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M2試驗探討了低溫療法與維持正常體溫對於心跳骤停後患者6個月後社會參與和認知功能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https://www.crtonline.org/....../hyperthermia-does-not......

## 15個子彈重點

- TTM2試驗探討了低溫療法與維持正常體溫對於心跳骤停後患者6個月後社會參與和認知功能的影響。

- 該試驗發現,兩組患者之間在社會參與和認知功能等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 研究人員指出,缺乏面對面的訪談和互動會影響結果;樣本量則是由存活率決定,因此並非所有患者都能進行隨訪。

- 該研究對象僅限於心跳骤停的倖存者。

- 過去的文獻指出,心跳骤停倖存者的認知功能和社會參與能力受到負面影響。

- 該試驗對象為1,861名患者,年齡平均為60歲,其中84%為男性。

- 全部患者在社會參與方面都有限制。

- 59%的患者存在認知障礙。

- 從評估結果來看,低溫療法對於心跳骤停後的認知功能和社會參與沒有幫助。

- 研究人員指出,本研究結果表明,低溫療法與維持正常體溫相比,在臨床上並沒有顯著的好處。

- 研究人員強調,未來不應再將低溫療法作為心跳骤停後神經保護的策略。

- 該試驗的隨訪工作在2020年10月完成。

- 患者被隨機分為低溫組和正常體溫組。

- 患者只有在低溫組中體溫超過37.8度時才進行降溫。

- 該試驗的結果並不能推廣到所有心跳骤停患者身上。

## 結論

本研究發現,低溫療法與維持正常體溫相比,對於心跳骤停後的認知功能和社會參與沒有幫助。因此,未來不應再將低溫療法作為心跳骤停後神經保護的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4會員
259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人類在心臟停止跳動、進行CPR急救時,有40%還能維持意識30-60分鐘。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Thumbnail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人類在心臟停止跳動、進行CPR急救時,有40%還能維持意識30-60分鐘。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位社會心理學家,在書裡面有很多關於溫度與人類生活、社交、行為、文化、人際等諸多研究和探討,溫度的確影響我們的生活、健康甚至是人類演化等等,儘管以結論來說,溫度的影響只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位社會心理學家,在書裡面有很多關於溫度與人類生活、社交、行為、文化、人際等諸多研究和探討,溫度的確影響我們的生活、健康甚至是人類演化等等,儘管以結論來說,溫度的影響只
Thumbnail
無論是哪個領域,科學的世界就是在不斷地假設、驗證、推翻中,無限地接近真理,因此複製前人的研究結果就變得相當重要。無論過去有沒有聽過,都來了解這項有趣的研究與他的興衰吧!
Thumbnail
無論是哪個領域,科學的世界就是在不斷地假設、驗證、推翻中,無限地接近真理,因此複製前人的研究結果就變得相當重要。無論過去有沒有聽過,都來了解這項有趣的研究與他的興衰吧!
Thumbnail
有位居服員問:「有研究顯示失智症有可能改善,因為他們發現在許多失智症患者身上,卻沒有出現失智症的症狀,是嗎?」 讓我想到多年前的一本書「優雅的老年」。的確,這本書的內容源自於一個修道院的修女研究,她們願意參加十幾年的所有訪談、衡鑑、甚至是研究日記內容和寫作,到最後願意奉獻自己的大腦給研究人員分析..
Thumbnail
有位居服員問:「有研究顯示失智症有可能改善,因為他們發現在許多失智症患者身上,卻沒有出現失智症的症狀,是嗎?」 讓我想到多年前的一本書「優雅的老年」。的確,這本書的內容源自於一個修道院的修女研究,她們願意參加十幾年的所有訪談、衡鑑、甚至是研究日記內容和寫作,到最後願意奉獻自己的大腦給研究人員分析..
Thumbnail
當一個人心搏過緩時,出現頭暈、無力等不適,代表心臟沒辦法推動足夠的含氧血到身體各處,使大腦與其他身體器官沒有獲得足夠氧氣、養分,便需要趕緊就醫。
Thumbnail
當一個人心搏過緩時,出現頭暈、無力等不適,代表心臟沒辦法推動足夠的含氧血到身體各處,使大腦與其他身體器官沒有獲得足夠氧氣、養分,便需要趕緊就醫。
Thumbnail
心臟節律器會持續監測心跳,當心跳速度下降太快,例如從每分鐘90下,突然掉到每分鐘60下,心臟節律器就會開始運作,以維持足夠的心跳速率。
Thumbnail
心臟節律器會持續監測心跳,當心跳速度下降太快,例如從每分鐘90下,突然掉到每分鐘60下,心臟節律器就會開始運作,以維持足夠的心跳速率。
Thumbnail
大家都說輕症沒關係,毒性較弱不打緊。
Thumbnail
大家都說輕症沒關係,毒性較弱不打緊。
Thumbnail
最近又看到照護悲歌的新聞了嗎?把自己照顧好、培養家人照顧好自己的習慣,就不會再有更多破碎的家庭發生。
Thumbnail
最近又看到照護悲歌的新聞了嗎?把自己照顧好、培養家人照顧好自己的習慣,就不會再有更多破碎的家庭發生。
Thumbnail
女子與丈夫登山,因為失溫,心跳停止長達六小時被救回來。 她丈夫當時從所有跡象覺得她死了,多虧他與醫生的不棄不捨,特別是醫生當下的判斷失溫有救活的機會而不放棄。這裡面有趣的是,人因為失溫而差點喪命,但五臟六腑也因為低溫而得以保存維持,這是醫生判斷的基礎所在。 這裡面有兩個啟示 一、發生意外,只要身體
Thumbnail
女子與丈夫登山,因為失溫,心跳停止長達六小時被救回來。 她丈夫當時從所有跡象覺得她死了,多虧他與醫生的不棄不捨,特別是醫生當下的判斷失溫有救活的機會而不放棄。這裡面有趣的是,人因為失溫而差點喪命,但五臟六腑也因為低溫而得以保存維持,這是醫生判斷的基礎所在。 這裡面有兩個啟示 一、發生意外,只要身體
Thumbnail
  我們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現有的一切,其中不免包括我們所有美好的回憶。人們對於失智的恐懼不僅僅是擔心生活上的不便或功能的衰退,更擔心有那麼一天身旁的親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這樣一個進程緩慢的疾病,我們是否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習慣和對疾病的認知來讓疾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呢? 
Thumbnail
  我們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現有的一切,其中不免包括我們所有美好的回憶。人們對於失智的恐懼不僅僅是擔心生活上的不便或功能的衰退,更擔心有那麼一天身旁的親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這樣一個進程緩慢的疾病,我們是否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習慣和對疾病的認知來讓疾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