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無法堅持?這篇告訴你習慣的四步驟|習慣紅利|心得|EP0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艾爾文本身經歷豐富:不管是考研究所、擔任工程師、出版書籍、經營YouTube,皆獲得不俗成績。而為什麼能夠在不同領域間轉換自如,作者坦言其實就是習慣的力量,他養成了做事的系統,就能夠用最少時間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你是否有以下狀況呢? 知道需要運動,但也沒辦法堅持。 明白不應該拖延,卻還是拖到最後一刻。 想要有效率的工作,但每次都是忙成一團亂。

如果你有以上的問題,你是否總是歸咎於意志力不足呢?但本書教你可以用習慣這個工具,每天微調一點,累積出自己的習慣紅利,帶動了人生的成長,指引人生方向。

適合給以下的人

  1. 知道不該做但還是想做的人
  2. 知道需要卻無法堅持的人
  3. 總是沒時間的人
raw-image
raw-image

🔵習慣的特性

❶ 滾雪球

建立習慣後,你所得到的好處會越來越多,就像複利的存款一樣。

❷ 飛輪

習慣難開難關。難以啟動,但也難以關閉,可以把習慣想像成一隻笨重的大象,而你的意志力就像上面的騎象人。

raw-image

❸ 老酒

習慣具有累積性,花越多時間越有價值,有些事情就沒有累積性啊,例如洗澡這件事情,大家也做了幾十年,但也不是每個都是洗澡專家。

建立起習慣養成的系統,你就可以做很多你知道應該做,但是過去因為種種原因沒辦法落實的事情,可以做到一魚多吃,應用廣泛。


🔵養成的四步驟

❶ 隔絕壞的

隱而不見,直接讓他不會出現在視野中。避免了破窗效應。另外對於娛樂,可以用延遲的而非杜絕,比較省意志力,意志力有限,省著點用。

❷ 引導好的

建立各種提示,可能是物品、時間點、儀式感。

🌰例子:

① 物品:是把藥放在桌上,看到就會吃。
raw-image
② 時間點:到點就吃飯
raw-image
③ 儀式感:早上起床,放個音樂、做個瑜珈、讀一點書、規劃今天

我以前以為的儀式感是要拿白石灰在地上畫六芒星法陣,召喚一些特別的。後來發現其實沒那麼複雜,因是個只是在做某件事之前,習慣性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所以其實這樣看下來,就像清單,或是把一堆事情都打包在一起的概念。

❸ 持續

① 理性樂觀: 過度樂觀跟悲觀都不好,應該要理性樂觀,你可以想像自己成功會是什麼樣子,以此給自己信心。你可以想像自己失敗會是什麼樣子,會是什麼環節出事?以此預判困難,在問題還沒發生時就已經解決了。

② 專注過程,而非結果: 如果你的關注點是結果,那麼當拿到這個結果,你就對這件事情失去興趣,但如果你的關注點是過程,你就可以感受每個當下。而所謂的目標就只是一個知道你的方向,避免你隨波逐流,到不了的才是遠方,但這個遠方能夠給方向就很有價值了。

❹ 追蹤

① 好獎賞、壞獎賞: 有些事情可能像垃圾食物一樣,好吃但沒什麼營養,有些事情可能像水煮健康餐一樣,不好吃,但是有營養。

用飲料來比喻的話: 果菜汁:有營養,但不一定好喝 可樂:沒營養,但是好喝。 海水:沒營養,不好喝,偶爾好喝,只能暫時滿足,還會越喝越渴。

海水就是那些有毒的習慣,像是賭博、吸毒…

② 紀錄: 記錄自己每天的狀況,這樣可以具體看到自己進步的幅度。而當你看到每天的自己跟過去相比,都有所進步,你就知道自己走的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不會走一走就失去方向。


🔵目標規劃三原則

小積步方法,小份、積累、步驟,以下是三原則,各自有對應的物品形象。

❶ 骨牌

把目標切小成階段目標,難度由小而大。

raw-image


❷ 滾雪球

積累很重要,你是日復一日還是日日精進?你是同一天過365次還是過了365天的生活?你的技能真的是十年經驗?還是一天經驗用十年?

真正的專業和精通需要積極的學習和實踐,以及適度的向外挑戰,這樣才能成長。所以讓每一天都有所不同,讓每一天都是新的學習機會,這樣讓自己變得更強,讓你的技術更為精湛。

raw-image


❸ 積木

積木這東西其實很有意思,他只是簡單的幾何形狀就可以重複組合成複雜的物體。那我們能不能同樣掌握多種核心的基本能力,而之後可以應對未來各種複雜狀況呢?而以下是作者覺得很重要的基本能力:表達溝通、安排工作、提問思考。

raw-image


🟡個人想法

這本書看得出作者的用心,書中充滿各種趣味橫生的比喻,讓你對書中的觀念有更進一步的連結,除此之外,書中也有很多幫助理解的圖示,這其實很難能可貴,因為作圖真的很麻煩。

另外,意志力其實就像走路,而習慣就像開車,你當然可以去哪裡都用走路的,只是很累而已,但其實你也可以開車過去,省心省力,只是買車很貴,對應到的就是養成習慣會比較麻煩,但是我計算他的投資報酬率絕對是值得的。

以及,最近在其他書上面也有看到,在執行計劃的時候,你可以跟未來的自己比較,檢查自己是否有盡到每一天的應盡的任務,給自己壓力;你也可以跟過去的自己比較,觀察自己進步了多少,給自己信心。

感謝這個時代下還願意寫書的人,真好。


🔴總結

書中探討如何通過改變日常習慣,來塑造更健康、更成功、更有目標的生活。作者融合了個人經驗、科學研究和深刻的洞察,穿插精彩的比喻和實際案例,讓大家輕鬆理解習慣。

習慣的三個特色:建立習慣後,不做都會難受,從而建立良性循環。習慣就像飛輪,難以啟動,但也難以停止。習慣具有累積性,花越多時間越有價值,就像培養自己運動的習慣、學習的習慣等等。

建立習慣四步驟:隔絕壞的、引導好的、持續、追蹤。通過將不良習慣隔離,引導良好習慣,紀錄追蹤,從而建立習慣。

養成目標三原則:把目標切小成階段目標,難度由小而大。適度的提升難度。專注在跨領域之間相同的底層邏輯,像是表達溝通、安排工作、提問思考。

在當今充斥著壓力和拖延的社會中,這本書提供了實際可行的策略,讓大家能夠在不同方面中培養有益的習慣,讓生活過得更好。


🌐延伸閱讀

  1. 艾爾文YT頻道
  2. 原子習慣
  3. 為何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貓愛讀書
47會員
59內容數
PPA 耳邊聽書 專業書評說書人,致力於用閱讀改善生活與解決人生問題,並樂於分享與紀錄。白天是個工程師。然後,對,愛貓,愛讀書。
愛貓愛讀書的其他內容
2024/10/15
《多巴胺國度》由史丹佛醫學院的安娜·蘭布克醫師所著,深入探討現代社會中的成癮行為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文章分析了多巴胺在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及耐受性,並提出恢復心理平衡的方法,如數位排毒與適度的運動。書中強調快樂與痛苦的共存關係,並提供了實用的策略讓讀者擺脫對即時快感的依賴,找到持久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0/15
《多巴胺國度》由史丹佛醫學院的安娜·蘭布克醫師所著,深入探討現代社會中的成癮行為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文章分析了多巴胺在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及耐受性,並提出恢復心理平衡的方法,如數位排毒與適度的運動。書中強調快樂與痛苦的共存關係,並提供了實用的策略讓讀者擺脫對即時快感的依賴,找到持久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4/09/29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2024/09/29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2024/09/21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2024/09/21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微小的習慣就會造就非比尋常的結果   0. 基本原理: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不是千載難逢的決定 我們常忽略一個日常小改變,但加上時間的複利效果,造就了巨大的影響 建立持久習慣之所以難,是因為進步不是線性的,短期看不到效果,需要到跨過一個關鍵門檻,才看的到改變,要有耐
Thumbnail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微小的習慣就會造就非比尋常的結果   0. 基本原理: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不是千載難逢的決定 我們常忽略一個日常小改變,但加上時間的複利效果,造就了巨大的影響 建立持久習慣之所以難,是因為進步不是線性的,短期看不到效果,需要到跨過一個關鍵門檻,才看的到改變,要有耐
Thumbnail
作者艾爾文本身經歷豐富:不管是考研究所、擔任工程師、出版書籍、經營YouTube,皆獲得不俗成績。而為什麼能夠在不同領域間轉換自如,作者坦言其實就是習慣的力量,他養成了做事的系統,就能夠用最少時間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作者艾爾文本身經歷豐富:不管是考研究所、擔任工程師、出版書籍、經營YouTube,皆獲得不俗成績。而為什麼能夠在不同領域間轉換自如,作者坦言其實就是習慣的力量,他養成了做事的系統,就能夠用最少時間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一本受用終身的好書,告訴我們透過細微卻持續的改變,將會如滾雪球般,滾出巨大的變化。
Thumbnail
一本受用終身的好書,告訴我們透過細微卻持續的改變,將會如滾雪球般,滾出巨大的變化。
Thumbnail
圖片來源: 博客來 「所謂習慣,就是被規律執行—而且很多時候是不假思索—的行為或慣例。」(p.20)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攸關習慣的養成、造就和體現,我是誰,也和我的習慣脫離不了干係。而作者詹姆斯.克利爾透過《原子習慣》一書,帶領讀者透視習慣的力量–細微的改變,將帶來複利效應–同時
Thumbnail
圖片來源: 博客來 「所謂習慣,就是被規律執行—而且很多時候是不假思索—的行為或慣例。」(p.20)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攸關習慣的養成、造就和體現,我是誰,也和我的習慣脫離不了干係。而作者詹姆斯.克利爾透過《原子習慣》一書,帶領讀者透視習慣的力量–細微的改變,將帶來複利效應–同時
Thumbnail
養成好習慣一直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學會的課題,大家都知道,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做事情事半功倍,但是為什麼,好習慣總是比壞習慣難養成呢? 習慣行為就像是大腦的慣性動作一樣,執行越多次越自然,變成自動化動作之後,就算不用特別思考,也能執行的很順手。
Thumbnail
養成好習慣一直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學會的課題,大家都知道,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做事情事半功倍,但是為什麼,好習慣總是比壞習慣難養成呢? 習慣行為就像是大腦的慣性動作一樣,執行越多次越自然,變成自動化動作之後,就算不用特別思考,也能執行的很順手。
Thumbnail
小時候,很多人都曾聽過這樣的說法:「小雞孵化要二十一天,習慣的養成也是二十一天,只要能持續一個好習慣二十一天,之後就能夠自然維持了」。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一樣,曾經很天真的相信這句話呢?如果你曾經中途放棄,並因此認為,「養成好習慣」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那你一定要讀讀《原子習慣》這本書。
Thumbnail
小時候,很多人都曾聽過這樣的說法:「小雞孵化要二十一天,習慣的養成也是二十一天,只要能持續一個好習慣二十一天,之後就能夠自然維持了」。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一樣,曾經很天真的相信這句話呢?如果你曾經中途放棄,並因此認為,「養成好習慣」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那你一定要讀讀《原子習慣》這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