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園中葵——冬葵收成與鴨腳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一碗看起來不怎樣的葵菜羹,在漫長的歷史長河,從詩經到唐宋,不知餵養過多少飢腸轆轆的身與心。

這一碗看起來不怎樣的葵菜羹,在漫長的歷史長河,從詩經到唐宋,不知餵養過多少飢腸轆轆的身與心。

一、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失誤

去年底寫了一篇〈中國文學裡的向日葵〉,就是在正名今日大家所熟悉的向日葵,已經混進並改寫傳統文化與文學中的葵了。最明顯的失誤就是教育部國語辭典,把文學詩詞中常見的「葵藿」的「葵」誤解為向日葵。年前我還曾針對這一點寫信前去糾正錯誤,但悠悠好幾個月過去,剛剛再查一次,發現錯誤依舊,再寫一次信過去,這次來信了說會請專家研議,但研議了大半天卻還是依舊。

2025/1/25上網,仍是維持「葵藿」詞條的「葵,向日葵」的說法

2025/1/25上網,仍是維持「葵藿」詞條的「葵,向日葵」的說法

其實我也是因為研究、寫了〈中國文學裡的向日葵〉,我才對冬葵的身世與豐富的內涵大開眼界。

二、漫漫歷史長河的重要蔬菜

冬葵在漫長的歷史長河,它曾是那麼家常的蔬菜,不知餵養過多少飢腸轆轆的身與心。從詩經時代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 醫書都有非常多的歌詠與記載。它是「百菜之主」;五菜之首;是四時常備、冬天也能鮮食的蔬菜;是文人忠君情懷的書寫、更是親自種菜時安貧自適的境況。

再現「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的景象,實際種植冬葵,發現台灣氣候很適合它的生長。

再現「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的景象,實際種植冬葵,發現台灣氣候很適合它的生長。

卻在元代以後,因為氣候變遷,黃河流域變得越來越冷,冬葵的生長也越來越慢,北方漸漸種不起來,就退到溫暖的西南方去了,這個時期的新興蔬菜就是十字花科的菘(白菜),變成了人們餐桌上的主要蔬菜。冬葵也漸漸地變成了野草,為人所不識。

古人所謂「葵性向日」,指的是他的葉子傾陽,而非其花向日。不使照其根,是說葵的葉片向日而傾,遮住其根莖部,因此又稱「衛足葵」。  實際種植發現,果真整片葵葉會往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傾斜。

古人所謂「葵性向日」,指的是他的葉子傾陽,而非其花向日。不使照其根,是說葵的葉片向日而傾,遮住其根莖部,因此又稱「衛足葵」。 實際種植發現,果真整片葵葉會往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傾斜。



raw-image







三、明代以後被列為草類

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直接將冬葵列為草類。想來真是唏噓,曾經如蔥韭一般家常的重要蔬菜竟然就此消失在人們記憶中,幸虧好些清代學者的努力,才把冬葵重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據說冬葵的口感很滑潤,又稱為滑滑菜,甚至被稱為鼻涕菜,在古代缺乏油脂的時代,是非常可口的蔬菜。年前我已經去買種子回來種,一開始還買錯,查了很多文獻,要查「冬寒菜」才對。

播種之後發現冬葵很容易長,感覺台灣氣候很適合它的生長,沒多久就長得很茂盛了,其實二月多正柔嫩就可以採來吃了,只是為了要看它的花,所以刻意把它放到開花,清明時節即適合採摘。只是被太多花事耽誤,遲至現在才發文。

為了看冬葵開花,等到冬葵都老了才採摘。冬葵的花真的好迷你,一開始是粉紫色,卻越來越白。

為了看冬葵開花,等到冬葵都老了才採摘。冬葵的花真的好迷你,一開始是粉紫色,卻越來越白。

四、《山家清供》的鴨腳羹

南宋的飲食專著《山家清供》有一篇「鴨腳羹」,卻只說烹調的方式如同煮羹之法。這篇飲食小品的重點是在借古諷今,藉著春秋時代魯國宰相公儀休因見到自己妻子在種冬葵,他一見就立刻拔掉,表明不與老百姓民爭利的行為(因當時普通百姓維持生計的方式就是種葵)。作者林洪不禁感慨:現在各行各業與小農爭利的行為可多了,又豈止是種種冬葵這種行為而已?!並交代了為甚麼將這道菜命名為「鴨腳羹」的由來,是從白居易的一首詩的詩句來,冬葵的葉子的確形似鴨腳。

王維有詩:「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古人採食冬葵,多在太陽未出之前,趁嫩葉上沾有露珠時採集,因此有時也稱為「露葵」。  種葵、烹葵,可說是文人安貧自適的寫照。

王維有詩:「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古人採食冬葵,多在太陽未出之前,趁嫩葉上沾有露珠時採集,因此有時也稱為「露葵」。 種葵、烹葵,可說是文人安貧自適的寫照。

於是我們就以最簡單的方式來料理,清洗折斷老莖時發現有黏液感。先用蒜頭爆香略為炒過,再加高湯與太白粉(也可用米粥)勾薄芡煮成菜羹,再用鹽與胡椒粉略為調味即成。葵菜確實是老了點,口感有點粗粗的,但風味卻清甘鮮美,很像莧菜的風味,難怪又被稱為冬莧菜。吃完一整碗菜羹,那個雋永,而恬淡閒適的美好心情還一直留存著!

冬葵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蔬菜。製成羹湯,口感滑潤、味道清香。  《黃帝內經》把冬葵列為食用的五菜之首,有所謂的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冬葵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蔬菜。製成羹湯,口感滑潤、味道清香。 《黃帝內經》把冬葵列為食用的五菜之首,有所謂的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山家清供.鴨腳羹》

《山家清供.鴨腳羹》

五、《山家清供.鴨腳羹》釋文

文言斷句:葵似今蜀葵,叢短而葉大,以傾陽,故性溫。其法與羹菜同,《豳風·六月》(六月有誤,應為七月)所烹者是也。採之不傷其根則復生。古詩故有「採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之句。昔公儀休相魯,其妻植葵,見而拔之,曰:「食君之祿,而與民爭利,可乎?」今之賣餅、貨醬、貿錢、市藥,皆食祿者,又不止植葵,小民豈可活哉!白居易詩云:「祿米麞牙稻,園蔬鴨腳羹。」因名。

意譯:冬葵跟現在的蜀葵很像,叢短而葉子很大,它的葉子有面朝太陽的習性,所以性溫。它的作法跟羹菜一樣。《詩經.六月》「七月烹葵及菽」所烹煮的就是冬葵。

採冬葵不要傷到它的根,就可以讓它繼續生長,所以古詩有:「採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的句子。

春秋時代魯國宰相公儀休,他的妻子種植冬葵,他看到後立刻拔掉,說「吃國家的俸祿,難道還跟老百姓爭利嗎?」現在無論賣餅的、賣醬的、開錢莊、賣藥的都是拿著俸祿的人,幹的又不只是像種種冬葵這類在謀求私利的事,老百姓又要怎麼過活呢?

至於這道菜為什麼取名「鴨腳羹」?是從白居易這首詩的詩句來的。白居易的詩句:「祿米麞牙稻,園蔬鴨腳羹」,詩人抒發自己吃著官家俸祿形似獐牙的稻米,配著園子裡自己種的形似鴨腳的冬葵煮的菜羹,日子過得閒散而心滿意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餐芳譜——芳菲主人的沙龍
73會員
206內容數
我們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夢想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
2025/02/03
每年農曆臘月十九是大文豪蘇東坡的誕辰,換算成國曆是魔羯座,坡老在感嘆命運乖舛的同時,卻以正向的態度活出生命的超然與自在,將創造力灌注在每個當下,黃庭堅稱其為「真神仙中人」!本文以複刻《山家清供》的「洞庭饐」來紀念坡老的誕辰。
Thumbnail
2025/02/03
每年農曆臘月十九是大文豪蘇東坡的誕辰,換算成國曆是魔羯座,坡老在感嘆命運乖舛的同時,卻以正向的態度活出生命的超然與自在,將創造力灌注在每個當下,黃庭堅稱其為「真神仙中人」!本文以複刻《山家清供》的「洞庭饐」來紀念坡老的誕辰。
Thumbnail
2024/12/31
提到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饕客美食家,無庸置疑就是蘇東坡,以他的名字為命名的菜餚非常多。今天介紹的「東坡豆腐」不見於東坡的文集,卻有很多線索說明很可能是東坡所創制,因為東坡被貶謫到以盛產好豆腐聞名的黃州,東坡又極愛榧子,這個食譜出自山家清供,與東坡時代不遠,且所選用的就是最家常的食材,符合東坡菜精神。
Thumbnail
2024/12/31
提到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饕客美食家,無庸置疑就是蘇東坡,以他的名字為命名的菜餚非常多。今天介紹的「東坡豆腐」不見於東坡的文集,卻有很多線索說明很可能是東坡所創制,因為東坡被貶謫到以盛產好豆腐聞名的黃州,東坡又極愛榧子,這個食譜出自山家清供,與東坡時代不遠,且所選用的就是最家常的食材,符合東坡菜精神。
Thumbnail
2024/12/30
自古以來,芋頭就是文人雅士的心頭之好,他們最喜歡在下雪的夜裡,把芋頭放進尚有餘燼的火灰中煨熟,一邊吃著芋頭一邊談禪,有「雪夜煨芋談禪」之意境。《山家清供》還記載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吃法「酥黃獨」,運用一種名為榧子的堅果,讓芋頭煎洋溢著特香氣。本文除複刻古食作法並介紹相關文史。
Thumbnail
2024/12/30
自古以來,芋頭就是文人雅士的心頭之好,他們最喜歡在下雪的夜裡,把芋頭放進尚有餘燼的火灰中煨熟,一邊吃著芋頭一邊談禪,有「雪夜煨芋談禪」之意境。《山家清供》還記載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吃法「酥黃獨」,運用一種名為榧子的堅果,讓芋頭煎洋溢著特香氣。本文除複刻古食作法並介紹相關文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代的向日葵,遲至明代中葉以後才傳進中國,因此中國文學裡的葵多半與向日葵無關。中國古代的葵有兩種,都具有向日的特性 ,一種是作為蔬菜的冬葵,其葉傾陽,曾經是先民吃了兩千年的蔬菜;另一種則是觀賞用的蜀葵,被宋代詩人大大歌詠其花具有「向日」的屬性。並分享兩道向日葵花食,一道出自清代的粥譜,一道是自創食譜
Thumbnail
現代的向日葵,遲至明代中葉以後才傳進中國,因此中國文學裡的葵多半與向日葵無關。中國古代的葵有兩種,都具有向日的特性 ,一種是作為蔬菜的冬葵,其葉傾陽,曾經是先民吃了兩千年的蔬菜;另一種則是觀賞用的蜀葵,被宋代詩人大大歌詠其花具有「向日」的屬性。並分享兩道向日葵花食,一道出自清代的粥譜,一道是自創食譜
Thumbnail
野莧青青,正叢生於野。自古以來,像莧菜這類被輕賤的野菜不知餵養過多少飢民與讀書人。其實它們生命力非常強,有能力對抗惡劣環境、病蟲害與氣候的原生植物,它們的風味也很鮮美,值得端上餐桌細細品嘗。本文分享了一些有趣的野莧文學,也掘了自家田裡的野莧做出了幾道料理,並思索了當今物質豐盛的時代為什麼要吃野菜的原
Thumbnail
野莧青青,正叢生於野。自古以來,像莧菜這類被輕賤的野菜不知餵養過多少飢民與讀書人。其實它們生命力非常強,有能力對抗惡劣環境、病蟲害與氣候的原生植物,它們的風味也很鮮美,值得端上餐桌細細品嘗。本文分享了一些有趣的野莧文學,也掘了自家田裡的野莧做出了幾道料理,並思索了當今物質豐盛的時代為什麼要吃野菜的原
Thumbnail
花盆冒出兩片小綠葉,以為是不久前埋下的朝天椒種子發芽了。 等它長到兩根手指高度,葉子形狀越看越可疑, 上網搜索比對,我的懷疑是正確的, 這株不知是隨風而來,還是偶爾來挖土的樹鵲帶來種下的種子, 長出的植物是龍葵–小時候和玩伴玩辦家家酒遊戲 最受小女孩們喜愛的菜餚。 那時我們的遊戲場所是土地公廟小小廣
Thumbnail
花盆冒出兩片小綠葉,以為是不久前埋下的朝天椒種子發芽了。 等它長到兩根手指高度,葉子形狀越看越可疑, 上網搜索比對,我的懷疑是正確的, 這株不知是隨風而來,還是偶爾來挖土的樹鵲帶來種下的種子, 長出的植物是龍葵–小時候和玩伴玩辦家家酒遊戲 最受小女孩們喜愛的菜餚。 那時我們的遊戲場所是土地公廟小小廣
Thumbnail
「圖文詩」是透過照片、意象再搭配文字,以傳達詩意的作品。 (一)  花椰菜 冬天裡撐開了一朵花傘 菜蟲蠕步遙看天色 也無風雨也無晴
Thumbnail
「圖文詩」是透過照片、意象再搭配文字,以傳達詩意的作品。 (一)  花椰菜 冬天裡撐開了一朵花傘 菜蟲蠕步遙看天色 也無風雨也無晴
Thumbnail
菊科向日葵屬約67種,物種起源於北美洲,有兩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是向日葵,其二為菊芋。1997年一艘巴拿馬貨輪滿載著葵花籽,途經中部外海,在彰化縣西海岸潮間帶擱淺,而船艙內大量葵花籽隨後漂流至彰化沿海各地,這些種籽非常適應台灣西部環境,在彰化縣福興、漢寶、芳苑沿海田野、路旁,並朝向內陸及北部海岸發展
Thumbnail
菊科向日葵屬約67種,物種起源於北美洲,有兩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是向日葵,其二為菊芋。1997年一艘巴拿馬貨輪滿載著葵花籽,途經中部外海,在彰化縣西海岸潮間帶擱淺,而船艙內大量葵花籽隨後漂流至彰化沿海各地,這些種籽非常適應台灣西部環境,在彰化縣福興、漢寶、芳苑沿海田野、路旁,並朝向內陸及北部海岸發展
Thumbnail
龍葵,又稱為烏甜子菜,是最常見也最多人認識的野菜,除了葉子可以吃,常常被採來煮粥,黑黑的小果實也非常美味。不過你知道你採的是哪種龍葵嗎?
Thumbnail
龍葵,又稱為烏甜子菜,是最常見也最多人認識的野菜,除了葉子可以吃,常常被採來煮粥,黑黑的小果實也非常美味。不過你知道你採的是哪種龍葵嗎?
Thumbnail
1.車前草(牛舌、五根草、車輪草、蝦蟆衣) 2.龍葵(烏甜仔菜、天天果、苦葵、牛酸漿、水茄) 3.細葉碎米薺(蔊ㄏㄢˇ菜、山芫荽、田芥) 4.魚腥草(蕺ㄐㄧˊ菜、臭腥草) 5.巴西西蒙白地瓜 #野草除不盡~那就吃掉它 #教你認野菜 #吃草 #野菜料理 #神農嚐百草 #草藥 #您所不知的草知識
Thumbnail
1.車前草(牛舌、五根草、車輪草、蝦蟆衣) 2.龍葵(烏甜仔菜、天天果、苦葵、牛酸漿、水茄) 3.細葉碎米薺(蔊ㄏㄢˇ菜、山芫荽、田芥) 4.魚腥草(蕺ㄐㄧˊ菜、臭腥草) 5.巴西西蒙白地瓜 #野草除不盡~那就吃掉它 #教你認野菜 #吃草 #野菜料理 #神農嚐百草 #草藥 #您所不知的草知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