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網路數據揭露的「台北當代」真相

台北當代藝博會辦了四屆,是值得做一點趨勢分析了。
運用Google Trends,我們發現:剛閉幕兩週的台北當代全球搜尋熱度還遜於2019年第一屆、2020年第二屆,但是是隨著疫情結束而復甦了。(附圖一)比較有趣的,卻是搜尋熱度地區排行榜上,香港的熱度還勝過台灣。香港固然有亞洲最盛大的Art Basel,卻對台灣的藝術市場熱情不減。這與台北故宮的全球搜尋熱度也以有北京故宮分院的香港稱冠如出一轍。
附圖一: 台北當代自2019年迄今全球網路搜尋熱度
附圖一: 台北當代自2019年迄今全球網路搜尋熱度
Google Trends的台灣搜尋結果,卻呈現了截然不同的現象。台北當代藝博在此間搜尋最高峰出現在第二屆之后與第三屆舉辦前,在第一界、第三屆、本屆舉辦期間反而未見突出。(附圖二)如果把搜尋縮限到Google新聞搜尋熱度,則台北當代藝博的本地搜尋熱度反倒節節下滑。(附圖三)我們認為:以上現象應該是與主辦單位的文宣策略有關--即:重海外、輕境內。
附圖二:台北當代在台灣的網路搜尋熱度
附圖四:台北當代在台灣的新聞搜尋熱度
即使是「重海外」,對照同一個主辦人籌辦的新加坡藝博(Art SG),我們發現台北當代這五年以來吸引的關注度不但從來沒贏過,尤其在Art SG舉辦期間的熱度更碾壓台北當代!(附圖四)以國別比例來看:美、英、日關注Art SG的程度也都大勝台北當代。我們無從知曉主辦單位的文宣預算與力道分配如何,但這是否表示各國對新加坡成為下一個亞洲的國際藝術市場重鎮寄望甚殷呢?
附圖五:台北當代藝博vs. 新加坡藝博
台北當代藝博的「國際性」表現在在本屆台北當代90家參展畫廊中,有74家未在台灣設立據點的純境外畫廊。但我上這74家畫廊的官網瀏覽,竟然發現只有51家在官網宣佈參展台北藝博。這固然可能有些畫廊是習慣不發佈藝博會參展動態,但確實不乏如Ota Fine Arts 在官網列出參展Art SG, Rossi & Rossi 列出參展TEFAF 紐約與香港巴賽爾,卻對參展台北當代不置一辭的。反倒是對岸的畫廊不但提前如實公佈,且來台參展提出的作品與策展都是誠意十足。往好的方面想:是台北當代興辦伊始,國際地位尚待鞏固。但主辦單位是否需要檢討一下為什麽業者遠渡重洋展出,卻藏頭露尾不願大方曝光呢?
我應用Opview觀察台北當代在台灣的聲量,發現本屆台北當代藝博在本地掀起了一些漣漪(附圖五),但今年的聲量與網路好感度卻不及去年。(附圖六)尤其今年的聲量大部份發生在新聞報導而非社群網站(附圖七)以性別聲量來看,女性與男性是2:1(附圖八)這現象對日後的主辦單位與參展單位,或許有些啟發。
附圖五:台北當代Opview網路聲量
附圖六:台北當代在台灣的網路好感度
附圖七:台北當代網路聲量來源
附圖八:台北當代的網路聲量來源性別分佈
台北當代畢竟是台灣舉行最重要的面向全球的國際藝博會。除了交易面的問題,實在能揭露不少值得深思的趨勢。不管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樣的藝博會需要再精益求精地扎根茁壯,讓台灣的藝術生態鏈更無遠弗屆地開枝散葉!
#台北當代藝博會
#Taipei_Dangdai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