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

含有「隱喻」共 1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有些時候,放下是反射,撿起來卻需要一點理由。 這裡不是答案,只是個關於熱水與放手的小故事。
Thumbnail
藉狼與羊的對比隱喻。
Thumbnail
麻吉-avatar-img
2025/07/03
《風聲裡的回音》   風掠過柳林,輕聲低語, 像某個未曾結案的故事回音。 狼的影子斜掛在黃昏的山脊, 牠不飢餓卻仍習慣守著孤獨的名字。   羊群低頭,聽見草葉細語, 那不是恐懼,是天性裡的平靜。 一隻羊走入狼的視線,如同 信仰走進疑問,如同 答案走進審判。   狼撲上去,沒有怒吼,沒有猶疑, 只是依循著一條未曾辯論的邏輯。 草原無法審判牙齒,就像 歷史從不為失語者撰寫詩句。   誰在風裡問:「那隻羊有罪嗎?」 空氣中隱約有聲音:「它只是太接近真相。」 回音在林間盤旋,繞過獸爪與足音, 繞過正在離去的黃昏與煙霞。   若狼不再飢餓,是否還會選擇狩獵? 是否還會選擇孤獨,還會選擇成一隻狼? 風停了,柳枝無聲,那聲音卻還在迴旋 像人心深處的回音,沉痛地不曾離去。   麻吉 和詩~
希雅Sy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4
麻吉 拜託別啊,砸場子啊😂😂😂 Sya信手寫詩,融入個人感嘆,並沒有要比拚~ 歡迎寫成「文章」發布,標註靈感來源此篇🤣
當事人固然有自己決定去留的權力,然而督生有實習學分壓力,無法任意離去,面對我這個沒耐性易暴氣的督導,他可是要花費多大的力氣才能站穩腳步,不被我擊垮,這是何等的韌性 ,而我竟然只因為督生音量不夠大、行事不夠積極而不開心,怎麼想都是我的問題吧!
Thumbnail
《動物農莊》內容以寓言故事的方式諷刺政治權力背後的陰謀詭計與下層階級群體奴化的現象。特別之處,在於小說角色的設定皆以動物為象徵符號,讓情節訴求的諷刺張力更加明顯可見。
Thumbnail
滾筒上的突起處及其硬度,決定了對於肌肉所施加的壓力:突起處夠高且硬度夠,可以按壓到深層的筋膜,太軟/太低的突起處則施力有限,效果沒那麼好。換個說法是,關係的深淺決定了施力的程度:關係越好、影響越大、效果越好,關係越淺、影響越小、效果不大。
Thumbnail
和人交談可以是目的,也可以是過程; 同樣的,興趣可以是目的,也可以是過程。 如果對人沒有興趣,還真的不要就讀諮商所…
Thumbnail
榮格在精神狀態崩解的那些年,將他的幻象妄想寄情塗鴉於《黑書》,稱之為實驗,將腦袋裡無以名之的意象具象化,順便著手紀錄。 姑且這麼說吧,這年下來的心得是,透過文字將我內在紛雜的思緒輸出,是一種看見,也是一種自我整理,當然還有更多的意象我說不清,就繼續閱讀及體驗去接觸吧。
Thumbnail
雖然我是跟著教練進行暖身及各種項目,但入眼的瑜珈墊,卻是一直讓我感到煩躁;身體練習的當下,心靈沒和身體在一起,而是跑到不相關的物品上,沒有真正在練習。
Thumbnail
有些督生提到他們的研究所同學認為和孩子工作很難,這也不意外。因為有些社會化高、習慣相信表相語言的成年人,認為孩童的表達力不佳,不知如何靠近。這往往反映某些成年人欺騙自己的傾向,或者說,不曉得自己在欺騙自己,又或者是過於僵化的習慣,無法自發的流動。
Thumbnail
超過 80% 的設計師都低估了細節的影響力。在 AI 設計工具日漸精進的今天,細節已成為區隔卓越與平庸的關鍵。你是否曾經思考過,真正讓人沉迷、願意長期使用的設計,往往來自那些「不輕易察覺,卻深刻影響體驗」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