吸,要「細、慢、長」,字字清楚,念在嘴裡、聽在耳里、印在心裡。如果自己耳朵都聽不清楚了,心裡也印不出來,呼吸急促,您就要調整持咒的 速度,不然的話,是「事倍功半」。
如果持咒能配合呼吸,甚至還能配合觀想,那又是另一層的修法。基礎是:持咒的速度,要平穩、要配合呼吸、要字字清楚、要:念在嘴裡、聽在耳裡、印在心裡。這基礎不可以隨便,不然將來在「練氣」時,就調不回來,接下來的課程,就很辛苦。況且,因為趕持咒數而導致的呼吸不順,也會引起身體不適,這點務必切記。
簡單一點,念的這麼急,能在持咒聲裡入於定嗎?如果不行,反而情緒不穩定,那現在就要調整回來。
本尊的相應,不是計算遍數的,而是在心的穩定與合一。如果合不了,做再多都是枉然。
如果真能依本尊的「信、願、行」而行,行之久久,自然也會相應的。
祝,能依基礎,老實而行的金剛兄弟,都能早日與本尊相應,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