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蝙蝠俠》問世,帶來所謂「現代商業大片的誕生」(The Birth of the Modern Blockbuster),《蝙蝠俠大顯神威》做為提姆波頓的第二部「蝙蝠俠」電影,具有與 89 年《蝙蝠俠》不同的風貌。它的成分經過微妙調整,不再歡騰活潑、也不再強調混雜邪惡與瘋狂的幽默感──這不僅僅是體現在選擇反派角色的方式,更是整體風格的更迭──《蝙蝠俠大顯神威》專注在悲傷的基礎。當然,這種風格的轉變是漸進的,我們還是能在企鵝的玩具模擬蝙蝠車上面,看到一些小丑惡意嬉戲的影子。然而,整體來說,這部續集電影脫離歡快、無負擔的趣味形象,更像是提姆波頓發生在兩部《蝙蝠俠》電影之間的《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1990),具有一點童話氣質,卻沒有幸福快樂的結局,只有等待詮釋的回憶。
最後,當我重看《蝙蝠俠大顯神威》的結局,我突然想起克里斯多夫諾蘭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2012)設計的故事:一個具有救世主情結的悲劇英雄,最終願意「不當英雄」。我突然回頭理解《蝙蝠俠大顯神威》的尾段,韋恩揭下頭套的脆弱與渴望。這是同一則故事,被反著寫就的結局,這是一個「我的自白,不足以消解你的深淵」的局面。平靜、甜美,常態的幸福快樂結局,不再是劇中人意欲追尋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