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蒜頭傻傻分不清楚!廚師遊客參觀梵谷博物館後發現被誤認的蔬菜靜物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博物館新聞
#解說文字
去年11月開始,#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悄悄地著手將梵谷(Vincent van Gogh)在1887年創作的一幅靜物畫《紅捲心菜和洋蔥》
改名為《#紅捲心菜和蒜頭(Red Cabbages and Garlic)》!
圖片取自Van Gogh Museum
原因是去年3月一位荷蘭的廚師參觀了位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後,他看到了原本命名為《紅捲心菜和洋蔥》的靜物畫
他看的非常仔細,也看了很久🤔
以他多年的專業經驗認定
畫裡那兩顆 不是洋蔥🧅,而是兩顆蒜頭🧄!
但因為是博物館的畫作,很有權威性
而且有可能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學者發現這不是洋蔥嗎?!
他一度覺得可能是自己搞錯
或許以前的洋蔥跟蒜頭長的很像(大誤)
不過畢竟他在廚房時常跟洋蔥和蒜頭相處👨‍🍳
他決定把自己的經驗和理論綜合起來
傳了一封信去跟博物館說明自己的論點——他懷疑畫裡的不是洋蔥,是蒜頭
沒想到梵谷博物館非常認真看待他的訊息(尊重專業)
博物館特別請了植物和生物學家來確認這幅畫裡的植物
終於,經過了幾個月真相大白
確認了梵谷筆下的不是洋蔥,而是蒜頭
所以,現在這幅畫作已經改名為《紅捲心菜和蒜頭(Red Cabbages and Garlic)》!
下次大家如果在網路上看到這幅靜物畫
可要記得它已經改名了喔📢
💡 本文修正為去年11月開始,梵谷博物館通知廚師本人,並逐步調整畫名與其有關資料
💡感謝網友分享,本文修正「大蒜」為「蒜頭」,「大蒜」為整株植物,有包含葉子部位的形態;「蒜頭」指僅下方鱗莖(蒜球)的部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9年曾在美國邁阿密的巴塞爾藝術展引起轟動的香蕉呢?這件當代藝術作品目前正在南韓首爾的Leeum三星美術館展出,不過也出現了小插曲...
義大利政府為了打進年輕人市場、吸引更多國際遊客,他們將波提切利大師筆下的維納斯化身為一名...
一說到 #博物館,不少人會認為「很無聊」,為了打破這樣的成見,各國館方都努力思考有趣又難忘的宣傳方式...
由英國國民信託(National Trust)管理的18世紀克魯姆莊園(Croome Estate),在復活節假期後,工作人員發現園區內一尊大約有200年歷史的寧芙(Nymph)女神雕像....
圖都快畫完了,才發現畫面空間不夠?又不想要重畫怎麼辦?別擔心!19世紀荷蘭國寶大師 #梵谷(Van Gogh)也曾有同樣的煩惱...
#輕鬆一下 #藝術史迷因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9年曾在美國邁阿密的巴塞爾藝術展引起轟動的香蕉呢?這件當代藝術作品目前正在南韓首爾的Leeum三星美術館展出,不過也出現了小插曲...
義大利政府為了打進年輕人市場、吸引更多國際遊客,他們將波提切利大師筆下的維納斯化身為一名...
一說到 #博物館,不少人會認為「很無聊」,為了打破這樣的成見,各國館方都努力思考有趣又難忘的宣傳方式...
由英國國民信託(National Trust)管理的18世紀克魯姆莊園(Croome Estate),在復活節假期後,工作人員發現園區內一尊大約有200年歷史的寧芙(Nymph)女神雕像....
圖都快畫完了,才發現畫面空間不夠?又不想要重畫怎麼辦?別擔心!19世紀荷蘭國寶大師 #梵谷(Van Gogh)也曾有同樣的煩惱...
#輕鬆一下 #藝術史迷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 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Thumbnail
之前收到一棵辣椒的小苗,從開花到結果時間很短,一暝大一寸,不太敢吃辣的我,卻喜歡上紅綠相間,搭配在綠葉間的可愛小辣椒。 「辣椒」,又稱"番椒"、"紅辣椒",為茄科辣椒屬的果菜類蔬菜,原產於中南美洲,辣椒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僅存於新大陸的野生植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辣味的漿果,直到哥倫布發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生科館5樓陽台的地獄辣椒熟成了!!! 其中一顆上面長了怪東西,第一眼看到就以為是3000年一遇的優曇婆羅花 (後來發現優曇婆羅花似乎真正指的是無花果樹,而非一般聽聞小不隆咚、無莖無根只有花的植物...) 經過多方詢問... 玉米學姊的學姊鑑定是"草蜻蛉的卵": 這種蟲
地瓜生在土裡,馬鈴薯也生在土裡 地瓜可以食用,馬鈴薯也可以食用 地瓜能做薯條,馬鈴薯也能做薯條 食物之所以是食物,在於它的本質 若是哪一天,語言的世界顛倒表象 地瓜改叫馬鈴薯,馬鈴薯改叫地瓜 其實,這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因為,一直以來奇怪的都是把他們命名的人 名稱這種東西,單純就
Thumbnail
​綠豆蒜你吃過嗎??綠豆蒜不知情的人以為是綠豆湯裡頭加了蒜頭,其實綠豆蒜就是綠豆去殼之後再搗成如蒜頭般的甜品。綠豆蒜是有些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甜點,對屏東縣東港人而言,更有將此作為喜宴中最後一道甜品的傳統習俗。在台北市就有這麼一家遵循傳統吃法的綠豆蒜製研所。 綠豆蒜製研所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香腸 + 大蒜未解之謎: 你覺得呢? ==================== 以下是香腸 + 大蒜未解之謎的感應, 然後,請注意,這只是靈異感應而已, 無實際證據,僅供隨意參考, 沒有要各位吃或不吃,信不信隨各位。 ==================== 問題: 香腸 + 大蒜
Thumbnail
蔬菜水果人-畫師用當季作物拚湊成一個人並畫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 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Thumbnail
之前收到一棵辣椒的小苗,從開花到結果時間很短,一暝大一寸,不太敢吃辣的我,卻喜歡上紅綠相間,搭配在綠葉間的可愛小辣椒。 「辣椒」,又稱"番椒"、"紅辣椒",為茄科辣椒屬的果菜類蔬菜,原產於中南美洲,辣椒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僅存於新大陸的野生植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辣味的漿果,直到哥倫布發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生科館5樓陽台的地獄辣椒熟成了!!! 其中一顆上面長了怪東西,第一眼看到就以為是3000年一遇的優曇婆羅花 (後來發現優曇婆羅花似乎真正指的是無花果樹,而非一般聽聞小不隆咚、無莖無根只有花的植物...) 經過多方詢問... 玉米學姊的學姊鑑定是"草蜻蛉的卵": 這種蟲
地瓜生在土裡,馬鈴薯也生在土裡 地瓜可以食用,馬鈴薯也可以食用 地瓜能做薯條,馬鈴薯也能做薯條 食物之所以是食物,在於它的本質 若是哪一天,語言的世界顛倒表象 地瓜改叫馬鈴薯,馬鈴薯改叫地瓜 其實,這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因為,一直以來奇怪的都是把他們命名的人 名稱這種東西,單純就
Thumbnail
​綠豆蒜你吃過嗎??綠豆蒜不知情的人以為是綠豆湯裡頭加了蒜頭,其實綠豆蒜就是綠豆去殼之後再搗成如蒜頭般的甜品。綠豆蒜是有些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甜點,對屏東縣東港人而言,更有將此作為喜宴中最後一道甜品的傳統習俗。在台北市就有這麼一家遵循傳統吃法的綠豆蒜製研所。 綠豆蒜製研所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香腸 + 大蒜未解之謎: 你覺得呢? ==================== 以下是香腸 + 大蒜未解之謎的感應, 然後,請注意,這只是靈異感應而已, 無實際證據,僅供隨意參考, 沒有要各位吃或不吃,信不信隨各位。 ==================== 問題: 香腸 + 大蒜
Thumbnail
蔬菜水果人-畫師用當季作物拚湊成一個人並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