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原始以表末

    原始以表末
    | 原始以表末 | |
    利用「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四個角度來銓釋其中的一篇文體論。 以〈銓賦〉篇舉例:
    1. 原始以表末
    研究各種文體的源流演變。是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體現了歷史的發展觀點。彥和鑑於代文論「未能振葉以尋根,觀欄而溯源」,就用「原始要終」的方法以矯其弊。他通過歷史的考察認識到文體的演變。
    如講到賦的淵源是最早的鄭莊公之賦「大隧」,士為之賦「狐裘」,賦的體裁起源於《詩經》,在《楚辭》裡才擴大了疆界。到了宋玉的〈風賦〉〈釣賦〉才給賦的稱號,跟詩劃清界限。又提到作賦如何用序言開頭,用總論結尾的演變,和小賦如何刻畫各類物品,如何從旁比附的演變流程。
    2. 釋名以章義
    對每一種文體名的涵義,都給以闡釋,使人們了解其基本性質和特徵,這是屬於正名的工作。
    如對賦的解釋是:「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這也是當時人們對賦的習見,突出了它鋪張描寫,辭采華麗,狀物寫志的特點。劉向也說「不歌而誦」是賦,班固也說「賦是從《詩經》中發展出來的一個支派」。可見「釋名以章義」就是要給每一種文體作出基本特性的界定,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沒有很高的理論水平是難以做到的。
    3. 選文以定篇
    作品的選拔和品評,從浩如煙海的文章中選取英華,用極其簡短凝煉的語這作出評價,確實不是輕易的事,從中可以看出劉勰深厚的文學素養和高超的鑑賞功力。
    《文心》中的一些著名評語,幾已幾為千古定評,例如評漢代大賦為「體國經野、義尚光大」。他列舉了荀卿的〈賦篇〉、宋玉的〈風賦〉、枚乘的〈七發〉、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賈誼的〈鵩鳥賦〉、王褒的〈洞簫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揚雄的〈甘泉賦〉、王延壽的〈魯靈光殿賦〉…等等作家作品,若能貫而串之,無異一部簡明的中國上古中古文學史了。選篇也表現了卓越的眼光,歷代名文網羅殆遍。然而也不是沒有遺珠之憾。
    4. 敷理以舉統
    根據各種文體的不同特色提出不同的寫作要求。是文體論的核心,研究文體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揭示各種文體的寫作規律。因此「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最終都要歸結到「敷理以舉統」,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部分,因為這是對一種文體本質特徵的理論概括和創作方法的總結。
    如:「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此立賦之大體也。」指出文辭雖新而有內容,色彩雖繁複而有意義,是作賦的大概要求,都談到了物、情、辭三者的關係。
    劉勰的文體論,有的是隨該文體的消亡而失去了現實意義,但其中對一些屬文學範疇的文體分析,具有文學史、風格學和方法論等多方面的價值,不僅有助於我們認識我國古代文學和非文學的觀念演變,且也有助於借鑑其中許多的有益的寫作知識和經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