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諷刺、漫畫-從耶穌的比喻來看創作與藝術的社會運用

比喻、諷刺、漫畫-從耶穌的比喻來看創作與藝術的社會運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常可以在報章雜誌上看見一些諷刺漫畫,尤其是政治諷刺漫畫……現在人很少看報紙,但總會有人在社群媒體上轉貼對吧!

總之這類漫畫,往往不會很直白的描述事件,而是透過漫畫的特性,用各種尺度的梗,來達到針對政治人物或事件的嘲笑(對,幾乎都是嘲笑,那怕是帶著憤怒或哀痛)。

其實諷刺漫畫甚至被直接等同於政治漫畫看待,因為對象幾乎都是政治(或至少是社會事)。

說起來,現代的諷刺漫畫越來越直白了,讓諷刺漫畫那種走在邊緣的魅力減少很多,如果大家去看戒嚴時期的諷刺漫畫,我是說,罵國民黨的(挺國民黨的不需要諷刺),那是因為稍不小心就會被抓去關(例如只是翻譯就被抓去關的大力水手事件),所以漫畫家必須非常小心,很多東西不能說得太白,然後嘲笑掌權者。

當然也因為這樣,所以國民黨要進行文化滅絕,因為母語本身就是最好利用的武器--他們聽不懂。

其實前蘇聯時期也出了不少優秀的諷刺漫畫藝術家,中國也是,只可惜這兩個國家的政治改革都失敗了,現在連這種人才都很稀少,因為極權統治原本就會造成文化水準下降,越久就越沉淪……

總之,這種「偷罵」的事情,可說是歷史悠久。

我要說的是耶穌幹過得事情。

耶穌愛說比喻是很有名的,其實福音書裡記載了許多耶穌說的比喻,每個比喻都在接下來兩千年不斷被人重複闡明,運用在不同時代。

這當然是好的比喻可以達到的效果,但耶穌這樣做,可不單單為了應驗古代先知的預言:「我要用比喻向他們講述,把創世以來隱藏的事告訴他們。」

實際上,祂也必須這樣做才行。

耶穌傳道的早期,祂是在堂會裡開講的,通常拉比的教導是這樣的:首先宣讀一段經文,然後講解經文的意義,以及現在的人該如何遵守。這是很標準的拉比、教師在做的事情。這時期,耶穌的傳道內容還是依照舊約聖經,但是祂的解釋顯然更合邏輯、更有說服力,而且更合乎當代人的需求,所以這個時期,眾人聽祂講道,都覺得「稀奇」,而且覺得祂說的話「有權餅」。

這裡面有幾個重點,祂把舊的翻新了(但沒有推翻),簡單說,詮釋權被祂奪走了,這當然會冒犯掌權者。

對,雖然耶穌也行很多神蹟,但祂講的「道」才是種下殺機的最大原因,而且老實說,這些道才是關鍵,因為祂不管行多少神蹟、救多少人,只要耶穌停留在「表演特異功能」的層次,祂在政治上都不會是威脅,因為真正會從靈魂拯救的權力上面顛覆的不是這些神蹟奇事帶來的感動,而是那些「話語」,因為話語會改變認同,重塑價值觀。

這也是為何耶穌要特別提到約拿的神蹟的理由,因為神蹟不是用來表演的,實際上神蹟的說服力很低,我們看到上帝透過歷世歷代的先知施展多少神蹟,但其實願意回心轉意的例子少之又少,反倒約拿的神蹟是個非常諷刺的例子,但卻是最真實的,是我們每天都能看見的--假如你屬靈的眼睛有打開的話。

聖經記載法利賽人起了殺機,而之後耶穌講道的地方就改到曠野,也開始說比喻了。

是的,耶穌開使用這些故事來傳講信息,因為不同的人領受到的東西不一樣,聽不懂的人依然聽不懂,懂的人就能得救。

跟那些諷刺漫畫一樣,那些漫畫家在繞圈子。

但這樣做雖然可以拖延一點時間,帶來的羞辱卻更強--當掌權者發現自己被嘲笑了。

這種諷刺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耶穌說的比喻當然不全是諷刺,但絕對都是對舊神學詮釋是種冒犯),以至於歷世歷代的藝術家不斷使用各種方式,不管是詩歌、小說、畫作、雕塑、音樂,當然還有漫畫、寓言故事之類,總之就是要嘲笑掌權者,而且是讓你永世被笑。

台灣現代因為比較沒有這種畫漫畫會被殺頭的事情(只是比較而已,酸民還是很恐怖,但至少不是政府公權力),所以雖然還是很多人在畫諷刺漫畫,但呈現方式越來越直接了。某方面來說也算和平的象徵啦!但如果願意好好研究,歷史上有很多很高段的作品可以欣賞呢!

當我們傳講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說著國王的新衣的童話,甚至看著孫悟空大鬧天宮,別忘記一直有人在傳遞著弦外之音阿!

這可是很高明的創作手法阿!

raw-image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3會員
995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上週我清了家裡大概兩千本書,請了舊書商來進行回收,帶走很多書(但還剩了兩三百本沒帶走),賣了一點錢(相較於原價,真的只是一點,但至少比送資源回收場多不少)。 對我而言這是個不容易的斷捨離,所以稍微紀錄一下。 是這樣的,我是個大書痴,除了超愛看,也超愛買,其實出社會後,我就給自己一個月薪水購書預算
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上週我清了家裡大概兩千本書,請了舊書商來進行回收,帶走很多書(但還剩了兩三百本沒帶走),賣了一點錢(相較於原價,真的只是一點,但至少比送資源回收場多不少)。 對我而言這是個不容易的斷捨離,所以稍微紀錄一下。 是這樣的,我是個大書痴,除了超愛看,也超愛買,其實出社會後,我就給自己一個月薪水購書預算
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