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經濟學中重要的前導概念,代幣價值 = 價格 * 數量,其實價格只是價值變化所產生的結果。並藉此簡單討論 Curve 與 Pancakeswap 的代幣經濟差異。
代幣經濟學是 Web3 領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如同
〈Web3 最根本的邏輯是什麼?〉所述,Web3 是以「自由傳遞價值」為根本的產業,而價值具象化的代表就是加密貨幣,代幣經濟學就是探討價值如何分配與流動的問題。
本文將討論代幣經濟學中第一個重要觀念:價值恆等式。
價值恆等式
以價值的角度思考加密貨幣,最重要的一個觀念是代幣的總價值公式:
代幣價值 = 價格 X 數量
把代幣當作一個系統,系統內的總價值會等同發行的代幣與價格的乘積。就像是公司的市值會等同於股價乘以發行股數。
使用方法通常是固定其中一個變數,去理解變化:
- 總價值不變的情況下,數量增加,價格會下降。
- 總價值不變的情況下,數量減少,價格會上升。
- 數量不變的情況下,總價值增加,價格上升。
- 數量不變的情況下,總價值減少,價格下降。
這裡補充一下,數量要以現有流通數量還是未來總數量來看,依照分析需求而有所不同,重點是協助自己思考。舉例來說,如果某代幣有 40% 的數量在團隊手上,而且有兩年的鎖倉時間,那麼短期分析也許就是以流通的 60% 代幣來思考即可,但是長期分析則不能忽略剩餘的 40% 代幣。
應用
知道這個有什麼用?可以開始從價值的角度思考項目的代幣經濟學。
情境:質押挖礦
質押挖礦的意思是,持有者質押代幣,得到相對應的利息。但有些微妙的差異,我們來看些例子:
- Curve:質押 CRV 可以獲得 50% 的交易手續費分潤。
- Pancakeswap:質押 CAKE 可以獲得協議增發的 CAKE。
上述兩個協議都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龍頭,兩者自家的代幣都可以拿去質押賺取收益,但邏輯上有根本上的不同。
- CRV 質押的收益來自於代幣系統外的價值,也就是協議的表現,交易所收取的手續費將會注入到代幣系統,使得代幣價值增加。
- CAKE 質押的收益來自於代幣系統內的價值。協議增發 CAKE 數量給質押者,這過程並沒有產生新的價值,所以總數價值不變,數量增加使得價格應要下降。
這邊可能會有人認為:「為什麼 CAKE 代幣價格一定會下降,早點賣是不是就可以了?」
沒錯,其實當獎勵出自於代幣內在的系統時,確實就變成比速度的競賽。例如三個人同時拿到 CAKE 代幣作為獎勵,最先把獎勵 (與本金) 的 CAKE 賣掉變成 USDT 的那個人確實可以獲得預期的收益。但是另外兩個人可以獲得的價值將會比預期收益低,甚至虧到本金,因為 CAKE 的價格變低了。
第一個賣掉的人所獲得的價值,其實就是另外兩個人本金的價值。將會變成比速度的競賽,是零和遊戲,做任何選擇都應該避免自己參與這類型機制。且依照經驗,大多數人比速度都會輸給少數的專業玩家。
宏觀來說,上述三個人的操作加總起來,就是價值恆等式的結果。
若單看質押這個因素,其實 CAKE 的代幣經濟學並不是可以長久運行的。那為什麼 Pancakeswap 還可以做到業界第三?那是因為 Pancakeswap 其實有做到價值捕獲。
情境:價值捕獲
所謂價值捕獲就是將代幣系統外的價值,注入到系統中,增加代幣的總價值。再以剛剛的兩個例子說明:
- Curve 將協議收入 50% 注入到代幣系統中,就是一種價值捕獲機制。
- Pancakeswap 則是將協議收入回購 CAKE,並傳至黑洞地址,俗稱燃燒代幣,此舉包含提升代幣系統內的總價值與減少代幣數量,代幣價格因此上升,代幣持有者因此受益。
由此可見,價值捕獲的形式有很多樣,包含上述的直接分潤或是燃燒代幣,但道理都是相同的,把握「價值等於價格乘上數量」的原則。
價值捕獲對於代幣經濟學非常重要,否則就會變成比速度技能的零和遊戲局面。就像是投資股票要找能有穩定收入的企業。
結論
價值恆等式可以協助判斷不同項目、不同手法背後的運行邏輯,增加自身判斷的依據。除了代幣質押、價值捕獲,還可以藉此概念思考稀缺性、雙代幣模型、流動性挖礦等不同情境的分析。未來應該也會慢慢談到到 (又挖坑)。
以後看到預估收益率很高的代幣質押,先想想獎勵是不是從代幣系統來的。如果是,就不要多留意背後的機制。
題外話,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則是將代幣經濟學凍結了。沒有價值捕獲、沒有數量增發。也許是因為當初為了應對市場趨勢急急忙忙地發幣,並沒有想清楚代幣對於自身服務的如何結合,與面臨的法規問題,可以想像 UNI 代幣應該會維持現狀滿長一段時間的。
持續思考,呵護熱情,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