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炙燒小卷是屬於能輕易發揮食材味道與口感張力的美食之一,可惜越來越多的餐廳,因為想要快速出餐,而以油炸、大火、噴槍等取代原本該中小炙燒的方式,喪失了不少綿延風味的底蘊,可惜的是越來越多的品嘗者已無法做出比較

在川菜、台菜、江浙菜都標榜是自家菜色的東坡肉,雖然在做法上都大同小異,但在品味的神韻上卻有不同,川菜爽朗、台菜樸質、浙菜平暢,其中以川菜的醬剛味勁,最具張力

現代美食因應消費者沒有耐心的用餐態度,許多料理都以拼裝的方式,快速組裝上菜,比如這道明蝦白醬燉飯,蝦子的味道跟燉飯是分離、沒有互補,整盤吃完,不過是吃了飯跟一隻蝦,何談美食 ? 更說不上能有張力

料理除了要快速出餐所導致的美味張力消失之外,還得面臨飲食文化的適應與考驗,例如這二年流行的東南亞叻沙麵,能逐漸普及的一個因素,便是大量的降低香料與作料的強烈風味,改以圓潤無風格的奶味(椰奶鮮奶油)為主,再加一點如同鍋燒意麵的少許鮮味,整體單薄寡味,卻親近生活大受歡迎
傳統的美食正因為生活型態、消費意識、食品工業、社經成本等等許多因素,而變得似是而非,造成燻魚不是燻魚、東坡肉只是快速滷肉、義式燉飯不加帕瑪森起士、班尼迪克蛋只是半熟炒蛋等現象,如果一道傳統美食就是一個標準的品味文本,那當文本不固定不確定、甚至消失時,只能仰賴具有控制力、與品味資本的消費者,試圖讓美食的美感復位了。