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期望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看的是「預期今年會大賺多少」,如果看好,那大家就會買這檔股票,股價也跟著會漲。
但散戶不大容易賺錢,因為我們投資眼光比不上大戶,更別提大戶可能直接干預股價,所以大家都知道要跟著外資、投信走。
其實文化補助也是同樣道理,因為培養好的藝文創作者,難度不亞於建立一間上市上櫃的大公司,更別提培養股王出來有多困難。
所以才會透過這種補助方案,篩選可能成長的潛力股,給予投資,讓作家有足夠經濟支持可以安心創作,而審查補助的委員們就是這些股票或基金的操作人,而我們則是事後透過購書來進行支持。
要知道,能專心創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之前寫論文的時候,對於寫作瓶頸的類型有歸納一項叫環境型瓶頸,雖然我列了幾種類型,但其實我在論文開頭就先排除了一個最為現實而且無法過加強自我能力就改善的因素,就是經濟因素。
實際上,有太多作家是因為有補助才得以撐過初期的困頓,或者擠出足夠的時間,因為時間因素正是作家,尤其是職業作家最困擾的事情之一。
我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除了兩位兼職作家以外,全職作家全都表達時間造成的寫作瓶頸是很大困擾,而兼職作家之所以比較不受影響,也不是因為他們時間很多,實際上正好相反,他們時間更少,只是通常比較不會被截稿期限追著跑,所以出問題可以擺著。而很現實的是,業餘作家之所以可以把問題擺著,也是因為業餘作家有其他經濟來源,換句話說,問題還是回到錢。
我自己就是業餘作家,很清楚工作如何佔用生活中的大多數時間,可以用來創作的時間少之又少,結果就是一來創作時間會拉很長,增加斷頭的危機,此外更有無法全心投入,心流被打斷的問題(這一點更嚴重)。
要說這是一種取捨,年輕的時候還比較容易選擇,到我這年紀,工作家庭兩邊都需要大量時間投入,創作只能成為空閒時間的填縫劑,根本沒辦法徹底投入創作(不過補助都給年輕人,我這種「壯世代」被放生了)。
到頭來,為賺錢而投入的時間,傷害了我們可以創作的時間與經歷,要知道對我們而這可是很嘔的一件事情,我也很想要可以安心的全職創作阿!
所以文化補助重不重要?拜託,超級重要好不好,文藝復興之所以能成為文藝復興,大商會與教廷的資助正是關鍵,我們想得到的偉大藝術家,幾乎都是因為背後有大量金援才有能力成長的,別的不談,梵谷如果後面沒有西奧,他早就餓死了(或者乖乖去當礦工,默默無名,但或許不會發瘋……)。
如果你只會玩股票卻不懂得投資文化……啊你就沒文化阿!你買股票是把那些上市公司當成要飯的嗎?從這一點就知道會提出這種預算刪減提案的人程度有多差。
不少人鬼扯什麼無法挑戰市場的就該被淘汰之類的,還針對不起,台積電到現在還有政府補助知不知道?更別提獨佔事業的台電台水也都有補助,你以為補助就只是單純丟錢進去阿?還真的很沒文化耶!
這種人就中國文化的程度,因為中國文化不懂什麼叫研發,不只文化產業,而是方面都只會瓢竊,當然不覺得這種投資沒什麼。
想到提這種下三爛提案的立委居然是我大學同屆校友……真的有夠丟臉。
大罷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