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1|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2014京都楓情4 日以繼夜永觀堂與南禪寺之太慢了

【永觀堂夜楓,放生池上極樂橋向弁天島、錦雲橋。】
永觀堂夜楓18:00開放,我們16:10吃完湯豆腐,在嵐山街道胡亂逛逛便趕了過去,17:20抵達時,售票亭前人龍已蜿蜒近百米,且載滿遊客的大巴士還不斷湧入,場面真是壯觀!其實根本不必急,又没限定人數,不管先來後到,反正最後都塞了進去,下次若有機會再訪,如果不想搶拍照的頭香,開門後慢慢來就好,不過,D3S覺得,只能追隨燈光聚焦而難顧及人的風情萬種,夜楓,看一次就夠了吧!
春天到南禪寺賞櫻罷,在一家食堂吃麵,見對面有間古松出牆、綠意森然的寺院,不禁向內張望,也許能看見幾棵櫻,但没有。爾均說:「這是永觀堂,賞楓名所。」它既獨沽楓之一味,此刻自難如南禪寺般春意喧鬧,然後者雖有櫻有楓,植株其實都不多,也没搞燈光秀的必要,永觀堂僅憑深秋日、夜的「一楓二賣」,票房恐怕就大大勝出了。
這次赴日,不厭其煩、重的帶了腳架,卻發現幾無用武之地,大部份景點都標示禁用,即使不禁,人潮摩肩接踵也没施展空間,故只曾在夜晚的清水寺外圍勉強架設拍了幾張,另就是為增加利用率,在女兒住處拍張3人吃飯照。既無法長曝,夜拍只好犧牲畫質而仰仗D3S相對強大的ISO 12800了。
永觀堂地形高低起伏、廊徑曲折,置身其中或以為狹仄,其實範圍不小,且有許多重要的歷史建築,包括總門、中門、阿彌陀堂、五重多寶塔及有著名門畫「松鳥圖」、「群仙圖」的釋迦堂等,因為地形關係,殿宇間以「臥龍廊」相連,為一大特色,白天來頗有看頭,晚上而無腳架就待不了太久,兵家必爭之地是放生池的極樂橋,從那裡朝弁天島方向望,日、夜都美。
【17:15左右,大玄關受付前已大排長龍,其實根本不用趕早,都進得去。當然,想搶頭香卡好位拍照例外,只是未免太辛苦。】
【白日版,隔天早上08:00不到,受付前也已不少人排隊。】
【夜之弁天島】
【白日版,弁天島入口前,但有矮籬圍起,一般不能進去。】
【白日版,放生池上極樂橋向弁天島、錦雲橋。】
【夜之古方丈與多寶塔】
【寺務所前賞夜楓人潮】
【遙望五重多寶塔】
【白日版,遙望五重多寶塔】
【楓燃燒,人沸騰。】
【楓燃燒,人沸騰。】
【白日版,楓燃燒,人沸騰。阿彌陀堂前階梯。】
【白日版,楓燃燒,人沸騰。登阿彌陀堂階梯前,安樂觀音。】
【白日版,楓燃燒,人沸騰。在安樂觀音立像前照像的老人們。】
【安樂觀音標示碑】
永觀堂為禪林寺俗稱,是淨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的總本山,山號眾聖來迎、院號無量壽,為京都三間供僧侶學習及修練的勸學院之一,大概就是佛法的高等研究所吧(記得東寺也有間勸學院)!它的成立可上溯到一千一百餘年前,原址為甚受淳和天皇(823-833在位)器重、曾任治部少輔的文學家藤原關雄宅邸,齊衡2年(855),遣唐僧弘法大師空海(774-835)的徒弟真紹買下該地,當時京都禁止私人設寺院,直到貞觀5年(863)才自清和天皇取得「禪林寺」之號正式成為寺院。因弘法大師為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所以禪林寺最初乃真言宗寺院,直到號稱中興之祖的第7代住持永觀(1033-1111)起才逐漸轉為淨土宗,從寺名俗稱永觀堂可知其與此寺的深厚淵源,很多關於他的我認為是「冥想」的「事蹟」流傳下來,比如有一天永觀正專心唸佛,突然眾神明乘坐紫雲下凡迎接他,這成為山號「眾聖來迎」的典故;另一則充滿禪意的傳說更是言之鑿鑿,連具體時間都有!1082年2月15日凌晨,50歲的永觀在阿彌陀佛如來像前徘徊唸佛時,如來突然走下須彌壇,陪他行走,永觀大吃一驚停了下來,如來回頭對他說:「永觀,太慢了!」可能太久没運動,阿彌陀佛如來的頭再也轉不回去(咳!咳!不要亂開佛菩薩玩笑!),從此遂以回望之姿安置於正殿,這就是禪林寺著名的「回望阿彌陀佛如來立像」的由來。
【回望阿彌陀佛如來立像,JB當然没有偷拍,google來的。】
我喜歡這個回望的故事,超有感!回頭說話的阿彌陀佛如來滿臉關愛,像一個慈祥的父親,但永觀聽見時,如醍醐灌頂,內心自省:「啊!我真的太慢了......」太慢了可以指好多事。想起老爸生前最後幾年,突然屢屢咬牙切齒的提起一個打壓他9年不讓升職的長官,要不是那個階段太慢了,他的仕途絕不止於此!對他的牢騷,我如常不予置評,心裡納悶都過八十歲了,為什麼還不能放下啊?對人生的參悟,會不會太慢了?而我呢?在升高二前決定一生志趣的選組時刻,最終接受了老爸要考慮未來出路的苦勸,放棄鍾愛的文學而就毫無興趣的理工;大二時,準備申請降轉中語系,再度因當時系主任曾德霖教授先有飯吃再講興趣的「曉以大義」打消念頭。如今,果真就靠這張文憑安身立命,「吃果子拜樹頭」,對師長、學校、公司心懷感謝;「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工作上,也願盡心盡力,但無論求學、就業,都缺乏根本的熱情。
「...門開了,貝多芬出現在我們面前。一張扭曲變形的臉龐益發可怕,他看來剛經過一場殊死搏鬥,剛跟大批擅長對位法的作曲家─他的長期敵人打了一仗。他的口中唸唸有詞,我們聽不大清楚...」
「...為了作曲,他會站在浴盆中,通常是穿著居家服,倒大量的水在他手上,一面亂叫,又或者高高低低地吼出全部的音階;過不久,他會在屋子裡踱步,眼珠子或轉動或定在某處,草草記下一些音符,接著又重複倒水和亂叫...」
貝多芬的朋友 安東‧辛德勒
讀貝多芬傳,總是被他這樣的作曲熱情感動,而在做喜歡的事時,並非没有經歷過類似的情境,可是那完全與賺取生活費的工作無關。早在四十幾歲,就發願五十歲要退休做想做的事,如今已年望六十,還在猶豫不決,因為「太慢了!」說到底,勸阻我從事所愛的不是父親、不是老師,而是既未能認清真正自我復不敢放手一搏去追求又不願認命努力於當下的自己。「『太慢了!』這個無所成就的人。其實總是尚有可為的,但他用這句話蹉跎了一生。」如果我今天就離開人世,這大概是最適切的墓誌銘吧!
怎麼寫著寫著「借題發揮」起來並且有些沈重了,還是輕鬆一下吧!夜楓賞之不足,決定隔天再訪。這天早上女兒學校有事,咱兩老自搭公車前往,因下午要到有馬溫泉,約了11:30返住處會合。與妻抵永觀堂時還不到08:00,如果思慮更週密且D3S能守紀律,應該把一半時間撥給走去不用10分鐘的南禪寺,但這才是旅程的第3天,想來日方長,再找個時段去就好,遂在禪林寺淹留到11點多。結果返台前一天的12/2一早趕到南禪寺時,卻見楓葉幾乎落光了,氣急敗壞的我不禁如回望阿彌陀佛如來的應聲蟲般反覆說著:「太慢了!太慢了...」
【我們到得算早,此時08:05左右,遊人相對稀疏,工作人員在楓樹下佈置矮几,擺好後舖上紅布,供人享用茶點。】
【楓紅正盛,但銀杏葉已落盡,形成金黃地毯襯托楓紅。】
【在楓橋上,此水自放生池來。】
【多寶塔前階梯】
【多寶塔前平台視野絕佳】
【紅葉青瓦】
【釋迦堂內】
【釋迦堂前廊面對庭園一角】
【釋迦堂南側庭園與唐門。唐門為勅使門,只在天皇御覽或住持晋山等重要儀式時才開啟。】
【紅黃葉形成唐門鏤空花窗的美麗背景】
【在御影堂外廊面對庭園紅葉的妻】
【御影堂庭園紅葉】
【御影堂正門】
【往阿彌陀堂中望御影堂南側】
【賞紅葉的祖孫仨,這和服一看就覺得不是一般觀光客租用的。】
【美麗的媽媽】
【11:00出頭離開永觀堂】
【12/02早上,也就是日訪永觀堂4天之後,赴南禪寺但見紅葉滿地,枝頭只餘零星,不禁直嘆:「大慢了!太慢了......」】
【南禪寺三門後】
【紅葉幾已落盡的南禪寺庭院】
【三門門柱留影】
【再登三門,俯瞰落地紅葉襯枯枝。】
【登三門眺望,浮雲投影遠山,陰陽錯落。】
【在三門上的老婆和女兒。遊客登樓須脫鞋,即使有穿襪子,腳丫還是凍得很,撐不久!】
【南禪寺法堂殘楓】
【水溝裡的紅葉也比樹上多】
【南禪寺水路閣,此時正在拍影視外景,圖中可見攝影機軌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