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系讀物選】#6《NHK 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

【自然系讀物選】#6《NHK 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

傻剛-avatar-img
發佈於爬一座名為教育的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NHK 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

《NHK 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

又在圖書館挖到了好書!
看著沒什麼磨損的書籍,對比小時候圖書館被館員一遍又一遍修補起來的破破爛爛的書籍,真是無限唏噓。​

最近同溫層在傳一本日本的田邊生物識別圖鑑,我也是從小就受到從日本傳來的相近書籍的薰陶,也真是十分佩服他們。

*最近同溫層在傳的田邊生物識別圖鑑

只是吸收生態知識、科學知識並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以生態觀、科學觀進行思考的人。
思考模式的養成是一個綜合又繁複的過程,也因為如此,對多數人而言,很難直觀地理解該如何培養思考。
而這正是我十分佩服日本書籍的地方!​

細看這類書籍,沒有太過著墨在知識上,反而是一步一步的指引,一個又一個未完待續的疑問。
以系列第二本《膽大心細的假設》為例。
引導觀察最容易卡住的地方是:「我看見了,然後呢?」

2. 膽大心細的假設

2. 膽大心細的假設


看目次裡,第二本提供了繼續探究下去的方法:

  • 動手做、動手畫
  • 模仿
  • 從結果回溯原因
  • 從過程思考原因
  • 比較差異

於是,由「觀察」、「假設」,最後到「實驗」,從這個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由疑惑、挫折、原地打轉、靈機一動、柳暗花明到見山又是山,這整個過程打磨的才是思考與眼界。


難易度:⭐ ⭐ ⚪ ⚪ ⚪
推薦年齡:1-4 年級。


avatar-img
傻剛的胡思亂想
37會員
70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傻剛的胡思亂想 的其他內容
你有沒有想過,若你是個外星人,來到地球上,看見各式各樣從沒見過的事物時,你會怎麼稱呼描述它們? 你有沒有想過,當某一天,一個古代人穿越來到現代,他並沒有比較笨,只是從來沒有碰過這些東西,你要怎麼向他介紹這個世界? 當我們熟知的「專有名詞」再也無法發揮作用,你知道該如何貼切又精確地「換句話說」嗎?
實在是太喜歡這本書了, 它從國小二年級開始陪伴我至今。 在以前那個《漢聲小百科》的年代,以前那個銷售員還會挨家挨戶上門推銷書籍的年代,台灣著實出了不少放到現在還是非常值得的好書。 知識會過時,但好的概念,能夠持續的比知識要久遠。 就像外表的礦物雖然氧化,內裡的黃金仍然閃閃發光。 很喜歡那時一些從日本
「我是貓,到現在還沒有名字。」...... 喂!不是夏目漱石那本啦,是另一本很~可愛的繪本。 一隻灰撲撲的小貓咪,遇上了獅子、美洲獅、黑豹、老虎和獵豹。 小貓,沒有雄偉的鬃毛、跑得不夠快、不夠黑、不夠橘,也沒有住在山上,所以每隻大貓都說小貓不是貓。 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於是小貓開口了......
你有沒有想過,若你是個外星人,來到地球上,看見各式各樣從沒見過的事物時,你會怎麼稱呼描述它們? 你有沒有想過,當某一天,一個古代人穿越來到現代,他並沒有比較笨,只是從來沒有碰過這些東西,你要怎麼向他介紹這個世界? 當我們熟知的「專有名詞」再也無法發揮作用,你知道該如何貼切又精確地「換句話說」嗎?
實在是太喜歡這本書了, 它從國小二年級開始陪伴我至今。 在以前那個《漢聲小百科》的年代,以前那個銷售員還會挨家挨戶上門推銷書籍的年代,台灣著實出了不少放到現在還是非常值得的好書。 知識會過時,但好的概念,能夠持續的比知識要久遠。 就像外表的礦物雖然氧化,內裡的黃金仍然閃閃發光。 很喜歡那時一些從日本
「我是貓,到現在還沒有名字。」...... 喂!不是夏目漱石那本啦,是另一本很~可愛的繪本。 一隻灰撲撲的小貓咪,遇上了獅子、美洲獅、黑豹、老虎和獵豹。 小貓,沒有雄偉的鬃毛、跑得不夠快、不夠黑、不夠橘,也沒有住在山上,所以每隻大貓都說小貓不是貓。 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於是小貓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